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苏商】“中国的摩根”陈光甫 百年前最会“玩”的人

2019年05月19日 15:50: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苏商,睥睨于汉唐,并驾于明清,独步于民国,领跑于今日中国商界。胸怀大志、身负大略;善循大局、精耕大业;谨守大义、兼施大爱;包容大气、共享大成……苏商精神与情怀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召开前夕,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史话苏商》特别策划,与历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共话苏商史,多维度呈现苏商故事,解读苏商精神,感受苏商群体在实业搏击中的创新创业精神。


        陈光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融企业家,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的摩根”。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中国最成功的民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同时,他还是中国近代旅游业的首创者。今天,我们跟随中国商业史学会苏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一起走近这位“中国的摩根”。

(老年陈光甫)

        石库门里诞生的小小银行靠“1元起存”站稳脚跟 成旧上海金融巨头

        陈光甫,1881年生于江苏镇江,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他读私塾数年后,去一家报关行当学徒,刻苦学习英文,后考入汉口邮政局。22岁随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国际博览会,会后留学美国,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获学士学位。在美国,陈光甫结识了孙中山、孔祥熙、程德全等人,为日后的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成回国后,陈光甫利用在美国所学知识,建议当时的江苏都督程德全创办银行。辛亥革命后,程德全创办了江苏银行,即聘请陈光甫任总经理,陈光甫就此走上金融之路。1911年辛亥革命后,陈光甫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

(年轻时期的陈光甫)

        1915年陈光甫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陈光甫由此登上上海银行公会会长宝座,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

(图为建于1933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办事处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初创之旅,充满艰辛,但是才智过人的陈光甫,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银行创办之初,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个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张100元的钞票,要开100个账户。银行的职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不厌其烦地一口气写下100个户头。手捧100个存折的中年人心悦诚服,满意而归。这场“一元起存”的恶作剧,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这家石窟门里的小小银行。

       要知道,那时的上海是全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各种类型的银行都想在这块淘金的热土上争得一席之地:钱庄独霸一方不愿退出历史舞台,树大根深的内资原有银行和英国麦加利银行并驾齐驱,英、法、俄等外资银行实力雄厚,势不可挡。当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处于上海宁波路的小房子里开张时,资本不足10万,职工只有七八个,被人称为“小小银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

       在强手如林的上海滩,这家小小银行是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呢?金融史学家、洪葭管认为,陈光甫最终创造成功奇迹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提出了服务社会的理念。“1元起存”在当时的金融界是个创举,陈光甫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曾被许多人嘲笑。在陈光甫之前,银行是不重视储蓄的。陈光甫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不仅逐步发展储蓄业务,而且还以储蓄二字为银行冠名。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办之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国的民族工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大都缺少资金。钱庄目光短浅,对工商界的需求熟视无睹。陈光甫把辅助工商作为行训之一,对新兴的工商企业大量放款。从1931年到1936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对工商企业的放款每年都超过30%,集中于纱厂、面粉厂等新兴产业。陈光甫还成立了调查部,对所有放款对象进行诚信和财产调查。1934年,荣氏兄弟以申新第七纱厂作抵押,向汇丰银行贷款百万元。因债务太多,到期时无法偿还。汇丰银行希望申新纱厂破产,从而收购吞并。荣氏兄弟非常着急,荣宗敬甚至一度有过轻生念头,那时陈光甫挺身而出,以申新纱厂的资产做抵押,继续放款,清偿了汇丰银行的债务,帮助申新纱厂度过了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此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无数个第一:最早推出各种新型储蓄品种,如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子女教育储蓄基金、养老储金和婴儿储蓄;最早在银行中设立调查部;第一个开设旅行支票;最先从事外汇业务和农业贷款;最早使用机器记账;最先将银两与银元并用……

       创办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成为中国近代旅游业首创者

       旅游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现代人来说太正常了。不过,在百年前的中国,要想旅游可不是那么方便。当时的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也都不甚发达;而各地虽有旅馆,但多为旧式旅舍,远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卫生;那时也没有旅行社的概念。因此,要说起近代中国旅游业的兴起,还得从中国旅行社的首创者陈光甫说起。

      据说陈光甫创办旅行社,还有一个小故事。某年,陈光甫到香港办事,后准备转赴昆明。当时,从香港到昆明既无火车,也无飞机,只能坐船到越南后再经滇越铁路前往,很不方便。某日中午,陈光甫见一外国旅行社有代买船票的业务,于是便进门打听。孰料进去十几分钟,却见柜台里的一名外籍男子只顾与另一女职员闲谈,对陈光甫完全视而不见,毫不理睬。受此冷遇,陈光甫十分气愤,他认为,这些外国职员之所以不接待他,无非是因为自己并非西洋人。于是,陈光甫决心创办中国自己的旅行社,一方面为本国人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与外国人竞争,以挽回中国之利权。

