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江苏共募集善款130余亿元 惠及困难群众426万人

我苏网 2022-12-11 20:50

  记者从今天(12月11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慈善总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2017-2022年,围绕扶贫济困、抗疫救灾、乡村振兴,全省慈善系统共募集善款130余亿元、慈善药品价值80余亿元。省慈善总会累计筹集款物9.7亿元,救助支出8.25亿元。组织实施慈善项目127个,惠及困难群众426万余人次。

  聚焦脱贫攻坚

  我省动员驻苏央企参与“慈善精准扶贫行动”。29家驻苏央企共计捐赠6000余万元,全部用于慈善扶贫保险项目,为困难家庭重病患者医疗费用提供保险救助,缓解因病致贫难题,惠及困难群众116万人次。

  针对残疾人的救助需求,我省共筹资9000多万元,为苏北贫困片区5000户特困残疾人家庭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每个受助家庭年均增收3000余元。

  省慈善总会组织苏州、常熟慈善会、波司登集团,赴贵州贫困地区考察,共同出资1100余万元,为贵州思南县建设一所乡村小学,解决贫困山区儿童入学困难;支持先声药业与青海玉树灾区孤儿结对帮扶;与省广电总台联手,为陕西贫困地区困境儿童送温暖。协同各地慈善会开展西部地区结对扶贫,募集慈善款物1.2亿元,完成西部地区扶贫任务。

  针对苏北片区扶贫难点,推广淮安开展慈善安居扶贫的试点做法,实施“光彩慈善安居工程”。共投入2600万元,帮助1000多户困难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省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慈善会联合筹资1000余万元,用于特困群众急难救助,解决部分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2020-2022年,三年募集善款3000余万元,向苏北12个重点县(区)困难家庭赠送家用电器,惠及困难家庭4万余户。

  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目前全省已有5000多个村社注册,建立项目运作机构,线上、线下已筹集善款8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基层急难救助和乡村公益设施建设。

  发挥品牌优势,实施精准帮扶

  持续开展“贫困家庭儿童大病慈善救助”项目,支出善款4亿余元,累计救助患儿3万多人次。

  省“情暖江苏”春节慰问困难群众活动每年筹集善款1000万元,带动各地配套资金1亿多元,惠及困难群众10多万人次。

  帮助部分高校创办“助学超市”,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善源慈善基金、瑞华慈善基金、郑钢慈善基金助学项目拨付善款1.15亿元,惠及困难学生20余万人次。

  实施“心悦晚霞”助老关爱项目,资助善款573万元,支持各地开展助老志愿服务。

  加强内外合作,整合慈善资源

  连续6年开展“慈善药品援助”项目。全省发放药品价值80余亿元,惠及大病患者51万人次;“微笑列车”项目资助980余万元,为3000余名唇腭裂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与沪、浙、皖慈善会建立帮扶联动机制,筹资300万元,资助大别山革命老区困难群体,对老红军后代困难家庭进行帮扶。

  支持爱心企业开展助医、助孤等多类项目,救助金额达2亿多元。其中:瑞华集团助孤项目投入资金1400万元,资助孤儿5100多人;省儿基会春蕾助学助孤行动资助善款800万元,惠及困境儿童1万余人次;筹集善款300万元,支持省残疾人基金会实施助残项目;协同扬子晚报筹资910万元,搞好“阳光助学”,帮助1820名困难学子进入大学;筹资600万元,支持团省委实施“圆梦大学”“童享阳光”项目;投入资金400万元,支持扬州、宿迁探索实施血友病患者和困境智残儿童救助项目。

  投入抗疫救灾,彰显慈善组织责任担当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全省慈善会系统共接收善款8.98亿元,物资价值1.67亿元。省慈善总会接收款物1.43亿元。其中,接收海外爱国华人华侨防疫物资捐赠130批次,价值2200余万元。2021年7月,南京、扬州等地发生疫情,省慈善总会募集1500万元款物,驰援两地抗疫。同年7月,河南遭遇罕见水灾,全省慈善系统共募集款物1.01亿元,驰援河南抗灾,彰显了慈善组织在灾害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开展网络募捐,推进转型升级

  慈善募捐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我省与腾讯公司合作,建立网络募捐平台,组织各级慈善总会共同开展网络募捐。今年全省网络募捐总额将突破5亿元,参与人次超过500万,在全国慈善会中名列前茅。

  发展冠名基金,实现多赢格局

  2017年以来,共设立53支冠名基金,基金总额1.69亿元,全部按照双方协议开展慈善帮扶,扩大了慈善救助范围,提升了爱心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徐山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