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行健中桥:“勤·健”劳动特色项目——捕捉光的魅力·手绘玻璃画
▲点击观看精彩内容
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于2022年12月开展了劳动实践综合课程——《捕捉光的魅力·手绘玻璃画》。
活动前期学校生物组老师潘行知、何承兵、夏海威和美术组老师崔贻琳在校园内的劳动实践基地一起地毯式观察分析,力图不遗漏任何一株植物,经过多次商讨进行课程设计。
我与农作物“促膝长谈”
学生到基地内进行写生,用手中的画笔耐心地描绘起来。崔老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植物的外貌特征,在写生的过程中学生们冒出了许多问题:
这个叶子是葱,是蒜,还是韭菜?傻傻分不清!
这是稻子还是麦子?
这个植物的主体长土里,这是土豆还是红薯?
原来不同种类的萝卜叶子区别这么大!
学校生物老师们为孩子们仔细讲解基地的各类植物的特性,解答了学生们心中的疑惑,分析了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与价值。
小小调研员迸发大能量
孩子们通过多次实地观察、课堂学习以及资料查找,将观察到的植物记录在《植物图鉴实践调研表》。
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为期一个多月的观察,使得同学们真实地看到了植物的变化——在光中的成长。
留住美好时刻,焕发缤纷色彩
实践基地的植物们或是有食用价值,或是有药用价值。据说在长江下游地区可食用的野菜至少上百种,不过在南京最受欢迎的主要有九个品种,前八个俗称“七头一脑”。“头”这个字用在野菜上就是指其最上面的部分,也就是最上面的嫩叶或嫩芽;“脑”也是头的意思,不过一般只用在一种野菜上。这“七头一脑”分别是荠菜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香椿头、菊花脑,还有就是学校所在地——八卦洲盛产的芦蒿。
可是每当植物成熟收割后就只留下光秃秃的一片土地,那怎么样才能够留住植物的美呢?即便画在纸上也只能够挂在教学楼的墙面,耐不住风吹日晒。
于是,学校师生们充分利用校内基地大棚的空间,结合大棚的透光性,采用手绘玻璃画的形式来定格植物们的生命之美。
相较于其它颜料或马克笔,在玻璃上绘画采用的特殊颜料,不仅不会影响玻璃制品的透光性,固色后不易褪色,还可正常冲洗。由于增加了金线笔勾边的步骤,使得成品更有一种3D立体感的效果。加上小灯的装置,还可以变身为小夜灯。
以玻璃为载体,艺术与生活结合
在崔贻琳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前期《花卉的变化》《图案之美》《装点生活》等课程的学习,在绘画能力和设计应用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崔老师指导孩子们将客观的植物,通过变化的手法,设计为具有装饰性的图案,应用到手绘玻璃画上,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体验彩绘玻璃画的绚烂多彩和艺术魅力。
每种元素都被渲染上不同色调,当阳光照射到作品上,光线与玻璃交相辉映。
如果美好有具象,那就是你笔下的模样!
乡村美育大多面临着现有美术课程资源过于现代化、城市化的问题,忽视了乡村艺术教育的实际环境。如何从本土人文与自然资源中挖掘出可以进行美术教育的素材,也考验着乡村美术教师的创造力。
中桥中学依托农村校园本土资源,开发了真实教育情境的教育形式,主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更“接地气”,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了对艺术的感知,学会了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用玻璃画记录家乡,让更多人看到玻璃画的美和家乡美。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将深入结合当地文化,持续探索更多的农村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创作更多的八卦洲系列美丽作品。
(编辑/顾小燕 通讯员/杨静芳 崔贻琳 储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