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曲艺《大河向北》试演 讲述一家三代“引江人”的故事

2023年01月27日 09:52:41 | 来源:扬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风悠悠,云悠悠,一江清水向北流……”1月25日下午,由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打造的中篇扬州曲艺《大河向北》在扬州运河大剧院试演。故事以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引江水利枢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设,到新时代新作为的难忘历程为题材,讲述扬州人身边的故事,内容丰富,表演新颖,为扬州的新春佳节奉上一份曲艺大餐。

  一家三代“引江人”

  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水能润泽万物生长。《大河向北》的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打造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开始,一家三代“引江人”,各自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第一回《引江》,爷爷江三宝生活在江都引江水利枢纽开始建设的年代,那时候全国统一部署,开始“南水北调”的伟大工程,东线源头就选定了江都。建设规模如此宏大的工程,势必牵扯到当地的拆迁,以及迁坟的问题。经过江三宝设身处地劝说,让当地居民了解到“南水北调”的重要性。同时,这个水利枢纽的建成,也将解决当地长久以来的水患难题。

  第二回《守江》,儿子江海涛是水利枢纽的一名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爱岗敬业,守护着一江水向北流。面对幼时青梅竹马的女船老大张花花,江海涛守护住底线,确保整个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转。

  第三回《清源》,孙子江成文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考入水利枢纽上班,却对爷爷和父亲让他捞水草感到不能接受。后来,经爷爷和父亲讲解后得知,一棵小小的水草,也能感知一条大河的走向和流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聚在一起,就能移山开河。全新时代,江都引江水利枢纽也正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表演形式新颖动人

  三个篇章,三个故事,演员们的表演,也是新颖动人,令人眼前一亮。开篇扬州清曲《一江清水向北流》,唱词优美,唱腔悠扬,将整个故事进行了概括,也引起了观众们的兴趣。

  第一回扬州评话《引江》,从开始的搬家迁坟的冲突,到后来的热火朝天的建设,评话艺术的大气磅礴,将人物的性格,场景的火热,都描绘得活灵活现;第二回扬州弹词《守江》,则用弹词的柔美,展现出江海涛和张花花之间的爱情往事,整个篇章刚柔并济,令人难忘;第三回扬州弹词《清源》,说唱表演皆佳,塑造一家三代人物形象,将故事定格,将主题升华。

  曲艺是一种说唱艺术,中篇扬州曲艺《大河向北》的音乐,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运用了扬州弹词和扬州清曲的传统曲牌,还融入了扬州小调,这些音乐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美感,对于演员塑造人物性格,还起到了辅助作用。此外,在第二回中,当两位演员进行表演,追思旧情时,旁边的演员弹奏起了《梦里水乡》的音乐,这种演员和音乐的对话,让整个场面都生动了起来。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我就是想讲一讲我们身边的故事。”《大河向北》作者吴莘说道。作为一位曲艺工作者,吴莘说自己从小就在江都水利枢纽边长大,小时候也常去那里玩耍,听说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现在自己把这些事写出来,主要是歌颂团结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水利万物,滔滔不绝,滚滚向前,经年浇灌开花朵。”

  扬州曲艺专家曹廷昌点评说,这是一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曲艺作品,巧妙地将个人的、家族的命运,和国家大计融合在一起,讲好了一段扬州故事。

  扬州艺术家沈业民说,这是一部表演色彩丰富的曲艺节目,表演形式十分饱满,演员表演各有特色。相比较于传统书,现代书目的矛盾冲突并不算大,这就对演员的表演,形式的创新提出很高的要求。从今天表演下来看,演员们很好完成了这部新创中篇扬州曲艺的表演。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