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中作品获首届南京市高中生课本剧展演特等奖!杰出校友温方伊担任指导

2018年01月18日 19:01:24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 月 14 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南京市高中生课本剧展演在南师附中树人学校落下帷幕,来自全市 16 所高中的近百名学生用他们 " 炸裂 " 的演技征服观众,演绎经典。

  今天我们来围观一下特等奖作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呼喊特丽莎的人》。

课本剧《呼喊特丽莎的人》

  是不是很棒呢?该剧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排练,附中师生通力合作、大胆创意,还特邀了知名校友、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博士、《蒋公的面子》的编剧温方伊担任指导老师。温方伊表示,她感动于在排演过程中,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真诚地像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塑造自己的表演。对于他们来说,表演技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最终该剧获得了本次展演的特等奖和最佳编剧奖。

  点击下方的视频,为你揭秘他们是如何排练的。

首届南京市高中生课本剧展演点评

  感受一:演出的高妙

  用戏剧的术语说,在舞台和观众之间有着一睹墙,叫“第四堵墙”。透过这堵制造真实幻觉的、对观众透明而对演员不透明的“第四堵墙”,我们看到了演员们高妙的演出。

  他们有的选择《雷雨》《茶馆》《哈姆雷特》《三块钱国币》等经典作品进行演绎,向经典致敬,向经典学习。在他们青涩而稚嫩的动人演出中,我们感受到了经典的不朽魅力。他们有的将老舍小说《断魂枪》、司马迁史传《刺客列传》、民间佳话《六尺巷》等进行改编、演出,体现出了可贵的挑战精神和可喜的创新意识。

  他们的展演选段精彩。十六则戏,每则15分钟,所选都是最具戏剧张力、逐渐趋向高潮的情节,少则两三条、多则四五条冲突线交错、杂糅,扣人心弦,让我们感受到了或高亢或低徊的情愫,或严正或幽默的趣味,或崇高或优雅的审美体验。

  他们的展演表演出彩。每位演员,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在细心研读文本、悉心揣摩角色的基础上,举手投足,活灵活现,眼角眉梢,皆是戏份。好几位演员,内在的喜怒哀乐和外在的手眼身法相得益彰,恰到好处,似乎进入了“人戏合一”的佳妙境界。

  经过短短一个月时间的准备,能有这样高妙的演出,真是令人欣喜!“过程就是一切。”一个月中,对语言力量的感受,对团队合作乐趣的体验,则是同学们更大的收获。或许同学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观点,也可能由此改变。

  感受二:活动的高明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巨大的审美价值。戏剧表演是个体的,需要细致入微地内在体验,需要活灵活现地外部表现;也是合作的,编导演诸方需要综合考量,人物的多寡、动作的接搭、情绪的张弛、言语的顺逆等需要系统思考、精准出演;更是跨越学科的,需要语文、音乐、美术、物理、体育等学科知识的渗透。因此,本次戏剧展演活动是超越个体和学科的“综合的学习”“深度的学习”。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从“课本剧”入手,颇见良苦用心:减轻学生负担,鼓励用好、用足必修和选修教科书,可以依托经典剧本演出,也可以改编创编参赛。全市五十多所高中,展演16个课本剧(约占1/4),130多位演员参演,本次展演,景象喜人!

  高中生课本剧展演活动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教学变化:南京市二十九中学开设了昆莎戏剧欣赏选修课,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等学校组建了戏剧社团,南京市第一中学教授《雷雨(节选)》要求每班演一幕接龙演出、学习全剧,南师附中IB国际课程教授《雷雨》一个月内读全书、赏局部、写评论、改编创编演出《雷雨》,……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深度学习的戏剧学习,方兴未艾。

  点评专家简介:

  徐志伟,首届南京市高中生课本剧展演专家评审组组长,南京市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教科研管理中心主任,江苏省高中、中职、高职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核心成员。

(综合自南京教育发布/南报网  编辑/陆林)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