王一梅:小时候,以为苏州园林就是“远方”

2017年07月20日 17:56:13 | 来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一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分会副会长。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恐龙的宝藏》,系列童话《糊涂猪》,短篇童话集《第十二只枯叶蝶》以及《书本里的蚂蚁》等二十几种绘本。 多次获得优秀儿童文学奖。

  童年时候,王一梅生活在一个乡村小镇上,那里只有一条老街,一所小学。那时候,她学到一篇课文《苏州园林》,心想,这一辈子,如果能去看一眼该有多好。“那时候,苏州园林对于我,是远处。后来才知道,世界那么大,从苏州的乡镇到苏州的城市,算不上远方。苏州就是我的家乡。”再后来,通过读书发现了更远处的风景与荒凉。

  当王一梅开始写作,她又回到了童年生活的那个田埂、老街、棉花地,她在写作的历程中,会不断地再现这条老街的故事,不断虚构着那些人、那条狗、那朵野蔷薇……“写作,让我一次一次重复着思考自己的生活,画清那条来时的路。就像蜗牛爬行的时候,会留下银色的痕迹,能清晰地看到来时的路。”

  在回忆里,一切都可以复活、重现和想象,唯独拒绝虚伪,因为,虚伪便等于否定,又有谁愿意否定那么美好和安静的童年呢?王一梅表示,写童话,寻找真实的自己,这是最大的快乐。

  孩子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也跃跃欲试要写出自己的童话。其实,美好的童话并不是脑洞大开的结果,它一直就潜藏在你的心里。王一梅表示,阅读写作也是有法宝的,她就有三个法宝。第一个法宝是观察、记录。她从小就喜欢观察,看到的、想到的都会及时记录下来,形成了一本本有趣又好玩的记录本,这样的记录本她有100多本。第二个法宝是想象。写作可以写实,也可以虚构可以想象,比如《晴天有时下猪》、比如《5月35日》,就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写得非常精彩。她认为,文学创作不但可以写生活中遇见的,也可以写没有遇见的。写作的第三个法宝更加重要,那就是情感,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最能打动人。

  童年时光尽管物资匮乏却有着充盈的精神生活,那就是许许多多的书,王一梅喜欢阅读,书丰富了她的童年生活,现在想来都觉得无比幸福。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童年,让她对孩子的阅读尤为关注。

  她认为,一个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跟社会的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过去的年代没有电视、电脑,没有娱乐条件只能看书,却反而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而当下社会物质生活充沛,却面临着一个选择题,孩子可以选择去外面玩,可以选择打电玩,也可以选择看电视,当然他也可以选择读一本书。这个时候,大人们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选择,童年应该做什么,父母都要读书的,孩子也会跟着读书,父母沉迷游戏,孩子阅读就会困难一些。越小的环境对孩子的作用越直接、影响越大。

  王一梅表示,童话是不仅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文本,也是孩子心灵的故乡、梦想的起点、情感的源泉。作为一个童话作家,应该自觉承担为未成年人创造有益阅读产品的社会责任,以健康、真挚、温暖、积极的作品去影响、引导孩子,使他们能够从书中汲取力量,塑造美好的人格。她的新书《蜗牛一米》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新书推荐

  《蜗牛一米》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凤凰传媒总编辑、副总经理佘江涛:

  《蜗牛一米》是一本极富王一梅风格的童话集,其中写到了一只奇特的蜗牛,它壳上的花纹是向左旋的,而地球上大多数的蜗壳都是向右旋的,所以这只左旋蜗牛成了伙伴中的异类,经常受到歧视。但是,它并不自卑、退缩,而是勇敢地去追寻梦想。这样的童话形象,非常契合儿童的成长心理。许多孩子在某个时期,都经历过与别人相比较为落后的挫败感,在心理学上,这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门槛,而《蜗牛一米》正是帮助孩子跨越这个门槛的一双温暖的手。

  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

  王一梅是江苏当代文学的佼佼者,是江苏儿童文学旗帜性的人物。王一梅的作品表现出主题多元化、想象新颖、现代感强、幽默等倾向,感情细腻纯真,笔触清新流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翻开这本书时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跟世界上的儿童文学毫无距离地接轨了。蜗牛在方寸之间,就有广阔世界。‘蜗牛’、‘一米’这两个非常简单的词语,连接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力量和温情的形象。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王泳波:

  王一梅的童话故事,是我们中国当代童话故事中最棒的。《蜗牛一米》是“蘑菇屋”书系第三辑中的一本。“蘑菇屋”书系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历时八年,全力打造的一套童话丛书。该书系收入了金波、高洪波、张秋生、孙卫卫、郭姜燕等中国当代优秀童话作家的佳作精品,尤其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阅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