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立新作入选“年度影响力”,这是他的第七本大运河图书

2021年04月14日 16:54:12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扬州是世界运河文化之都,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大运河滋养了扬州2500多年,现代扬州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感恩这条大运河。扬州大运河研究专家姜师立的新作《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刚刚入选“2021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名单。而这本书已经是他为大运河写的第七本书。

  讲述大运河文化脉络

  大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

  姜师立介绍,这本《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讲述主体是大运河文化。对于大运河,很多人很熟悉。而大运河文化的定义,应是“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大运河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沟通南北,所以大运河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交流,并具有包容与统一、扩散与开放、创新与发展的特点。

  这本《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分为八个篇章,前五章围绕大运河文化的历史进行回顾,从大运河开凿历史、千年国之命脉、世界工程奇迹、中华文化高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等五个不同角度阐述大运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提炼出大运河文化需要传承的内容;第六章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耀,国绕大运河文化载体的现状,介绍大运河如何从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变成当今的“活态遗产”的过程,提炼出大运河申遗的时代意义,从而为大运河文化的创新打下伏笔;第七章主要谈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为大运河文化的传系和创新提供力量之源;第八章则从推进大运河文化建设、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国建设和推进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传播三个方面,探如何对大运河文化进行创新利用,使之为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书既总结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价值和作用,又分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实践的探索,从而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

  第七本有关大运河图书

  今年将会出到十本

  这本《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是姜师立编著的第七本和中国大运河有关的书籍。多年以来,他不断书写着这条大运河的千古传奇。

  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前,姜师立曾在申遗办工作,正是那段不断研究探讨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经历,让他对这条大运河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那段时间内,他先后写作出版了《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京杭大运河遗产监测技术及应用》两本书,前者是对大运河沿岸的文学艺术进行介绍,如小说、诗歌、戏剧等,介绍这条运河所带来的中华文脉如此生生不息;而后者则是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经验总结,这也是国内较早对遗产保护进行规范的著作。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姜师立发觉,还是会有人对“中国大运河”的概念模糊不清,比如以为“中国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概念,其实“中国大运河”是三条运河的总称:第一条是始凿于公元前486年的隋唐大运河;第二条是在元代裁弯取直的京杭大运河;第三条是从杭州到宁波的浙东运河。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姜师立写出了科普性的读物《中国大运河百问》,极为畅销。此后,姜师立又想对中国大运河沿岸的遗产进行一次梳理,写就了《中国大运河遗产》一书,这本书有着教科书一般的精准,也被列入一些高校的教材。

  中国大运河申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兴起……随着大运河热的升温,扬州也不断随之成为焦点。姜师立又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角度出发,写出一本《中国大运河文化》,这本书从商业、园林、建筑、漕运、旅游等十个角度,全面剖析大运河文化带,每一个角度都提供出完整的思路,同样非常畅销。

  后来,姜师立又发觉,研究扬州文化的人很多,写作扬州运河的人也不少,但是如何把扬州文化和运河文化连接在一起?这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见。而他研究觉得,扬州文化的源头和运河密不可分,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乃至扬州的一草一木,都和运河息息相关。于是他写出了《中国大运河·扬州》一书,不仅说明扬州文化与运河的关系,还提出扬州运河文化不能孤立,而是要保护联动、研究联手、利用联合。

  “中国大运河的河水川流不息,而对于这条河流的研究,也是永不停歇的,关于这条河的文章,那也是写不完的。”姜师立说,“今年,我还有几本有关中国大运河的书即将出版,到今年年底,应该会有十本”。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