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常州是如何培养引进人才的?
种好常州幸福树,人才是根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龙城英才计划改革创新”的《意见》明确,要在政策、机制、平台、环境和保障五个方面下功夫,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响“创业常州”城市品牌。
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国刚对此深有体会。今年,是他从深圳来常的第五个年头,爱尔威也已经成功实现转型,从单一的生产制造,转向生产型服务业,短短两个月,爱尔威孵化器就吸引了十多家企业加盟。

目前,爱尔威已经成功将轮毂电机、锂电助力和移动APP等多项功能融合到智能自行车上,今后,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和VR等领域,将是公司的新战场。龙城英才计划中的支持政策,也让大量外地人才在常州落户。

在武进区西太湖医疗产业园内,常州朗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目前正着力研发无创诊断产品,该产品能对肺部的可疑小结节进行精准定位,并获取活检样本,弥补了国内肺介入领域的空白。

作为2016年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引进项目,公司创始人马家骏得到了总计三百万元的资金支持,目前产品样品已经完成试制,即将投入临床试验。
截止2016年,常州共引进落户领军型人才企业1600多家,15个团队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

2016年,全市人才企业实现销售90.77亿元,其中,销售超千万元的企业有127家、销售超亿元22家。

新出台的“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明确,将从五个方面努力,打造人才队伍新质态,推进全市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大力提升360度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政策)
二(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政策创新)
三(大力构建多层次高端化专业化平台载体)
聚焦以人才为核心的开发园区发展,聚焦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高端专业化载体建设。
四(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的新环境)
进一步优化人才金融环境,优化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政策,优化“店小二”式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荣誉制度。
五(健全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新政还首次将招引人才的目光投向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等13类海内外精英人才,鼓励支持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精尖人才,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海内外精英人才目录:
1. 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
3.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6. 担任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或技术总监
7.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5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前五名主要完成人(前3名)
8.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5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前五名主要完成人(前3名)
9.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5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五名主要完成人(前3名)
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项目组长且通过验收
11.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2.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银牌获得者
13. 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

 关于大会
家乡来信
 大会日程
 大会新闻
 最江苏
大会指南
 嘉宾资料
 注册报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