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祝成:我与那场改变淮阴命运的农业“旱改水”

2019年01月17日 11:37:01 | 来源:掌上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淮安由弱变强,由苦到富,从黄沙飞天到绿树成荫,从虱子滿身到家家有浴室,从玉米窝窝到雪白大米……你们‘九字头’是参与改造者、组织攻坚者,最后与民共享。你们是改造大自然的见证人,人民的功臣。应该让后人知道,幸福是干出来的!”适逢建国70周年,来自老同事的一则赠言,将俞祝成带回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时隔半个多世纪,回想起建国初期那场史无前例、改天换地的农业生产革命,已92岁高龄的俞祝成依然豪情满怀,胸臆难平。

  参与省农业改制,变江苏为鱼米之乡

  中天花园小区。敲开面前的房门,原本坐在阳台边的俞祝成忙不迭地起身迎接记者。发皆白,履微缓,但这位饱经岁月洗礼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声声回忆里,俞祝成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一生务农”的奋斗故事,以及因此与淮安结下的不解之缘。

  “今年是祖国70岁生日,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70个年头。可以说,我与祖国共同成长。70年来,祖国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奔小康,我个人也在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和奋发的青年后,晚年喜逢盛世。”回首往事,俞祝成难抑激动,“感谢党和人民的养育和培养,也欣慰生平未蹉跎,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贡献过自己的力量。”

  对俞祝成来说,最令他终身难忘的,是亲身参与了建国初期江苏地区的农业生产革命。而今,曾参与其中的老辈人已经寥寥,像俞祝成这样当年既抓技术又肩负领导职责的人更少。

  翻开俞祝成的生平履历,始终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1928年出生的俞祝成是江阴人,1949年6月参加工作。曾在当时的苏南种子公司做技术员,后任江苏省农林厅种子局技术员、副局长。到淮安后,又先后担任淮阴县(市)农林科(局)副局长、淮阴专署种子站站长、淮阴市农业局副局长等职。那场影响深远的农业生产革命,将江苏地区变为鱼米之乡,也改变了俞祝成的人生轨迹。

  如今,人都道江苏是鱼米之乡,殊不知,上世纪50年代初,江苏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中。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江苏省委决定施行以“沤改旱、旱改水、单改双、籼改粳”为内容的农业改制。俞祝成参与了这场历史性的生产革命。

  “这场农业改制,主要在苏南、里下河和淮北地区进行。”俞祝成介绍,当时,在苏南的沿江沿湖地区,受台风和二代三化螟(一种稻区害虫)影响,只种植籼稻,每亩产量只有三百六七十斤。而通过“籼改粳”,每亩产量提高到400多斤。

  里下河地区的农业改制是针对当地的沤田地区。“当时,这一带地区的不少农田属于‘一熟沤田’,俗称‘锅洼地’,常年只种一季早熟籼稻,而且产量较低。”俞祝成说,后来,通过实施“深沟密网”、“沟洫抬田”(即挖深沟,抬高田面),实现了将这一地区的沤田改为旱田,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

  “旱改水”主要在淮阴、徐州地区。当时的淮阴,60%的农田都是盐碱地,“春不立苗,秋不保收”,粮食要靠外来支援。“在三个地区的农业改制中,淮阴地区的‘旱改水’,由于面积大,改制难度最大,是史无前例的农业生产革命,声势之大、范围之广,投入的人、财、物力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俞祝成说。

  经过改制,苏南的江阴、常熟、无锡、宜兴、昆山等地两年就摘了“低产”帽子;里下河沤田地区粮食产量倍增;淮阴地区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从缺粮地区变为差出地区。

  投身淮安“旱改水”,一待就是一辈子

  “我因‘旱改水’来到淮阴,因‘旱改水’留在淮阴,‘旱改水’倾注了我的大量心血。”俞祝成介绍,1957年,在里下河地区“沤改旱”成功的基础上,江苏省委决定把改制重点转移到淮北的旱改水上来,于是在省级机关中选派18名处局级干部为骨干,来淮阴做为期一年的帮助旱改水工作。时任省种子局副局长的俞祝成,因为是农业科技人员出身,又有两年改制工作的经验,也被抽调到淮阴,做旱改水技术委员会负责人。

  初到淮阴是什么印象呢?“那时候淮阴地区流传一个‘段子’,一年当中,‘7个月吃大山芋,2个月吃番瓜,1个月回娘家’。”俞祝成回忆,当时的淮阴,满眼荒凉,不仅没吃没喝,连烧锅的草都不长。“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一年只种一季麦,收一季麦可以吃三年。”据称,当时淮阴人的年平均口粮不足200斤,甚至连救济粮都没钱买。

