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凌惠平”陈列厅五一期间将重“妆”亮相
我们充满神话色彩的港城大地上,
有一位来自2000年前的奇女子。
她面容姣好却英年早逝;
她豆蔻年华而葬制华贵;
她身世神秘甚至尸身千年不腐;
她是凌惠平,
一个拥有千年之谜的奇女子
凌惠平复原像
古墓丽影
2002年7月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区西南城郊约7公里的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基建工地上,惊现一座古墓。该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出土文物80余件。尤其令世人震惊的是,该墓葬还出土了一具保存基本完好的汉代女性尸体。这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女尸、湖北荆州西汉男尸之后发现的第三具保存完好的汉代湿型古尸,在长江以北地区属首次发现。女尸身长1.60米,尸身皮肤基本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神经和内脏器官保存基本完整。随古尸出土的龟钮铜印,印文清晰地表明墓主人为“凌氏惠平”。随着“凌惠平”的出现,一场现实版的“古墓丽影”在科学界拉开帷幕。
龟钮铜印(“凌惠平”)
专题陈列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具汉代古尸,2008年度,市博物馆打造了“千古之谜——凌惠平”专题陈列,对“凌惠平”的千年不腐之尸,以及墓葬出土的蕴含着丰富时代信息的文物进行集中展示。该陈列自建成开放以来,每年参观观众达20万余人次,社会影响力逐年扩大。
“千古之谜——凌惠平”专题陈列
随着时间的变迁,用于控制古尸“凌惠平”温湿度的恒温恒湿设备不断老化,现已无法满足古尸对于温湿度的相关要求。2015年10月,博物馆专门组织召开“凌惠平古尸保护研讨会”,与会的古尸保护专家根据“凌惠平”的保存现状进行科学论证,指出目前的展陈方式和保存条件对凌惠平的本体保护构成较大威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对“凌惠平”今后的保护工作提出的具体的建议。
2015年10月10日湖南省马王堆古尸与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专家组来连开展第四次关于保护汉代女尸方面的合作
重“妆”升级
根据专家意见和古尸保护的实际要求,连云港市博物馆于2017年制定了“千古之谜——凌惠平”陈列改造提升计划,以改善古尸的保护环境和保管条件,实现对古尸的更好保护。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划与准备,相继完成了展陈提升的内容与形式方案设计,并数次邀请湖南省博物馆专家探讨改陈后的古尸本体保护工作。目前改陈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展览将于2019年5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2018年12月1日下午,西汉古尸“凌惠平保护方案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提升后的陈列在展览内容、展览形式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局,设计了独立下沉式展示空间对古尸进行全方位展示。增加了反映“凌惠平”汉代生活场景的全息投影、西汉知识互动拼图以及根据双龙汉墓出土彩绘漆尺内容创作的彩绘壁画,对展览的展示风格、色调及参观路线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合理规划。
升级版陈列厅
改陈后的展览将展厅结构进行了合理划分,形式上做到丰富、紧凑、美观、精致。共展出了双龙汉墓出土文物及本地其它汉墓出土文物共计60余件。在形式设计上注重表现汉代文化特点,从双龙汉墓出土文物提取元素作为展示背景。展厅主色调为暗红色,展览风格沉稳、厚重,表现出了大汉王朝的古朴、粗犷,又不乏凝重慧美之风。充分利用了高科技影像技术及多媒体播放设备作为辅助展示,有效地突出了文物,渲染了气氛,生动形象地将一幅汉代东海郡的生活图卷展现给观众和世人。
最后!为大家划一下重点↓↓↓
全新升级的“千古之谜——凌惠平”陈列将在五一期间于连云港市博物馆与港城市民见面!市博物馆为公益性质文化场馆,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观。
连云港市博物馆
地址:朝阳东路68号
开馆时间:9:00—16:00(冬春时令),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