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展平生所长回报家乡

2017年05月22日 15:31:51 |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一群来自远方的科技文化界“大咖”齐聚无锡。他们之中有人来到母校怀念青春,勉励家乡学子;有人带着技术直奔应用一线,商谈合作意向;有人看着家乡发展新气象、新变化感慨连连……“要向远处看,向广里看,别局限于现在的不可能,鼓励一部分敢想敢做的人去想去做。”“要提振文化信心,向世界讲好无锡故事”……无锡游子的“朋友圈”里,真知灼见一条接一条。

  盖钧镒

  年轻一代 要勇当科研先锋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满载着青春和梦想的校园,是个充满回忆、难以忘怀的地方。21日上午,年逾八旬的盖钧镒携夫人重访他的母校辅仁高级中学,回想自己当年就读的六年时光,他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在科研中勇当先锋。

  走进学校,看着华丽变身的母校,盖老连声赞好:“这次回到无锡,我真切地感觉到,无锡发展太快了!这道路四通八达,我回母校都迷路了。”盖钧镒介绍说,他毕业的时候学校还在东林书院旁,都没有像样的操场。上次他回校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学校搬到了沁园新村附近,这次回来发现学校更大更美了。他走进学校的生物实验基地,看到一些学生正在实验室里认真做着实验,立即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我要把照片给我的学生看看,告诉他们很多生物实验在无锡的中学就开展了。”

  盖老和老师们一同回忆起了母校当年的模样,惦记那些德才兼备的授业恩师和优秀校友。他感慨道:“无锡历来重视教育,我们当年学习的教学材料都是学校自己编的,许多老师有着很高的素养。我们进入大学后发现,很多知识点在高中就学过了。正是得益于此,无锡人才汇聚,涵盖了许多领域。”

  提及无锡未来的发展,盖钧镒认为,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而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是发展的基石。无锡在教育中不仅要发挥传统优势,还要逐步改变目前偏重理工科的现状,提高对生物这门学科的重视。“生命科学涉及到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十分重要。中国仅有7%的耕地,却要养活16亿人口,培育出产量高、品质好又安全的粮食,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和安全,还要靠年轻一代勇当先锋。” (春贤)

  祝京旭

  带着新技术 实地探看谈对接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流态化及颗粒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此次受邀参加江苏发展大会和无锡返乡活动,祝京旭是带着自己的新技术来的。21日上午,在市政部门的陪同下,祝京旭实地查看了芦庄污水处理厂。听完相关方面的介绍后,祝京旭介绍了他在加拿大经过15年研究,目前已开展实际应用的流态化颗粒强化污水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方式有几个鲜明的特点,比如占地小,可以埋在地下,可以做成沉箱式沉到河里,可以把景观和污水处理结合在一起。最关键的是,它的处理效率是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5到10倍,在老小区改造中有明显优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相应的污水处理量也在增大,污水处理能力急需扩容。但是,新建污水处理厂面临着用地紧张、铺设管道困难等多方面难题,用新技术对原有处理厂进行就地扩容改造是未来方向。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无锡应该应用最新技术来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祝京旭说,河水不够清、污水处理能力不够是城市发展中普遍碰到过的问题,使用颗粒强化技术,可以因地制宜建设一些分散式的就地处理设施,目前已在天津的城中村改造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当天上午的考察,祝京旭和市政部门就合作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商谈,明确了下一步合作的方向。

  父母是外交官,常年在外,祖籍江苏吴县的祝京旭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住在北京,却是听着吴语长大的,对苏州、无锡这些江南城市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祝京旭说,之前自己曾多次到过无锡,每一次来都能感受到无锡的发展变化。“这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以乡情为纽带,认识了这么多的江苏籍名人,创造了项目对接的机会。不管是江苏省还是无锡市,都应该也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领先、率先作用。地方政府应诚恳待人,真正能为企业考虑,从而吸引更多掌握新技术的企业来发展。” (范绪锴)

  吴欢

  延续文脉记住乡愁 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

  吴欢,是此次江苏发展大会上,各路媒体争相采访的“大咖”。接到记者邀约采访的电话,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原因是:“你是我家乡来的记者”。

  在清朝光绪年间所续《常州府宜兴北渠吴氏宗谱》上,吴欢的祖父吴瀛先生5位兄弟姐妹的大名赫然在册,他们位列宗谱中的最后一代。“得知自己的根在无锡宜兴,我当时吃了一惊,同时又感到很荣耀。我的家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我们吴氏家族是历明、清两朝延续五百年至今未衰的著名文化家族。”

