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城南旧事一盘旅游大餐 南京秦淮区老城故事带动全域旅游

2018年05月21日 07:03:10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图片来源网络

  18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颁奖会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获得“精品奖”。这个位于夫子庙景区地下20米、宝匣似的博物馆,从一件件古代士子学习生活的展品入手,以“为国求贤”“鱼龙变化”“金榜题名”等为主题,把1300年中国科举史“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开馆一年多,南京科举博物馆已吸引观众160万人次。

  “这里装满了中国文化!”“她不仅讲述了科举故事,还讲了秦淮故事、南京城的故事。”“江南贡院源远流长,从这里层层叠叠的竹简和瓦片感受到了。”……翻开博物馆厚厚的记事簿,观众留言多达8万多条。

  通过“讲故事”,提升了夫子庙旅游格局,这一思路拓展至整个老城南。“城南从来就不缺好故事,这里坐拥秦淮河、明城墙、江南贡院等国家级、世界级文化遗产,以及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典籍文献、诗词歌赋。”秦淮区区委书记林涛说,在城市保护更新中讲好“秦淮故事”,创新“表达方式”, 让历史文化变得可触可感、温暖鲜活,激活了全区全域旅游创建。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原址保护出土阿育王塔的地宫,复建了“中世纪七大奇观”的大报恩寺塔,通过遗址、文物、壁画等“多重话语”,展现了城南“江南佛教发祥地”的历史渊源。夫子庙建设中的“秦淮区非遗展览馆”,梳理了古琴艺术、南京白局、南京白话、皮影戏、杖头木偶等非遗艺术,把秦淮灯彩、秦淮风筝、面塑等手工技艺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

  7.3平方公里的老城南,积聚了100余处文保单位,“寻常巷陌、流水人家”里隐藏的文人轶事、历史典故,成为秦淮故事的“好题材”。芥子园是老门东边上的“微园林”,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却是文化大家李渔著书立说的地方。李白诗里的凤凰台,杜牧歌咏的杏花村,相传就在门西高岗处。今年,秦淮区将以芥子园、周处读书台、光宅寺等项目,延伸老门东记忆休闲片区,以愚园、凤凰台、杏花村等项目,展示门西明清院落文化。

  近代工业、老厂房,也大有文章可做。走进集庆门城墙内的南京国创园,随处可见的清水红墙,以及“化身”雕塑、摆件、路桩的机床零件,讲述了园区的前世今生——1897年设立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造总局,厂房里分割装饰的格子间,曾是铁水流星、火花四溅的所在。像国创园这样,外秦淮河畔的1865产业园、莫愁路上的广电·越界,均由老厂房改造而来,兼备文创、旅游功能。

  把散布的“城南故事”串成“故事汇”,秦淮区围绕“一城一河”——城南6.3公里长的明城墙和内外秦淮河,打造秦淮故事“项目群”。明城墙以中华门瓮城为中心,建设大报恩寺二期、越城天地、南京城墙博物馆,衔接通济门遗址、南唐伏龟楼、金陵兵工厂遗址、国创园和门东门西景区,“讲述”城墙文化、感恩报恩文化、近代兵工文化、城南市井文化。秦淮河从城外到城内,上游恢复机场地区古秦淮“S”湾,外秦淮整治滨河游览线,内秦淮河分别以南唐、三国、明清文化为主题,全流域打造水系流域花园。

  “讲故事”发展城市旅游,让秦淮区收获满满,近两年年游客量超过5000多万人次,占南京近一半,年旅游收入500多亿元。“讲好秦淮故事,丰富表达方式,拉近了城南与游客的距离。”代区长司勇说,城南游客中背包游、自助游、深度游占了大头,过夜客、住宿业增长很快,为此秦淮沿景区、街区、河道摸排民宿资源,打造了花迹、君庭、钓鱼台、芥子园、水街等一大批都市文化主题酒店,打出“夜宿秦淮”品牌,并规划两三年内建设100处 “转角·遇见”文化休闲驿站,供市民游人休憩打尖之用。今年2月,位于长乐路的首个“转角·遇见”项目文采书屋开业,茶吧、图书柜、读书角一应俱全,游人不仅可以休闲聊天,还可举办沙龙活动。

  “秦淮故事不仅有旅游载体,还有影视作品,代言南京、走向世界。”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素玉说,他们整理出了《秦淮概览》《秦淮故事》《秦淮区历史文化资源图录》等图书资料,筹拍《秦淮故事》影视剧、《秦淮河》纪录片,创作纪念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主题的文学和书法美术作品。对外宣传上,秦淮河与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法国塞纳河结成“三河联盟”,与塞纳河联合发行纪念邮票,并连续三年参加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走进米兰、伦敦、纽约,向世界大都会讲述秦淮美食、美景、美人、美服、美灯“五美故事”。

  (来源:新华日报;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