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GDP增速8% 收入增长9.1%

2017年07月26日 09:59:21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成绩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88.73亿元,可比价增长8.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270元左右,增长9.1%左右。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钱袋子”都更鼓了。

  上半年,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争先进位。“南京GDP总量在全省位列第二。GDP增速也跨越到全省第二位,同比‘进步’了7位。”市统计局副局长仲玉琪说。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28.98亿元,可比增长10.2%。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8.8%,较一季度继续小幅提升。“这个比重高于苏南平均水平,位列全省之冠。”仲玉琪表示,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3.5%,依然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在服务业中,最亮眼的是交通运输业的“强劲”复苏。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面“镜子”,交通运输业货运量被视为反映经济冷暖变化的先行指标。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半年增加值增幅达10.3%,是近5年来首次超过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27.87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6月份更是创下史上最高的单月产值。此外,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速也有所加快。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半年都跑得虎虎生风。

  市民“买买买”的热情有增无减。上半年我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727.89亿元,不但总量仍稳居全省第一,同比11.0%的增速也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5.07亿元,同比增长15.6%,总量与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其中最大的亮点要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在连续33个月负增长后,终于“浮出水面”。

  外贸形势持续回暖。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88.4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3.2%。

  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得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钱袋子”都得以进一步充实。

  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345.4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5.22亿元,同口径增长16.6%,增幅仍位居全省首位。

  企业盈利能力提升。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均增长了约一成。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270元左右,增长9.1%左右,增幅比一季度高出0.1个百分点。

  “半年报”亮点纷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民生和公共服务工程推进有力,企业负担减轻发展信心提升……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上亮点纷呈。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全市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为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支撑。

  比如去产能方面,上半年共整治铸造企业48家,化解水泥产能90万吨,化解船舶产能23万载重吨,规上工业企业民用钢质船舶产量下降超过两成。去库存方面,上半年商品房待售面积394.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9%,比一季度降幅扩大4.0个百分点。

  企业表示,肩上的负担更轻了,可以迈开步子加速朝前跑。上半年,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降成本政策,通过减税清费更大力度地为企业降本减负,共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2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应缴增值税、管理费用和利息支出,均有所下降。

  一些“短板”行业得到加快发展。比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完成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3.9倍,不少市民切身感受到“黑臭河道”的整治力度在加速,河水变清了。

  投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33.03亿元,增长23.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新产品增势迅猛

  另一个让人欣喜的亮点是,我市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

  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生产一线,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的使用率也在提高……今年以来,我市“三新”工业产品增长势头迅猛,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SUV互联网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工业产品的生产保持较好的增长幅度,比如工业机器人增长超过了1.6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了3倍。

  全市高技术产业生产和出口增速双双回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23.81亿元,增速由一季度同比下降5.4%转为增长5.0%;完成出口交货值676.11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1个百分点。

  大热天不想出门,手机下单点餐;周末去乡下散心,网上选间民宿……上半年,我市“互联网+经济”带动发展力度增强,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64.24亿元,增长81.2%。全市农业电商主体达3400家,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亿元。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企业发展信心提升

  经济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了民生。

  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排在前三的全是和民生休戚相关的。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是第一大支出,累计支出113.58亿元,其次是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这三项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45.6%。

  全市用于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投资力度继续加大。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229.0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七成;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372.46亿元,同比增长也超过七成;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33.5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八成。

  企业发展信心也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工业景气度开始走出上年“低谷”,回升至“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进一步加强。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7%

  上半年在强调坚持住房居住属性背景下,我市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全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快速增长,销售有所下降,库存总量降幅明显。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28.23 亿元,同比增长24.5%,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上看,住宅投资依旧占主体地位,办公楼投资增速较快。“从全省来看,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居第二,增幅高于全省16.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列全省第一。”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房地产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加之去年同期销量较高,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一直负增长。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70.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96.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住宅仍是商品房销售主体,值得注意的是,90平方米及以下小户型销售面积占住宅销量比重超过了五成,在商品房销售同比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小户型同比增速却超过了三成。

  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保持低位,住宅库存逐月减少。截至6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394.83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39.83万平方米,同比降幅24.9%。

  透过身边人和事

  感受转型富民新热度

  一位消费者 不用现金,花钱越来越方便

  “出门可以不带皮夹子,但绝不能不带手机。”家住河西西堤国际的赵丽,已经不能想象如果一天不带手机,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早上乘公交车上班,点开淘宝聚划算,看看有什么特价日用品;中午午餐,在饿了么叫外卖;下班路上点开京东到家,选购晚餐食材,一个小时内送货到家……