  吴欢的明朝祖先吴宗达曾任东阁大学士(宰相);其清朝祖先吴士模为“今文经学”大家,享誉学界;曾祖父吴琳晚清任职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曾参与创建湖北新军,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有极大贡献; 其祖父吴瀛是故宫博物院重要创办人之一;其父吴祖光是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其母新凤霞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作家、画家。宜兴紫砂壶亦发端于吴氏家族,普通生活器皿经过创新,逐渐成为精美艺术品。

  吴欢说,江苏文脉在全世界的华人当中有很大影响,无锡、宜兴也有很多值得向世界推广的文化。他建议家乡提振文化自信,在创新引领下,推动传统文化开放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的港澳委员,又是文化世家的子弟,延续文脉,记住乡愁,我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多年来,我在港澳台地区,在海外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很多努力。接下来,我将尽我所能向世界讲好江苏故事,讲好我的家乡无锡、宜兴的故事。请家乡父老放心!”吴欢说。 (小惠)

  魏庆义

  在家乡为新技术 找到首个合作方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杜克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曾任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作为从小在无锡外婆家长大、最终掌握世界先进医疗健康技术的国际顶级专家,魏庆义这次借江苏发展大会和无锡返乡活动之机,选择了无锡作为自己最新技术“碳酸浴”在国内的首个应用项目合作方,与无锡文旅集团以企业合作的方式,签订了中美“惠泉康疗”项目。“我是从无锡走出去的,总想着有一天能运用自己的技术为家乡做点事。同时,无锡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山水、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是项目成功签约的基础。”

  “这几年,无锡发展特别快,比如火车站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变化。”魏庆义说,上一次回无锡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几年不见,无锡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新城区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老城区还保持着一些原始风貌。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在保留该留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融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游客会非常喜欢。同时,在旅游休闲的过程中融入一些最新的健康、康复技术,比如碳酸浴,让人在非常放松的情况下,以洗澡的方式提高细胞活性和免疫功能,能满足现代人越来越讲究健康、养生的个性化需求。”

  “无锡人有开放的胸怀、先进的经商理念,总能率先接受国际领先的东西。希望无锡能进一步聚集人才,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同时做好环境保护。”魏庆义说,以举办江苏发展大会和返乡活动的形式,请海外人士回来看发展、看需求,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和各地为发展江苏、促进江苏跟国际接轨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乡情最深处就是亲情,这里承载着我们的亲情、乡情,我们非常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范绪锴)

  岳宁

  向远处看,向广里看, 鼓励年轻人去想去做

  ■美国罗格斯大学放疗系副主任及物理部主任

  来到嘉宾们下榻的酒店,岳宁教授正驻足在惠山泥人和宜兴紫砂壶的展台前,和来自家乡的手艺人攀谈交流。他出生在无锡,4岁时随父母去了河北石家庄,1987年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转眼已身居海外30年。

  “这次很荣幸能受邀来参加江苏发展大会。小时候,我在无锡的时间不长,只依稀记得荣巷老街、小笼包、油面筋……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全改鬓毛衰。”岳宁笑着说,“不过近十年来,我回家看望父母、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每次回来家乡都有很大变化,我都快赶不上趟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交通越来越便利,特别是开通了地铁之后出行很方便。家乡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我感到很高兴。”

  让岳宁印象颇深的还有新一代无锡人的创新精神。他说:“跟我们这一代人相比,新一代的年轻人敢想敢做,拼劲足。他们通过各国间日益频繁的交流活动和方便快捷的物联网,很快就能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就我研究的领域来说,10年前,西方国家还领先我们很多,现在我们已经迎头赶上。不过,为我所用只是第一步,重复他人的工作不是创新。我们自己也要有领先于别人的东西,这才是谋求发展的长久之计。”

  近年来,我市筑巢引凤,不断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锡交流合作,甚至扎根落户,为城市创新注入活力。岳宁对加强国内外交流的做法十分赞同。他说,交流可以开拓思维,第一时间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到课堂,是培养科技人才的一条高效而快捷的途径。但是,交流只是一种促进,培养创新思维才是根本。他建议,在吸引“外才”的同时,政府和高校要注重培养思维独立、有创新能力的本土人才。要向远处看,向广里看,别局限于现在的不可能,鼓励一部分敢想敢做的人去想去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