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魅力 看江苏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不解之缘

2017年07月10日 09:20:08 | 来源:荔枝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随着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成为了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暂时和意大利并列第一。

  那么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自然也是少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今天,小苏就带着大家来看一下江苏那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又称“苏州园林”,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景区特点

  苏州园林从总体上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园图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致,沿阜垒山,洼地建池,巧建亭榭,点缀树木,讲求诗情画意;二是造园注重淡雅幽静:造园图景小中见大,内外借景,画中有画,布局自然,秀丽庄重;三是建园突出民族风格:园中的古代建筑用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手法将其综合在一起,景中有诗,诗中有画,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

  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其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最为著名,它们被誉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

拙政园

沧浪亭

狮子林

留园

  申遗历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景区特点

  明孝陵1376年筹建,1413年竣工,虽历经600多年沧桑,但主体建筑犹存,历史风貌依然,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北京的十三陵,河北省的清东陵、西陵,沈阳市的清福陵、昭陵,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建设规制而建造的,因此明孝陵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明孝陵尚未发掘的地下宫殿,更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申遗历程

  从2000年11月到2004年7月,明清皇家陵寝的不同陵墓,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陆续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中国大运河(江苏段)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已有2500年历史,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之一。

  景区特点

  中国大运河江苏段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地级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为大运河全线最多。

  沿线拥有瘦西湖、江南古镇、里运河等著名景点,此外,洪泽湖大堤、清口枢纽等遗产在中国大运河历史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和其他省份部分河道淤塞、停用等情况不同,大运河江苏段保存基本完好,还在发挥作用。据悉,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83公里,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运河和苏北运河。苏南运河是大宗建材等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苏北运河则是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

  申遗历程

  2006年中国做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决定,历时8年,终于在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体现了高超的水利技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
(来源:新华社、新浪新闻、江苏旅游网,图片来自网络;荔枝新闻综合整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