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政协:答好时代“三道题” 交出履职“高分卷”

我苏网 2022-12-08 09:08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江苏如皋市政协立足“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紧盯发展 “议大事”,注重民生 “接地气”,努力做好同频共振、双向发力的“时代应答”,为如皋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注入政协力量。

  做实守护城市文脉“必答题”,让“古街巷”重拾“烟火气”

  漫步如皋东大街,目光扫过一块块或深或浅的青砖、石板,瞬间就会有一种俯下身子触摸历史的冲动。今年以来,乘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东风,一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硬仗”正在古城如皋争分夺秒地进行着……让一处处古色古香的院落焕发了时代的活力。

  而这一切都跟如皋市政协委员姚晨的提案密切相关,姚晨从小就成长在如皋东大街,在她看来,城市的核心始终是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让生活在老街巷里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应有之义。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城市间的发展竞争也更加激烈,如皋在日趋白热化的竞赛中如何打造好、推介好自己的特质,吸纳更多的优质资源和要素,成为一道必答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发展生产力。需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城市更有文化、更有内涵、更有魅力、更有自信。”如皋市政协主席张元健表示。

  做优科创强市建设“抢答题”,让“好风景”长出“新经济”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谁能占领科创高地,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如皋探索依托母亲河建设“龙游河科创走廊”,破除区镇行政区划的围墙与篱笆,统筹沿线优质创新资源,加速构建“龙”腾高地。

  如皋龙游河科创走廊首次从区域层面实现了优质科创资源的统筹发展,这是一道抢答题。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今年2月,如皋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在政协委员王东方的带动下,如皋政协高新区城南街道委员组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为统筹规划龙游河科创走廊建设提出独到建议。北部要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优势,盘活优质资源,激发创新动能,中部需整体统筹省级高新区“龙身”和磨头、吴窑、下原3个特色“龙爪”建设,南部应抓好长江镇及龙游湾科创智谷“龙尾”打造,同时激发科创走廊西部石庄、江安、搬经和东部九华、白蒲、丁堰、东陈等7朵“祥云”的托举效应。

  如今,沿着龙游河一路前行,雉水科学城规划编制快马加鞭,融合众创空间打造如火如荼,上海交大科创平台前端孵化、如皋后端产业基地承接发展“双飞地”模式全新开启……

  做细助推乡村振兴“加分题”,让“群议厅”绘出“同心圆”

  磨头镇“十字桥村”因桥而名,依水而兴。纵横密布的河网、四通八达的水系,成就了“十字桥村”,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了“十字桥村”人。

  今年1月份,“十字桥村”组织百姓河长、村小组长、党员和群众代表等各方代表商议河道整治方案,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反复商量,最终商定“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并签下协议:工程由“渔头”承包出资,河坡水面包干到户,沿岸种麦冬、乔木,河里养鱼,产生的经济效益由出资方和村民分成。

  事实上,自2021年4月以来,如皋集中开展“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专题协商议事活动,1000多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5800多名基层群众参与,“议河、治河、护河”群众全程“在线”,3.82亿元治河款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600余条三四级河道焕然一新。

  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以来,如皋市政协进一步放大“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经验,做好助推乡村振兴“加分题”。探索开展了“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自己的庭院自己整理、自己的家园自己守护”长效工作机制。

  (来源:如皋市融媒体中心/陆双 李军 刘霞 陈慧伦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