  根据蚂蚁金服公布的“智慧江苏”半年报,南京人的消费支付在加速“告别现金”。今年五一节,在“无现金”花钱最多的10个城市中,南京排第6。

  花钱如此方便,于是不知不觉就花得多了。翻开6月的消费账单,赵丽通过支付宝支出了10480元,其中7800元用于网上购物,2680元用于线下门店消费。皮夹子里的现金只花了几十块,主要用于交停车费。“618电商节,线上线下商家都拼得厉害,我不知不觉就用超了。”

  不仅6月份,整个上半年,赵丽都感觉自己“花得多了”。她掰着手指头盘算上半年的重点支出:家里的吸尘器更新换代,3000多元买了一台“网红款”吸尘器;2月份一家三口去埃及玩,花了将近5万元;孩子今年幼升小,多出了一大笔幼小衔接培训费,英语、拼音、数学、硬笔书法,几门课的学费交了1.5万元;老公为了减肥,在台城游泳馆办了游泳卡,花了3000元……算下来,上半年小家庭仅仅娱乐体育上的开支,也超过了1万元。

  本报记者 张希

  一家企业 前7月就实现去年全年销售额

  对于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说,2017年是迈开步子大发展的一年。“今年1—7月,我们的销售额预计可达2亿元,大致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额。”药石科技首席执行官董海军博士昨天对记者说。虽然目前还只是南京生物医药谷中一家成长型企业,但药石已连续三四年保持着平均40%—50%的发展增速。

  成立于2006年的药石科技,是药物研发领域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化学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落户南京之初只是一个10多人的团队,而如今药石已拥有400多名员工, 其中研发人员270多人,陆续建成了自己的总部大楼、中试及生产基地,其在分子砌块领域卓越的设计、合成和供应能力,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今年上半年,药石科技与全球顶尖研发型制药企业美国Agios Pharmaceutical Inc.签下商业化供应合作协议。董海军介绍,如今,世界排名前20中超过80%的制药企业都已成为药石科技的合作伙伴,这家南京药企,同时为全球几百家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本报记者 张璐

  一家园区 半年254家企业注册江北新区研创园

  面对浩瀚长江、背靠壮丽老山,毗邻长江隧道北出口和国家级绿水湾湿地公园,一个崭新的园区在一年多时间里快速崛起,这就是去年4月刚刚由南京软件园(西区)正式更名的“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

  园区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去年底盘点时,江北新区研创园共有注册企业约300家,园区主要载体孵鹰大厦实际入驻企业82家,楼内办公人员数量约2000人。而今年上半年,研创园新注册企业就已超过254家(含孵化器线上注册企业),目前孵鹰大厦实际入驻已有137家,员工约3000人。

  全球第三大基带芯片厂商展讯通讯去年8月落户研创园,专门成立了公司负责5G产品研发,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5G芯片。未来5年,公司累计产值将近30亿元。

  今年4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的华莹电子和中科芯落户,将在研创园设立研发基地;5月,台湾创意电子落户研创园,主要从事高端芯片设计,计划5年内业务收入超5亿元……

  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产业,正在园区迅速形成集聚效应。

  本报记者 张璐

  一家农业合作社 每天蔬菜上市4.5吨,销售额增一成

  “我们合作社的蔬菜每天上市量达到4.5吨,销售价格从去年的每斤2元—2.5元,涨到今年的3元—3.5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约1800万元,同比增长10%。”六合区骁营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永航告诉记者。

  骁营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主要种植西红柿、芹菜、黄瓜等。合作社共有2000亩土地,其中设施大棚1500余亩,成员398户,种植大户有150户。最近几年,因蔬菜的品质越来越好,每年利润都在增长。余永航说,上半年蔬菜品种以西红柿为主,销售额约1800万元,下半年品种以芹菜为主,预计销售额达2200万元—2500万元。

  本报记者 姜静

  一位创业者 尝试新行当,年进账超千万元

  2015年,当时正在读研的蔡诗源,和另外两名南航在校生樊秀梅、周贇一起,创建了现在的公司,打造Yousure游学品牌,依托南航的航空科普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独具特色的研学旅行。

  团队充分利用南京的高校、博物馆、景点等优质资源,把文化、教育和旅游进行有机融合,这一新兴行业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从去年开始,公司业务进入飞速增长期,目前已经开发出南大、东大、南航、南理工等七八家知名高校的游学体验课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了团队,在创业之路上不断“攀登”。

  蔡诗源说,目前公司已累计接待研学游学中小学生10万余人。今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将超过1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五成。

  本报记者 李子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