  来淮安参加“旱改水”的头三年,俞祝成成天泡在田间地头,吃住在老百姓家。“从乡下回去时,人轻了十多斤。”令人欣喜的是,淮阴地区大面积“旱改水”的第一年就取得了成功,为后来继续发展“旱改水”奠定了基础。1957年,淮阴地区水稻面积从1956年的不到几万亩扩大到173.6万亩,平均亩产215斤,粮食总产从改制前1956年的101.9万吨,上升到1957年的145.39万吨,上升幅度达42%。

  当年年底,省里派来的同志大部分都回去了,只有包括俞祝成在内的省农林厅四名处局级干部和两名工程师被留下来继续进行“旱改水”。“从此,我就在淮阴一干五六十年。淮阴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俞祝成感慨道。

  作为相关负责人,在淮阴地区“旱改水”过程中,从点到面都需要协调运筹,俞祝成至今仍对个中发生的故事记忆犹新。

  “当时遇到了很多问题,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由省、地领导亲自过问,直接安排,组织专人,一一落实。”因为有在省里工作的经历,对事又能说出道道,俞祝成曾受命三上南京,二去苏南求助。后来,省里的领导只要看见他都会笑,“你又来要什么?”一次,“旱改水”后的新问题显露出来。“‘旱改水’需要遍地挖沟,这确实引来了水,但也导致旱路没了,需要修建桥涵。”苦于手头没钱,俞祝成只得又硬着头皮到省里去了。赶到省里时正值饭点,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的姚远在食堂看见俞祝成,笑着招呼他“坐下先吃饭”。那次,省里对他提的要求“全部解决”,“毛竹、铁件本地调用,另外给了木材、布匹、铅条,又拨款300万元,还从苏南调来100多辆龙骨水车。”

  第一次种稻子,稻子成熟后,淮阴老百姓却不知怎么吃。俞祝成又到苏南调来碾米机,并教授百姓加工之法。

  “如今‘回头看’,淮阴地区的‘旱改水’意义重大。”俞祝成说,不仅改变了淮阴地区的耕作制度,也改变了广大干群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旱改水’的成功,不仅实现了增产增收,也改变了淮阴地区的生态环境,大面积盐碱土壤得到改良,从根本上抑制了蝗灾,建立了一套稻、麦、油、绿轮作的耕作制度,并为发展林、桑、果、畜、禽、渔等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从此,淮阴人的口粮从以吃杂粮为主变为吃细米白面为主。而在此过程中,老一辈领导和科技人员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也感染了淮阴的基层干群。”

  一生致力种子业,为农发展尽鞠躬

  除了参与“旱改水”,种子事业也陪伴了俞祝成一生。

  1953年建省后正式出台的《江苏省种子检验工作条例(试行)》的前身草拟,就是俞祝成完成的。“1955年成立江苏省种子局后,我被提为副局长,就抓住机会,与另外两位局长一道,争取领导同意后,在全省各种子部门、专区良种场,都由省统一配置种子检验设备并相继成立种子检验室,从此在全省范围内,有种子检验机构、有人员、有工作条例、有正规的种子检验业务,最终良种品质得到统一和保证。江苏从此在华东和全国率先规范,受到了中农部的赞赏。”

  到淮阴后,在俞祝成分管和主持种子工作期间,为使种子工作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组织对种子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完善品种普查、品种审定、良繁体系及“四化一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种子改革力度,确定了以“放、包、联、多”为主要内容的种子工作改革方案,为加快淮阴地区的种子工作改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全省的种子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俞祝成分工农科教工作的4年里,他还经调查、修改多次完成了淮阴地区的农科教发展纲要,着手建立了农业科技站268所。由其提出、帮助新建的市蔬菜研究所,填补了淮阴蔬菜研究的空白。

  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离开淮阴市农业局的30多年里,俞祝成分管和主持种子工作期间,不断推进、改革品种布局:杂交稻和杂交玉米(部分高粱)先后分别更新组合3-4次,稻、麦良种分别更换、更新6次和8次,棉花、大豆、山芋、花生、油菜等作物也都更换更新3-4次,每次更新都以良种结合良法的推广(适应性栽培成果的应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在瓜蔬方面也引进试种示范推广7个西瓜新品种,克新1、3号两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及无数的其他蔬菜新品种,为淮阴农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即使离开了工作岗位,俞祝成仍然心系淮阴建设。1993年,俞祝成离休,又被返聘从事扶贫开发,一干又是16个寒暑,直到2009年,82岁高龄的俞祝成才真正停止工作。

  “晚年逢盛世,幸福数今朝。”在建国70周年之际,俞祝成说,奋斗的回忆让他更加感恩党的坚强领导和改革的巨大威力。与此同时,他盼望,新时代的接班人能够铭记历史,学习老一辈革命和科技人员坚韧不拔、勇于担当、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宝贵精神,在新时代的祖国建设大潮中再创辉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