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弟子规》就是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专家:并不是

2017年07月13日 15:30:16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的人以为穿着古代的服装,背背《三字经》《弟子规》,对着孔子画像下跪就是传统文化教育,这是非常不合适的。”7月13日上午,在第七届江苏书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版)发布现场,本书主编、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说,要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就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

主编陆志平详细介绍了本书的编写背景、理念与特色。交汇点记者 余萍 摄

  主编陆志平详细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编写背景、理念与特色。余萍 摄

  不是背《弟子规》给孔子画像下跪就是传统文化教育 

  “当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盲目复古、鱼龙混杂、方式僵化等误区。”陆志平指出,一些人简单的把不适合小朋友背的东西《三字经》《弟子规》给孩子背,还要早上5点起来给孔子下跪,这是非常不合适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背诵一些没有经过选择的材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贴合儿童的特点。

  为了纠正前几年一些复古泥古的乱象,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陆志平和同事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编写了这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版)(共10册),并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其中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九本,高中一本。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致辞。交汇点记者 余萍 摄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致辞。余萍 摄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也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特别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版)的出版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实践。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开展特色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初级阶段应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中高阶段应培养感受力,中学阶段培养理解力,高中阶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认识和理性思考。”陆志平说,如小学三至六年级,按照单元主题,精选名家名篇,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小品文、古代诗词,引领学生走进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初中阶段,按照单元主题,精选文化原典和名家解读,精选拓展性古今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增强文化的自觉。高中在专题研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与对话,加深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

  “这一套书最大的特点是构建了一个独立的和现代课程相勾连的课程体系。”陆志平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版)妥善处理与现行课程的关系,构建“独立互联”的课程体系;追求现代课程教材的品质,建设“场景式建构型”教材。

  江苏特色,选择了范小青赵本夫等江苏作家作品

  此外这本书也具有江苏特色,反映了江苏文化的特点。陆志平介绍,整体构思选择反映江苏文化元素的作品,如文化经典、文化名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在小学中高年级100篇选文中选有24篇。尽可能选择江苏籍作家作品,如大家熟知的朱自清、钱穆、杨绛、汪曾祺、陆文夫、范小青、赵本夫等。通过学生体验探究性活动去寻找体验身边的文化、家乡的文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