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海归建筑师的“田园综合体”

2017年03月21日 14:10:45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是80后海归双硕士,为何从房地产行业转向农业?鱼菜共生,集装箱民宿,他要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团队撤资,合伙人闹翻,他又要如何解决创业路上的“烦恼”?

  ​说到“综合体”,您一定不会陌生,现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商业综合体几乎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江阴有这样一位创业者,他的创业方向也瞄准了综合体,但却是个“田园综合体”,这是怎么个综合法?

  走进位于江阴的这处农庄,大棚、鱼塘、果树、鸡鸭鹅羊,一切都显示出,这是一个极为常见和普通的农庄。游客们跟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这的大棚不一样。但记者从外面看来,这就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塑料大棚,常见的遮阳设施、通风设施和加湿设备,估计里面不是种菜就是种树,能特别到哪里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了进去,而踏进大棚的一瞬间,记者发现自己想错了。

  原来,这个大棚就是陈科打造的“田园综合体”,它拓展了传统种植大棚的功能,让每一个来大棚的人都有事可做,愿意去做。但在记者看来,这样子的综合体未免有些简单了,把所有设施归拢到大棚里,这就综合了吗?看出了记者的疑问,陈科把记者带到了水池边。这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喷泉,有什么特别呢?

  陈科介绍,这个喷水池就是鱼菜共生的池子,鱼类会吃一些水草,产生排泄物,有专门的管子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营养液配比,综合之后变成有机水肥,喷到各种蔬菜上面。

  不仅是这个小水池,农庄里的鱼塘也是鱼菜共生系统里的一环。苗木浇灌用水,蔬菜生长用水,牲畜的饮用水,通过这个系统,整个农庄被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而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建造这个系统,还因为农庄里的蔬菜全部采用了水雾法种植。

  除了自给自足的食材,陈科还建造了垂钓设施,专门开辟出团队活动区域,游客可以自己生火做饭,露营野炊。这样看来,果然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吃喝玩乐的需求。他告诉记者,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很受游客欢迎,2015年建设农庄花了300多万,虽然农业项目回报率慢,但到去年年底,投资就已经收回了四成。

  陈科是一位80后海归,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了电子工程和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本科则是建筑设计和人力资源双学位,并拿到了澳大利亚“绿卡”,那他为什么要回国从事跟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农业项目呢?

  在旁人看来,头顶海归双硕士的光环,陈科已经属 于“成功人士”了。小学三年级离开江阴到无锡市区读书, 16岁独自前往澳大利亚求学,这样的经历培养了他独立自主 的性格。2006年回国后,陈科在一家北京房地产集团的无锡 分公司工作。2012年,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渐渐开始不景 气,他顺势辞职,和同事一起到黑龙江某旅游景区做建筑规 划工作。这次创业让陈科赚到了七位数的第一桶金。顺风顺水了几年,他又开始想做和食品相关的创业了。

  陈科说,那段时间一直有食品安全问题,而且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农业的理解越来越少了;所以当时自己就有一个梦想,要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抱着做不下去还回去做地产老本行的心态,陈科说 服了父母和创业团队,2013年底,他怀揣着田园生活梦想和 自己赚的第一桶金开始实施农庄项目。农庄还在建设的时候 ,陈科开车带着多肉植物去无锡搞活动,一天下来只卖了三 四百块钱。做惯了地产,热衷于赚快钱的合伙人急了,提出 撤资,团队不欢而散。紧接着重新组建的团队,还是因为同 样的问题,合伙人撤资、再次闹翻。

  最终,有了志同道合的团队,农庄也走上了正轨。没经验就少了很多束缚,建筑设计的背景让他在农庄布局上游刃有余。

  陈科承包了110亩土地作为农庄用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团队成员和当地农业部门的建议下,他决定全部采取立体水雾种植蔬菜。他想的很简单,团队成员里有专业的营养配置师,土里能长啥,水雾当然就能种啥。前期种了生菜,青菜,芹菜等七八种蔬菜,长势喜人,大大提升了陈科的信心。然而当他花大价钱引进了奶油生菜,进行种植的时候,问题却来了个措手不及。

  陈科说,当时菜籽中下之后二十多天都没有反映,后来通过改良种植的方法,菜籽终于发芽了。

  自己当老板,陈科不仅要适应全新的角色,还得琢磨怎么给员工发年终奖,怎么把农庄办得更好,那么他又有什么新想法呢?

  由于土地面积的限制,陈科的很多想法都无法实现,于是,他在北京,武汉,浙江等地又开辟了新的基地,北京基地专做有机蔬菜,辐射京津地区;武汉则是果树种植和生态养鸡,专供华中地区。而位于浙江舟山的基地,他则引进了新的体验项目,集装箱民宿。开阔的视野、简约的装潢,这个坐落在田野间的集装箱旅店就是陈科最新的设计。空调、厕所、沙发床,小小的房子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在陈科看来,自己的田园综合体不仅仅是一个游客体验的地方,也要跟真正的商业综合体一样,能够有所产出。为此,他在去年扩大了自己在江阴的水雾蔬菜种植基地,带着自己的蔬菜走进了无锡、南京、上海的大超市和餐厅。

  如今陈科的种植基地蔬菜年产量可以达到7万斤,除去农庄的日常消耗,全部可以销售出去。2016年下半年,他又和高校科研团队一起,研发出了水培植物生长机。在农庄显眼的位置,你都能看到这样一台四四方方的机器,来农庄的游客可以选择购买蔬菜,还可以花8000元买回一台蔬菜机,在家里体验种植的乐趣。每个月也有十几台的销量,

  对于陈科的做法,新财经创业导师认为,他所打造的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很新颖,是吸引顾客的一个亮点;而他在顾客体验以外的种植和销售,也都很好的结合了综合体的设施,可以算是多位一体,值得肯定。但创业导师也提醒,对于陈科在全国各地兴建种植基地,风险管控一定要跟上。

  创业导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杨宝林说,有机蔬菜的生产是一个方向;蔬菜的营销方面相对比较难,所以在发展的时候规模要逐步扩大。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