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淮扬味道——阳春面

2017年04月18日 11:29:05 | 来源:扬州广播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扬州人对阳春面是太熟悉了,阳春面是扬州人早餐的首选之一。

  一碗面条的来历

  阳春面,又称“光面”。阴历的十月又称小阳春, 这“十”和“阳春”有了关系,民国时,“光面”每碗卖十文钱,既简单又好吃,就是不好听,特别是做生意的,最怕“光”字。于是用价钱代面名,十文钱一碗“光面”便成了“阳春面”。

  阳春面的叫法不超百年,清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了十多种面的品种,没出现阳春面的名称,再向前推《调鼎集》、《随园食单》两食谱也未见阳春面的名称,著名扬州烹饪理论学者邱庞同教授编的《中国面点史》也未见阳春面条目。

  小阳春中一碗面,青葱香里忆扬州

  扬州阳春面是扬州人日常生活中喜欢的一种面条,是最节省时间、最为方便的主食。扬州许多人非常喜欢这个面条,在家里早饭不吃,出去在店里吃上一碗阳春面上班,习惯了每天如此。

  忆当年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要到面店吃一碗阳春面还真不容易,要钱、要粮票、要就餐券、还要花时间去等候。起个大早去排队,店里还没有开门,人全在外面站着,门一开人群涌进店堂,去抢位子,抢到位子吃头餐。抢不到位子,只好站在人家后面等二餐,那最难受,人家坐着你站着,人家吃着你看着。而且饭点一过,就不供应了。

  现在不同了,大街小巷都有面店,随时都可以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阳春面。

  阳春面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民间美食,会做不稀奇,不过,在一面一汤中,你能掌握个中滋味的精髓吗?

  面条的讲究

  扬州人对阳春面比较讲究,下出一碗美味可口的面条要能达到“硬而不生,软而不烂”的要求才行。原料是影响面条口感的关键,在制作时,面里要放适量的食用碱,制成碱面,主要起香。面条多压,不放食用胶,扁而薄,宽度适中的扬州面条,那样比较容易入味。

  宽汤下面

  一大锅水里,放进去几汤勺虾籽,在大锅里沸腾,这时面条朝锅里一放,等锅开了,面条就自然地漂了起来,扬州人这时叫“飘汤面”,再在锅里浇点冷水,养一下,叉面。这样下出来的面条,不糊汤,又爽又滑。

  开佐料

  扬州人下面不叫做佐料,而叫开佐料,这里可是有讲究的!酱油要熟酱油,买回来的生酱油要烧开熬一下,变成熟酱油后酱香味更浓些。熬猪油一定要放生姜、葱、酒,熬出来的猪油没有猪腥味。开佐料时,酱油、猪油、大蒜泥或青蒜花子、胡椒、味精,外加点麻油,一样不能少,再兑上虾籽汤,竹篾子的漏勺和大面筷子配合,很整齐地把面条叉在碗里,看上去真像一把梳子,扬州人又很形象地称之为“梳子面”。

  一碗看上去简简单单的阳春面,内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味道。

  阳春面,一种吃过就会爱上的食物,你想试试吗?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