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古镇发展 助力联合申遗 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举办

我苏网 2023/02/17 18:20

  昨天(2月16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暨2023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举办。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相关领导,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负责人,行业专家及长三角古镇代表等济济一堂,共促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向纵深推进,共谋古镇群落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的文物工作者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实现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国家发展方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更是让古镇走向世界、获取更大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的现实路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江南水乡古镇在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提炼、比较分析研究、保护展示、开发利用等,重点培育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认真做好相关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重视公众参与、改善百姓生活,并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使遗产地工作人员成为遗产永续保护的坚强力量。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把江南水乡古镇作为重要的申遗预备项目予以积极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推动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的提升,和各地各部门一起做好江南水乡古镇的申遗工作。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在致辞时表示,古镇见证源远流长的江南水乡文化,蕴涵历史、艺术、建筑、生态等多重价值,是镶嵌在长三角诗意山水间的颗颗明珠,是彰显“江南味、国际范、水乡韵、田园风”长三角文旅形象的闪亮名片。要更加注重系统保护,着力呈现“记忆中的古镇”,在永续保护中更好发挥古镇见证历史和文明的作用;要更加注重创新创意,着力打造“有个性的古镇”,打造各具魅力的古镇文化旅游体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心目中的古镇”,使古镇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据了解,江南水乡古镇于2006年首次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包括苏州周庄、甪直、同里、沙溪、锦溪、震泽、黎里,无锡惠山,嘉兴乌镇、西塘,上海浦东新区新场在内的11个古镇,作为申遗古镇中的典型例证;苏州千灯、凤凰,湖州南浔、新市4个古镇作为申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共同构成江南水乡古镇的完整框架。

  古镇申遗的范围广,涉及面多,多年来,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通力协作,在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其中,苏州作为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一方面,苏州精心制作申遗文本,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申遗文本从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水乡建筑景观的典型范例、人与自然互动的杰出代表等方面提炼江南水乡古镇的突出普遍价值;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古镇保护专项立法,颁布出台市政府规章《苏州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成为推动江南水乡古镇申遗的制度保障。同时,苏州还进一步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出台《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建立古村落保护工作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系统,将由“城—镇—村”构成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聚落体系作为完整保护对象纳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并通过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国际旅游节等节庆会展活动加大水乡古镇宣传推广。

  大会现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了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文本编制情况及申遗技术路径研究;联合申遗办(苏州市文物局)汇报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推进情况;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的4位古镇代表交流分享文化遗产保护和古镇发展工作。此外,大会还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江南畅游”小程序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创新案例,并宣布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将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举办。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毕然 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