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射阳老太透露“长寿秘密”

2019年04月22日 08:55:53 |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一位103岁的寿星,人称“姚大姐”,是当地最长寿的老人。记者奇怪,为何如此高龄,仍称“大姐”?因为人家身份证上就是这名字。交谈中,老太太高兴地说出她的长寿秘密:“这得亏我有个好儿媳,要不是她,我这条老命早就骨头打鼓了!”老人所说的好儿媳,就是射阳县新洋农场城东居委会的退休职工周萍。


周萍在给婆婆姚大姐梳头。

  儿媳进门,瘫痪婆婆享福了

  寿星姚大姐耳聪目明,能吃能睡,能交流。“老太最喜吃山芋、土豆类蔬菜,精神还很不错,以前走路都‘带风’,只是最近把腿跌伤了,要休息一段时间!”4月20日,这位让老人赞不绝口的媳妇周萍说,“我今年也是61岁、做奶奶的人了,作为儿媳给公婆尽孝,我很高兴。”

  姚大姐44岁那年才有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周萍的丈夫刘湘林,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姚大姐是疼在心上,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成人成家,自己的身体也垮了。所以,36年前,周萍嫁到刘家时,姚大姐已经67岁,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了,可年轻的周萍没有一句怨言。她对婆婆说:“妈,您放心,以后您就是我亲妈,有什么需要只管唤我。”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夫妻俩白天上班,下班后就急着赶回家给老人弄吃弄喝,老人偏食,只喜欢吃山芋、土豆,家里长年不断,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周萍还把这两样蔬菜变换法子做,土豆烧肉、土豆鸡块,山芋稀饭等等,尽管老人依旧不能下床,气色却越来越好。

  婚后第二年,周萍怀孕了,十个月后,刘家唯一的孙子出世了。听着大胖孙子有力的哭声,姚大姐高兴极了:“我要抱孙子,我要带他出去玩。”特别的喜悦让老人精神好转,她竟真的下地了,慢慢地可以出门走路了。


不肯上镜头的夫妻俩站在老人两侧。

  丈夫打工,她独自照顾家中老小

  1996年,孩子上初中了,可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刘湘林这时下岗了。为了生计,他决定去贵阳打工。临走前,周萍对他说:“你就放心出去吧,家里就交给我!”

  谁知这一走就是近二十年才回来。这近二十年里,除了逢年过节,刘湘林基本不在家,一家老小的重担全压在周萍的身上。十几岁的男孩正是最叛逆的时候,周萍怕儿子犯错,经常到学校看望,对其严格管束,一刻不敢松懈。在她的严格教育下,儿子成绩不断提升,高中毕业考进了广东一所大学。

  周萍响应国家号召,动员儿子参军锻炼,为保卫国家尽义务。儿子参军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南京军区某部服役十二年。在部队时,周萍时常对儿子说:“要好好工作,报效国家!”儿子转业后,进入家乡单位上班。提起儿子的成长,老刘笑着说:“儿子成才全是他母亲的功劳。”

  儿子这边,周萍费了心,家里的两位老人,她也尽心尽力照顾。2010年正月,98岁身体一直健康的公公突然中风,可老刘外出打工,儿子在军校学习,周萍一时慌了,幸好邻居经过看到,给她叫了辆三轮车。到了医院,她二话不说,背起老人直往病房楼跑,一百来斤的女子把一百三四十斤的老人背到三楼病房,医生都惊讶。

  但公公毕竟上了年纪,就此瘫痪了。吃穿都不愁,拉撒怎么办呢?家里又没有男人,婆婆95岁也需要人照顾。想到公公健康时那么爱干净,一周都要去浴室洗一次澡,她咬了咬牙,对着已经没有意识的公公说:“爸,湘林不在家,我就是您亲闺女。”周萍给老人换尿不湿,邻居看到直竖大拇指。

  祸不单行,公公瘫痪后,婆婆姚大姐出门溜达时又摔了一跤,骨裂了,二老都瘫痪在床。说起那段经历,周萍说:“那时候真苦,卧室摆了两张床,二老一南一北,我两头跑,老太还好点,自己会吃,老太爷什么都不知道了,吃饭都要喂。”她精心照料,老太的腿很快养好了,可老太爷还是归天了。


孝顺媳妇周萍(左)与寿星婆婆姚大姐。

  婆婆迷糊,两次走丢她全力寻回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姚老太经常犯迷糊。“一睁眼就要出门去玩,记性好的时候跟正常人一样,一犯迷糊,就爱把垃圾往家捡。更厉害时,找不到回家的路,有认识人看到时就把她带回家,但有两次,她走丢了,把大伙都吓得不轻。”

  一次是2014年9月的一天,老太太白天出去玩,到了夜里还没有回来。老刘还在贵阳,六神无主的周萍只得求助居委会。接到求助后,城东居委会主任带人赶了过来,一边报警一边发动居民组长和自愿者扩大范围排查寻找,大家帮忙一直找到夜里12点,觉得不好意思的周萍让居委会工作人员先回家。

  周萍说,其实她心里着急死了,她让家里人谁都不允许走,继续连夜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早上五六点时,周萍接到了邻镇派出所的电话,好心人已经把老人送去了派出所。还有一次是2016年4月,老太太走丢了10多个小时,幸亏居委会的人帮忙,最终在黄沙河岸边找到了浑身湿透、奄奄一息的老人。

  双重角色,好媳妇也是好婆婆

  当上奶奶的周萍,比以前更忙了,考虑到刘家两代单传,她就动员儿媳生二胎,并一手承包了带孩子的重任,现在孙子孙女都在县城上学,夫妻俩一个在县城照顾孙子孙女,一个在家伺候老太。

  后来刘湘林到农场环卫绿化所上班,白天没人伺候老人,周萍不放心,于是她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就骑电瓶车回农场,到了晚上孩子要放学了再赶回去,几年来风雨无阻。

  刘家一家的收入并不高,老刘打零工和周萍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不到4000元,但周萍却舍得给老太买保健品,牛奶、桂圆等正常不断。她拿起毛巾给老太擦了把脸,又拿起桌上的钙片,笑着说:“我每天都哄她吃一片,补补钙。”

  正在旁边做饭的刘湘林说:“说起我老婆的好,那真是没话说,嫁给我一天没过好日子,把我爸妈、我儿子、我孙子孙女都照顾得这么好,而且现在我妈精神不太好,一犯迷糊六亲不认,见谁都打,我老婆也不抱怨,连我都做不到这样。”听到丈夫的夸赞,周萍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做子女的,什么都不图,只要老人平安快乐健康长寿就好。”

  现在的刘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周萍,一个普通善良的女人,36年如一日,用言行举止践行了敬老孝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