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身边】精准管理、为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

2020年05月10日 15:16: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江苏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今年省两会上,多位省人大代表通过深入农村、田地的调研,针对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的问题,提出了比如强化整体科学布局与规划、完善标准体系构建、增强关键技术研发等具体的改进建议。这一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督办,副省长赵世勇领办。

  地形坡度、土壤肥力、水土匹配、农户种植行为等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块土地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千田千面”更需要个性化的方案。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东代表提出,首先应该利用现状数据采集,摸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并按照国土“一张图”建设要求,建立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与动态更新机制,“土壤的历史变化情况、作物的生长情况、最后的产量的预测,甚至包括它的气候条件,还有病虫害等等,包括老百姓的投入,如果把这些都能够用信息化手段做到一起去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有非常高的保证。”

  据调研,江苏省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了基本农田高质量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自然资源部门的土地整治、发展改革部门的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水利部门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及苏州市“三优三保”、南通市“十三五”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区域规模经营率达60%等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缺乏系统整合与监测手段,基本农田调整与补划科学依据不足;缺乏对耕地土壤肥力、农户种植行为、作物长势等的跟踪调查与实时监测,制约了现代农业和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等等。

  姜东代表认为,应该从田面平整度与土层厚度、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农业机械工程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分区域、分类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与定额,更有利于机械化、信息化等科技力的注入,“比如说在同一个区域当中,地块大小、地块的形状、整体的架构都差不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在这里实施全程机械化,特别最近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广这种无人驾驶、无人操作的这种平台,就更容易实现。对下一步推进我们江苏农业的精准化和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会有很大的一个提升。”

  按照规定,江苏省2020年将新增高标准农田360万亩,至2022年底再新增高标准农田720万亩。但现实中,代表们也注意到,部分基本农田存在“非粮化”现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挤压,如何建成高标准农田样板、输出高科技产品,除了“精准化”“智能化”之外,多位代表还提出,要构建好长效保障制度。

  扬州毕善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晴代表提出要三个“严把”,严把项目建设规划、实施关,严把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关,严把绩效考核关。姜东代表认为,利益协同可能更有效:“用利益为纽带,大家在这上面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这种方式,无论政府也好,还是农户也好,要用这种责任+激励的机制。比如政府在这方面投入,实际上是对当地的经济来讲,短期是看不到收益的。对于地方的主政的人员,他有责任机制,对他可能有一定的奖励。对于大户来讲,可能要有行政的命令,再加上一部分市场的调节机制。很多的一些社会资本也可以介入到这里边来,这个时候就要形成多元的投入机制。”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丁凤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