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江苏各地活动精彩纷呈

2017年06月10日 19:33:18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 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江苏开展了缤纷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为市民奉上一道道文化艺术盛宴。

  在南京博物院,10日当天开展的"帝国盛世--沙俄与大清的黄金时代"特别文物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冒雨前来。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俄罗斯联邦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的500多件宫廷珍宝和华美器物。其中一套乾隆八十大寿定制金编钟尤为引人注目。此套编钟用黄金一万三千多两,标志着康雍乾时期国力的强盛和礼乐制度的完善。而来自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军装、刻有叶卡捷琳娜女皇花字的佩剑等珍宝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风采。

  南京大学生表示,“像非常有特色的一些绘画,现在来看也是非常美妙的。”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陈刚介绍道,“我们还设计了大量非常有意思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教育活动。”

  在镇江官塘桥中心小学,音乐教室传出一阵阵整齐而嘹亮的喊号声。寻声而去,原来是学校的孩子们正在练习唱"秀山号子"。 "秀山号子"是典型的劳动歌曲,追溯源头可至7000年前甚至更早的劳动号子。2013年,秀山号子"喊"进校园,此后五年间,学校每年都会从三、四年级中选出四五十名学生,在秀山号子传承人的教导下学习秀山号子。

  镇江官塘桥小学学生 倪唱延 倪唱翎:”我小时候听我们外婆唱过,唱得很好听。我们现在在学校学这个,很高兴。“

  镇江官塘桥街道秀山村副书记 魏源:“我们让学生更加了解熟知我们的农耕文化。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让孩子们把秀山号子唱得更响,把非遗文化传承得更好。”

  在泰州,首届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将开幕,目前展馆的搭建工作已经完成了80%,除了35项独立展示馆展示之外,还搭建了一个室内舞台,用于展示和演出适合舞台表演的9项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同时市民还可以在舞台对面的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展厅中,看到泰州对非遗项目的发掘、保护的成果展示。

  泰州市文化馆馆长 徐振斌:“我们专门把靖江讲经的节目用了4、5分钟的时间调到舞台上进行展演,让大家感觉到我们靖江讲经古老的文化活化石的魅力。”

  在淮安洪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形式,展现了洪泽湖渔鼓、淮海戏等淮安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观众奉上一道文化艺术盛宴。

  在盐城阜宁,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普通群众的距离。台上有淮剧,台下有面塑、大糕、酱油、糖艺,广大市民在视觉、听觉、味觉上全方位享受非遗的魅力。在镇江句容宝华山千华古村,第二届国际民俗文化节正在举行。游客们学习剪纸、九连环、绳编等手工体验活动;在"夜艳花山"演出中,精彩的绸吊、高椅、吊环、晃圈、单车踢碗等杂技民俗节目让观众拍手称好。在宿迁沭阳县,非遗演出走进乡村文化大院,苏北琴书、工鼓锣、民间小调被省、市非遗传承人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围观群众连声叫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