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背街小巷治理无锡经验成专业领域典范!

2021年11月28日 09:34:43 | 来源:无锡城管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建设报聚焦无锡背街小巷整改成效。 

  民生工程是“永不竣工的工程”,背街小巷作为走出家门口的第一条街道,与市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息息相关,背街小巷环境的提升推动着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把市民广泛关注、多年未解决的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从市区2675条背街小巷中排查出556条基础设施缺损、市容环境问题频发的背街小巷,并制定了《无锡市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力求全力解决背街小巷“环境差”“秩序乱”“行路难”等问题,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街巷里弄延伸,全面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无锡市背街小巷计划整治250条,截至目前,已有131条背街小巷刷新了“颜值”,119条正加紧“打扮”。

  “深度美颜”变身网红打卡点

  走进梁溪区位于东林广场地铁站旁苏家弄的入口,一进巷子就能看到道路已经修缮一新,粉墙黛瓦突显出街巷幽静雅致的品位格调,道路的边角中还能看到红花、假山,让人感到小巷虽小,却能尽容闹市喧嚣。一路走到王选事迹陈列馆的后方,在左手巷口边可以看到一块极具江南风情,写着“惠巷”的民国特色铁艺牌坊。只有短短50米长的惠巷原本是条死胡同,在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中被打通,穿过打通的惠巷,就可以到达东林书院等,实现东林书院与崇宁弄的连接,并串联起小娄巷、王选事迹陈列馆、东林书院历史文旅景点,使文化之路得以串联,不少外地游客将此列入了无锡“必打卡景点”之一。

  “一路一策”保留街巷功能肌理

  为避免“千街一面”,按照“一路一策”精准施治、综合施治的方针,分析每条街巷的特色,在改造中保留最本真的“街巷味道”,如梁溪区苏家弄、惠巷、崇弄宁弄的整治,就凸显了对具有文化积淀、历史遗存、名人轶史等特殊价值的背街小巷文化底蕴的挖掘、保护和展示,并将“全域旅游”的概念糅合到了背街小巷特色改造中,进一步提升了背街小巷环境品质。

  有些背街小巷除了提升“相貌”,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保障居民安全出行。如滨湖区的育才路全长430m,却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三所学校,是社区居民接送孩子的必经之路,每到接送高峰,汽车、电动车随意乱停,人流、车流争道抢行。路面高低不平、沆沆洼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状况让学生家长、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无锡城管部门多次与居民沟通座谈、现场查看、集中讨论,了解群众诉求,制定改造方案。地下各类管网设施改造、道路破损修复、摊铺沥青路面、道路东侧绿化带修复、不符合规范店招重新设计、小学门口电杆迁移……一系列的改造内容让居民们拍手称快,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巷迎来了“新生”。

  位于新吴区旺庄街道春星小学东侧的春潮菜场支路,道路起始点为旺庄东路至春潮花园二区大门,道路两侧人流量较大,且车辆乱停放现象严重,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周边环境脏乱差,给居民出行造成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如今,这条旺庄老百姓过去眼里的菜场边的脏乱差街巷,“摇身一变”成为了整洁有序、靓丽休闲的“香馍馍”街巷。

  “制度撑腰”发挥顶层驱动

  为保证整治成效,市城管局在出台《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后又陆续印发了《无锡市市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分级分类考核办法》和《背街小巷市容管理要点》,建立了“一年整治、两年巩固”的检查督导机制,通过“建设性验收+管理性验收”的递进式考核,实现背街小巷治理精细化、长效化。同时,在全市建立“巷长制”,明确每条背街小巷由区或镇(街道)或社区一名领导干部任“巷长”,重点背街小巷实行“区领导挂钩制”并向全社会公示,挂钩领导对挂钩背街小巷市容环卫责任制管理、立面整治效果、户外广告监管、景观亮化照明、停车设施规范、环卫精细保洁、违法建设管控、占道经营管控等负总责,实现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管理“全覆盖” 。

  “评选搭台”培育品牌竞争力

  为压实背街小巷整治责任,城管部门积极探索背街小巷督查考核机制新“良方”,组织开展市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度和年度背街小巷“红黑榜”评选,通过公示背街小巷“红黑榜”评选结果方式接受全社会监督,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各板块提高对背街小巷治理的重视程度,力求从根子上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真抓、真干、真落实的姿态确保全市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人民、呼应民生,背街小巷环境治出真实效。

       “小切口”提炼出了“微幸福”,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造“增量”与“提档”并行,贯通城市肌体的“毛细血管”变得洁美、畅通,背街小巷陆续全面“深度美颜”,以前压根不愿意走的路,现在却成了大家散步打卡的好去处,居民们拍手称快,百姓家门口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宜居城市品质,更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