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我苏网讯 (记者/朱佳旻)阔别六年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T1 航站楼将于7月底重新启用,届时禄口国际机场将实现 T1、T2“双楼合璧”,满足年旅客量超过 5000 万人次的保障需求。7月22日,我苏特稿记者提前来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进行实地探访,为期待已久的广大旅客们揭开T1航站楼的神秘面纱。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值机台 拍摄:张益晨)
全面覆盖智能化 小细节里也有大智慧
迈进T1航站楼,首先感受到室内环境的明亮通透,焕然一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记者了解到,T1航站楼外天窗采用的遮阳百叶可根据光照调节,在照明方面,吊顶采用上凹造型,采取吸顶灯照明,最大程度降低原有T1航站楼层高对旅客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空间舒适度。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自助登机口)
T1航站楼共设有办票岛4组,人工办票柜台70个,自助办票机30台,自助行李托运机10台,中转柜台6个,安检通道33条。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了旅客在T1航站楼值机、托运行李、过安检、登机的过程,一系列流程体现“智慧机场”的升级换代。
值得注意的是,33条安检通道里有9条自助验证通道。自助通道取消人工检验,旅客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后便可轻松进入。安检筐传送方式的小细节也凝聚了设计的大智慧。旅客完成安检后,不需要工作人员一次次搬运安检筐,而是由传送带自动送到后面排队的旅客手中。
行李系统也进行了全新的革命。采用最新自动分拣+人工分拣互备的模式,行李系统的处理能力由原来的旅客年吞吐量800万提升至1800万。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洗手间引导系统)
还有其他随处可见的贴心设计:休息吧台装配直接放置即可充电的无线充电位,智慧公厕实时显示空余蹲位和环境清洁程度......旅客方方面面的需求都被考虑在内。
展现人文底蕴 体会水润江南
据东部机场集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T1 航站楼改扩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潘一平介绍,除了智慧机场,改建工程还在平安、绿色和人文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探索。记者这次探访中最直观体会到的便是人文底蕴的深厚。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候机大厅 拍摄:张益晨)
走进候机厅,波澜壮阔的写意山水画,白墙黑瓦的装饰造型,地面彩色的秦淮河水涟漪,处处阐述着丰富的江南人文内涵,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打开了一扇扇水韵江南的文化之窗,充分展现出南京古都的丰厚底蕴。
“天下文枢”牌坊位于出发大厅的显眼位置,牌坊下设计有多媒体装置系统,通过重力感应,地面形成涟漪、水墨、飞龙等效果,将南京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如夫子庙、朝天宫、阅江楼生动展示,形神兼备,让旅客在机场就能徜徉在南京的历史。
(上图为1997年投入使用的T1航站楼旧貌 下图为改建后的外观)
改建工程保留了老航站楼 “扬子江波浪”的屋面造型和室内“梧桐枝丫”建筑风格,新增的高架桥楼前雨棚采用“梧桐引凤归,江潮共燕飞”的设计理念,布置形似飞燕、玻璃和铝板材质雨棚。雨棚整体造型轻盈通透,与曲线优美的高架桥更是形成了机场一道靓丽的新景观。
这次改建工程是在原有的T1航站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再利用,在国内的候机楼改造案例中是没有先例的。“我相信通过我们这次改造,会给国内其他老航站楼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潘一平在采访中表示。目前,该工程已受理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工法4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