        当然,作为一个银行家,陈光甫萌生自办旅行社的念头也不是突发奇想或仅仅是因为受了刺激。相反,陈光甫对此是深思熟虑的。首先,在民国初年,外国在中国开设的旅行机构主要是英国通济隆公司和美国通运银行,这两家在上海、香港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主要有代售车船票等业务并自主发行旅行支票(即所谓“通天单”)。可当时的中国人却没人想到要与他们竞争,为国家收回利权。

       另外,当时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缺乏相应的接待,当时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导游,上海滩一些略通英语而操着洋泾浜口音的人便把业务揽了下来,这些所谓“导游”所导引的地方往往不能代表中国文化或风景名胜,解说又很蹩脚,外国游人也无法领略真正的中国文化,可能会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错误认识。有鉴于此,陈光甫决心创办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旅行机构,既可以服务于国人,同时也要与洋人的旅行机构一争长短。

       1923年8月1日,陈光甫创办的旅行社宣告成立,这就是上海银行旅行部。这也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有意思的是,作为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它并不是独立机构而是设在了银行下面。而从时间上看,这已经是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在1845年创立世界第一家旅行社之后近80年的事了。

       上海银行旅行部刚开始营业时,业务也比较简单,以代售国内外火车及轮船票为主,后来旅行部迁至上海四川路,以扩大发展。1927年,经上海银行董事会批准,旅行部从银行独立出来,并正式更名为“中国旅行社”,1928年在中国香港设立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

(上海四川路上的中国旅行社旧影)

       值得一提的是,初创时期的旅行部及中国旅行社虽然业务繁忙,但其实都是亏本的,而且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有盈利的前景。所以,银行内部有不少人否决这项生意,一些同仁好友也纷纷劝其停办,但陈光甫始终不为所动,他表示:“旅行社虽说年年亏本,但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的利权,不然又得多送外国许多钱了!”

       作为一项新事业,要想博得顾客的好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此,陈光甫为中国旅行社制定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独到的宣传方法。他让旅行社工作人员统一制服,到车站码头接待的人员还头戴专门的帽子,帽上的“旅”字标识熠熠生辉,五角星红光闪烁,十分引人注目;工作人员的服务也极为妥帖周到,绝不以貌取人、以财取人。当时,只要与中国旅行社稍作接触,就能处处感受到其与众不同。

       在陈光甫与社里同仁的努力下,中国旅行社不但在与外国旅行社的竞争中立稳了脚跟,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发展势头非常可喜,并逐步扭亏为盈,1936年已经盈利60万元。

       陈光甫是平民子弟出身,他对平民的旅游需求及相应的市场潜力当然是十分清楚的。为此,中国旅行社有一项重大创举,那就是在各大城市、各风景名胜区建立了很多平价招待所,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食宿需求。

       作为旅行社,组织旅行团观光游览自是其主要业务,中国旅行社也不例外。为此,社内专设游览部,其每年与铁路局协商特开游杭专列、海宁观潮、惠山游湖、超山探梅、富江揽胜等旅游项目。1929年杭州举行首届西湖博览会时,中国旅行社在会议期间提供客店、汽车、导游等服务,由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除了国内旅游之外,中国旅行社也在大力争取国外游客并拓展国外游。如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及参观团的出国事宜也都由中国旅行社提供服务。

(1936年柏林奥运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

(参加第11届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国术队6名男队员与领队)

       除了常规工作之外,中国旅行社还有颇多创新。1931年,上海银行与中国旅行社率先推出了国内旅行支票,这些支票,在国内诸名胜地和各大城市及部分国外城市均可随时兑换成现金。有意思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广旅行支票,当时凡购买者均可获赠一只漂亮的皮夹子,这一促销点子果然有效,旅行支票也很快便打开了销路。

(中国旅行社发行的旅游便利劵)

       此外,旅游刊物也是中国旅行社首创的。1927年,中国旅行社创办的《旅行杂志》正式发行,因编辑新颖、图文并茂而广受读者欢迎。

(《旅行杂志》1927年创刊于上海,由时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的总经理陈光甫先生一手策划和创办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旅行社在抗战时期的表现极为卓越。当时,苏联援华物资从新疆到甘肃、陕西、四川,接运人员的沿途食宿均由中国旅行社负责管理。在陈光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旅行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分支机构曾一度达到100多处,并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菲律宾等地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当时堪称国内旅游业的航母舰队。

  相关链接:

  【史话苏商】“财神”范蠡为何能发迹 懂了这些规律你也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史话苏商】清末南京巨富“蒋百万”发家靠赶驴和太平天国宝藏?不存在!

  【史话苏商】一本万利暴富天下 敢给皇帝脸色看 明清时期扬州城还有这么一群人

  【史话苏商】被誉为中国的“洛克菲勒” 还出了一个国家副主席 无锡荣氏家族何以长盛不衰?

  【史话苏商】无锡六大家族百年兴衰竟然影响了一座城?来了解一下

  【史话苏商】一人一座城 近代南通的缔造者——张謇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董婕 张雪;中国财经观察报;网络 编辑/马腾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