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地区文工团的“明星们” 回望那段闪闪发光的“青葱”岁月

2017年04月24日 14:37:57 | 来源: 盐阜大众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白毛女》里的喜儿、《亭子港组歌》的作曲、当年舞台上的芭蕾舞演员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在盐城地区文工团红极一时的演员们,21日相聚盐城,回首青春。

  在那个电视、电影尚未普及的年代里,盐城地区文工团的演出成了百姓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当时文工团受追捧的程度,不亚于当今的追星。说起当年的岁月,74岁的朱新华热泪盈眶,喊出了“青春万岁”。

  曾经的“喜儿”

  是许多盐城人心中的女神

  当天,记者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叫张荷,今年74岁,她年轻时是盐城地区文工团里的大美人,凭借《白毛女》中喜儿一角,成了当时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张荷当年舞台照

  张荷

  50年过去了,当记者见到张荷,面庞光洁白皙,步伐轻盈优雅,柳眉弯弯,大眼传神,哪里像是七十出头的老人,依稀可以想见她50年前风华正茂的惊艳容颜。张荷轻声细语,谈吐优雅,“我是1964年从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分配到盐城地区文工团的。”张荷是南通人,“学校里学的是声乐,但到团里来,钢琴也弹、二胡也拉,无论是唱跳还是乐器都要弄,每个人都成了多面手。”

  1968年,推行样板戏,张荷演了《白毛女》里的喜儿一角,“一个月每天都演,在盐城人民剧场演,场场爆满。老百姓对于看演出十分有兴趣,连小孩都知道演喜儿的是谁,演大春的是谁。”当年,张荷是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靠着文工团的演员们为基层群众送去歌舞表演。“下乡演出,去最艰苦的地方,当时叫‘张黄六’,是三个乡镇的合称,张集、黄圩、六套,到那里去,晚上就在学校的教室里铺稻草打地铺。”张荷说,在泥土堆上演出,一刮风,泥沙会吹到嘴里,“当时不觉得有多苦,大家都是豪情满怀,觉得应该下去演出。”

  “1972年底,我去了南京市歌舞团,再后来,到高校做了声乐老师。但盐城一直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我把自己最青春的年华留在了盐城。”张荷说。

  水泥地上练芭蕾

  舞鞋血迹斑斑不放弃

  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这句话放在当年文工团的芭蕾舞演员身上一点也不夸张。

  当年为排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文工团招了一些学员,练习芭蕾舞,每每说起那段时光,文工团里的人无一不感慨万千。“现在练芭蕾舞都是在木地板上,当时盐城哪有这样的条件,全是在水泥地上练。”74岁的朱新华是当时团里的前辈,他在团里工作17年,每次说到此处,他都十分心疼当年的孩子们,“在水泥地上,练得脚趾淌血,脱掉一层皮,很多人每天一边脱袜子一边哭啊,但还是要练。半年不到,我们的芭蕾舞就演起来了,《红色娘子军》演出成功,这在当时是不敢想象的,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朱新华十分激动。

  张晓惠

  张晓惠当年舞台照

  张晓惠是1971年进团的芭蕾舞学员,如今已是一位知名作家。“我1971年进文工团,在《红色娘子军》里跳芭蕾舞。”张晓惠对记者说,芭蕾鞋穿上之后,真的尝到流血的滋味,“仅靠一寸见方的芭蕾鞋头支撑起全身的重量,五位碎步、单脚吸腿,旋转还有控腿造型……锥心的疼痛,舞鞋上血渍斑斑。”

  受盐城土壤滋养

  调研半年创出《亭子港组歌》

  朱新华在盐城地区文工团工作了17年,后来去了省音乐家协会。当时他负责团里的作曲兼指挥,说起当年的故事,朱新华记忆犹新的是创作《亭子港(即今日停翅港)组歌——献给陈毅军长》。

  “在创作这组歌曲之前,我和作词人在阜宁调研了半年。”朱新华告诉记者,在阜宁陈集停翅港,“我们一边搜集当年打仗的资料、故事,一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朱新华说到了当地农民的牛号子,“就是打嘞嘞,其中耕田号子十分吸引我,每天凌晨三四点,天不亮,农民和牛出去耕地,晚上七八点才回来,俗称两头黑。耕田号子很悠长,里面透着凄凉。”说着,朱新华现场唱了出来。

  更让朱新华触动的是一个关于牛号子背后的故事。“据当地人介绍,当年陈毅正在筹划一场战斗的时候,他借住在老百姓家中,有一天夜里房间里的灯一直亮着,陈毅彻夜未眠。早上天还没亮时,农民要出去耕田,这时就有旁边的农民提醒他不要打牛号子,怕打扰陈军长工作。”朱新华说,“听到这些,我汗毛都竖了起来,从这里就能看出老百姓从心底里爱戴新四军。后来我们将牛号子放在核心唱段,取名不灭的灯光,整个组歌一共9首,全部讲的是新四军,一个星期左右就创作完成了。”

  当年不觉苦

  文工团的岁月受用一生

  在采访过程中,所有人说“当时没觉得苦,只是现在想起来觉得苦”。在这些人当中,有人在文工团工作了近20年,有人在团里五六年,但相同的是,他们无不感恩那段时光,文工团的锻炼让他们受用一生。

  虞志敏

  虞志敏当年舞台照

  今年76岁的虞志敏和张荷同一年进团,“我在南师大音乐系学的是声乐,到了团里,各种角色都扮演,什么都干,独唱、舞蹈、演话剧,包括后来的样板戏,我觉得那段经历既值得怀念,更值得感谢。”虞志敏对记者说,“8年之后,我离开文工团到江苏电视台做导演,那时候电视刚刚起步,拍了江苏台第一部电视剧《约会》,后来导演《徐悲鸿》《秋白之死》等,我觉得我能创作出这些作品,是得益于在文工团的杂学,各种艺术形式在文工团有了接触,这对我后来的帮助很大,艺术是相通的,我在盐城地区文工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吴晓园1970年进盐城地区文工团,在团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虽然我们是上世纪70年代进的团,但条件比60年代的前辈也好不了多少,到海边演出,孩子一两岁没人带,就跟着我们一起跑,下乡巡演,各县跑,再到扬州、淮安等其他市,一次下来能有半年时间在外演出。”吴晓园说,“在文工团里,除了演出,我还喜欢听广播、学外语,1978年恢复高考,我就参加了考试。”后来,吴晓园到苏州大学读书并留校做了老师。

  张晓惠在文工团里同样喜欢看书,“我就记得外出演出,我会带一本词典,晚上打电筒看书,自己造词造句,文字像黑夜里的星星一样,照亮行走的道路。”后来上大学并一直写作的张晓惠说,芭蕾舞的要诀是“舒展、昂头、挺胸,投入全部身心去舞蹈。人生也是如此,哪怕脚下只有一块供足尖插下的土地,牢记芭蕾的灵魂,就可以支撑起身体的重心,去追求理想与信仰,走好生命的每段路程”。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