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推动两大重要合作项目落地无锡,魏庆义并不是心血来潮。作为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虽然常年生活在海外,魏庆义对家乡的牵挂却从未淡去。正如他在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时所说:“把好的项目带回家乡,一直是我的心愿。”
(魏庆义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
最想尝一尝淮扬菜里的大煮干丝
魏庆义出生在无锡,父亲是南京人,母亲是无锡人。去南京上小学前,他一直生活在无锡,“还记得那个地方叫扬名新村”。在他的印象里,无锡山清水秀,是个充满温情和水的旅游城市。“这几年,无锡发展特别快,比如火车站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变化。”魏庆义说,上一次回无锡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几年不见,无锡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新城区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老城区还保持着一些原始风貌。”
先后在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后,魏庆义于1988年离开江苏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并于199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魏庆义长居美国,致力于癌症预防研究,如今已是该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并担任美国杜克大学终身教授、杜克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浸淫海外多年,魏庆义的身上依然保留着鲜明的江南烙印,最直接的莫过于对淮扬菜的惦念。“最想尝一尝大煮干丝,这是久违的家乡味道”,魏庆义说。
(淮扬菜代表之一大煮干丝)
用自己的技术为家乡做点事
“我是从无锡走出去的,总想着有一天能运用自己的技术为家乡做点事”。这个朴素的心愿时常在魏庆义的脑海里时闪现。
(中美“惠泉康疗”项目签约现场)
借江苏发展大会和无锡返乡活动之机,魏庆义把心愿变成了现实。5月21日,魏庆义与无锡市合作共建的中美合资“惠泉康疗”项目正式签约,将在惠山古镇建设一个康疗机构,把美国有关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引入江苏,实现医学科研成果的转换。这成为此次江苏发展大会期间落地的首批合作项目之一。
(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与江大附院签署姐妹医院合作协议)
让人意外的是,时隔一个多月,魏庆义再次带着美国同事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发展不遗余力。7月2日,在魏庆义的牵线搭桥下,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四院)签署了姐妹医院合作协议。江大附院主攻肿瘤医学,这与魏庆义和他所在研究所的重点研究方向一致。据悉,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协作、技术交流及患者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这将促进江大附院在肿瘤诊疗服务和科研领域不断与世界前沿接轨,为无锡百姓健康带去更多福祉。
(来源:扬子晚报、新华日报、无锡日报,荔枝新闻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