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故里,浪漫又一年 民俗专家齐聚扬州三垛话“七夕”

2019年08月06日 18:38: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北宋)

  明天就是传统“七夕”,8月6日,“秦观故里”扬州高邮市三垛镇举行七夕民俗风情展,还邀请了全国各地民俗专家、学者共话“七夕”。前不久,三垛镇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厚重、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荔枝新闻记者发现,三垛至今传承了古人赛穿针乞巧、绞脸、巧娘娘送虎鞋、巧果方酥、捏巧等诸多“七夕”文化习俗。

  巧娘娘送虎鞋

  巧娘娘七夕送巧形式多样,其中一个便是心灵手巧的妇女将自己一针一线手工制作的虎鞋送给孩子。按照民间传说,虎鞋穿上脚能辟邪,孩子就不会有灾疫,能保健康成长。而另一层意思则是巧手做的针线活,必给孩子带来灵气,也有把巧气延续的意思。

  目前,在三垛镇仍有十多位九十岁左右的“巧娘娘”会做老虎鞋,很多未婚女子会慕名前去学习,以期心灵手巧。

  绞脸

  绞脸是女子清洁面部的一种方法。每到七夕,由巧手成年妇人替未出阁或待嫁女子举行纹脸仪式。其操作程序为:先在小女子面部施敷薄粉,然后,巧手妇人用白线操作。一端含口中,一端是左右手形成交错夹角,不断扯动,拔去面部汗毛,以使面部光鲜亮丽。尽管现在理发店有很多,清洁面部的方式也形式多样,但有些年长妇女仍然会这种手艺,并在每年七夕期间为一些女子清洁面部,这也是七夕“乞美”的习俗。

  赛穿针

  过去人讲究女红,农村妇女少不了缝缝补补,连连缀缀。当地俗语说妇女“三头三脑”:针头线脑,锅头灶脑,田头阁脑。其中,针头线脑包含鞋头袜脑,领头袖口这些易损部位的缝补。所以,待嫁之女七夕夜穿针引线,有向七仙女乞巧气的意思。

  为让居民后代传承穿针乞巧习俗,当地文化爱好者自发把赛穿针、望巧云、乞巧智编成了文艺节目,百姓们喜闻乐见,既欣赏了文艺表演,又留住了七夕传统习俗。

  染甲

  虽然现在有多种颜色的指甲油,也有专业的美甲店,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在七夕的时候用凤仙花染甲。正好七夕期间,也是凤仙花长势旺盛的时候。取新鲜艳硕的凤仙花瓣,洗净,在容器中捣烂,敷于指甲上,用花叶包好,扎牢。经过些许时刻,花汁即将指甲染成淡红色。既生态,又没有花费。还有防手脚倒角刺、防裂口的功能。据说这种染甲可预兆女子能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巧果

  三垛的巧果是方酥。七夕当天,当地人取上等面粉与菜油揉擦成酥,然后一层层插入面中,做成方形,上撒芝麻,入桶炉烘烤,待蟹壳黄色,出炉。这种巧果干吃透酥,水泡糯软,老少皆宜。由于使用了特殊香料,这种巧食已成三垛一独特美食,并于2011年被认定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动现场展示巧果的邵鹤,也是非遗方酥的传承人。

  三垛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故乡,他的名篇《鹊桥仙·纤云弄巧》几乎家喻户晓。秦观作品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爱情的崇高境界。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七夕”文化,讨论民俗传承。他们一致认为,“七夕”民俗文化体现在“巧”上,也契合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不少专家认为,民俗文化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其理念就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爱的时空,嫦娥舒袖,月华照人间,

  秦观故里,佳话频传,浪漫又一年,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市中心站/王泽坤 通讯员/刘洋 编辑/秀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