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南京农民脸上满满的喜悦

2018年09月23日 07:12:22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六合区古墩村的一个大型红心猕猴桃种植园内,猕猴桃陆续进入成熟期,工人正在进行采摘,预计今年该种植园产量可达3万斤。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丰收,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最大的期盼。今天,农历秋分节气,全国亿万农民迎来了首个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粮食连年高产稳产,丰收的涵义已不再局限于田耕农事。丰收节的欢庆,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之外,还有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农村各项建设的进度与成果。

  秋收时节,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南京的150万农民,已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正身处一个最好的时代。

  从“三粮五钱”到种地拿补贴

  62岁的溧水农民陈久根至今还保留着第一次土地承包时拿到的凭证——一个白色的小本子。那是1981年夏天,随着“小岗村模式”在全国推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京的农民也开始包产到户。

  “这个本子是我们家走向温饱的开始。”陈久根说,第一次分田,陈久根一家三口分到了3.3亩,承包期15年。

  那一年,陈久根25岁。他东拼西凑,买来一台手扶拖拉机。有了设备后,陈久根不满足自家的3.3亩田,又承包了别人家的20亩,一门心思扎根农业。

  回忆起最初种田的情景,陈久根清楚地记得,1981年种一亩田要交11—12元农业税,还要交7—8元村提留,仅这两项,20多亩地,他一年就要上交400多元钱,还不包括每亩田要上交80斤稻子的“公粮”。当时,农民把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水利工程费、村提留、以资代劳费等各种税费戏称为“三粮五钱”。

  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2004年取消农业税;2004年启动农业直接补贴,之后补贴逐年增加……

  “从那时开始,我们农民才真正过上了好日子!”陈久根的眉头舒展开来,笑了起来。

  目前,南京的农民每亩地可以领取120元/年的良种补贴,300元/年的耕地保护补贴。此外,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支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购买农机、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都有数额不等的补贴。

  从第一轮包产到户时的20多亩地,到第二轮承包时的近50亩,再到现在近千亩良田,政策利好吸引陈久根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收益也稳步提升,去年的年收入近20万元。老陈说,只要身体允许,他还要一直种下去。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就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跳出农门”到返乡创业

  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通过读书“跳出农门”在城市立足,自己大学毕业后却返乡创业,汪君伟一家祖孙三代的命运,是农村变迁最真实的写照。

  在高淳东坝镇青山村,80岁的汪兵伢最近一直在帮孙子照看田里的水稻。他年轻时种了7亩田,拉扯大6个子女,如今孙子管理着1100亩良田,老人家很是骄傲,乐呵呵地说:“现在年轻人种田脑子活,收益高。”

  汪君伟虽是农三代,但从小在城市长大,大学念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和农业完全不搭界。在成为职业农民之前,汪君伟有过3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办过两家公司,做过一家餐饮,都失败了。”汪君伟说,后来决定返乡流转土地种田,觉得农村政策就是好。

  从2012年成立君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汪君伟的经历堪称传奇,前两年一共亏了80万元,第三年赚了80万元,最近两年的收益稳定在60万元。汪君伟透露,一开始种田比较盲目,好在及时找对了方向,种植有机大米,打响了品牌。

  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今已遍布我市农村。“90后”美女高澜瑄,曾在事业单位工作,工作两年后毅然辞职,在六合开办生态农庄,做起特色苗木栽植和特色水产养殖。2017年农庄产值已达350万元,净利润70多万元。43岁的雷立民,在苏宁和创维两家大型企业工作了20年,离职前年薪达60多万元,曾是不折不扣的金领,如今扎根江宁农村,专门种植有机蔬菜,实行会员制销售。

  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人才返乡创业和村民就地创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良性循环,农民收入越来越多样化,包括资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打工收入等。去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00多元,农家乐经营户户均收入超25万元。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美丽乡村494个,美丽乡村总人口约为15万,这也就意味着全市十分之一的农民,因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而增收致富。

  从“望天收”到稳产增收

  在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的艾津稻园,有一处稻田格外显眼,稻田被划分成面积相同的4块,长出的水稻却明显高矮不一,令人称奇。相同的水稻品种,相同的播种时间,为什么种出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艾津科技总经理李林表示,原因在于肥料。他介绍,这是一处试验田,4块稻田分别采取不施肥、施普通化肥、施缓释肥、施配方肥的方式,因而稻苗呈现出由矮到高的差异,丰收与歉收一目了然。

  “过去,农民种田风险很大,大家唯有盼着风调雨顺,能有好的收成来改善生活。”陈久根说,现在不一样了,技术上有农业专家指导,设施上有大棚防护,植保方面有各种农机服务,气候和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已经降到最低。

  实际上,即便是遇到颗粒无收的极端情况,只要给农作物买了保险,也不会血本无归。汪君伟就买了这样的保险,成本是10.2元/亩,自己出8元,国家补贴2.2元。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军覆没”,保险公司赔付900元/亩,正好能抵消各项种植成本,他所损失的只是6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用。

  “望天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在我市,粮食总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定在20亿斤以上。

  在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农民而言,实现丰收的途径是如何提高效益。为此,我市和涉农区农业部门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生产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农民增收。

  在高淳区固城镇秋亚家庭农场,“稻田养鸭”是这里最大的特色。农场主孔秋娣介绍,鸭子在田间会吃掉害虫和杂草,鸭粪则可以做肥料,再加上紫云英还田成为绿肥,这样种出来的有机稻米口感好,最高能卖到10元一斤;鸭子运动量大,肉质更鲜美,价格也高。如今,秋亚家庭农场的稻鸭米已形成品牌,远近闻名。去年,农场纯收入超过30万元。

  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混养模式、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系列兴农、强农、促农的措施,都让我市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从“粗放扶贫”到“精准脱贫”

  今年9月7日,农历七月廿八,窦彩霞从六合城区买了一块小蛋糕,回到竹镇乌石社区家中,给卧病在床的父亲窦成青庆祝生日。

  这个农村家庭的小日子曾经过得不错,窦成青是建筑工人,妻子张银翠在家料理家务。可是这个家庭2011年遭遇了一场不幸,帮人做私活的窦成青从高处摔下,造成高位截瘫,住院治疗花去所有积蓄,还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窦彩霞无奈地放弃了大学学业,外出打工。

  “父亲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但我和母亲一直劝他要坚持。”窦彩霞说。2016年,国家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窦彩霞一家的生活状况有了好转。2017年初,镇政府帮助他们家进行家庭生猪养殖,无偿提供6头猪苗,年底获得纯利润1.5万多元;当年6月,还把他们家原先破旧的3间瓦房推倒重建。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窦成青和张银翠的脸上。

  在六合北部欠发达片区,像这样因病、因残致贫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时,该片区属于丘陵地带,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因此,这里历来都是我市脱贫攻坚的重点。“之前的扶贫都是粗放式的,从2016年开始,按照政策要求,我们为低收入户建档立卡,进入到精准脱贫的新阶段。”当地扶贫干部介绍。

  精准脱贫,就要突出“精准”二字,必须找准“穷根”、明确靶向。目前,全市还有1.2万农村低收入人口没有达到年收入9000元的“脱贫标准线”,为此我市实施“一户一策”的脱贫方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政策兜底;对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为需要照顾家人的贫困户介绍家门口的工作……“一户一策”让扶贫更有成效,做到扶真贫、真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无疑会让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向全社会展示: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来源:南京日报;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