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打造江苏省里下河生态经济发展试验区

2017年06月17日 19:56:24 | 来源:荔枝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17日,泰州正式启动建设江苏省里下河生态经济发展试验区。泰州里下河地区涵盖兴化全域和姜堰8个乡镇,水域面积近120万亩,有13000多条河流、23个湖泊湖荡,自然湿地保护面积达21.9万亩,是江苏“1+3”功能区划分的关键节点,也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核心腹地。泰州将以打造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等生态品牌为着力点,以建设戴南、溱湖等特色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民俗乡土旅游等绿色产业。

 

瞄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 打造水乡“深呼吸小城”

  “泰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功能分区、实施生态红线区域差别化考核政策,珍视里下河地区丰富的湿地资源,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努力打造诗意栖居的大公园、乡愁难忘的梦水乡。”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说。

  泰州市发改委主任祝光表示,按照规划,该生态经济示范区将大力实施湖荡湿地生态修复、现代田园水乡靓化、生态精品农业提升、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等8大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实施78项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215.75亿元。将瞄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宜赏宜玩宜游的全省生态公园、全农业产业链的全省绿色农场、彰显乡村特色的全省田园水乡、水乡“深呼吸小城”的全省天然氧吧。从而推广“生态+”模式,以生态优势增强对创新资源要素的吸附力,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里下河地区绿色发展、洼地崛起。

创新绿色发展考核机制 促进生态与多产业跨界融合

  记者了解到,该生态经济示范区将围绕探索生态绿色发展致富百姓、跨行政区域生态文明机制建设和生态经济品牌化标识化的新路径。综合考量该地区特点,整合力量、区域合作创新绿色发展考核机制,建立以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GDP指标体系,逐步弱化示范区内生态红线保护区域面积较大乡镇的GDP考核,逐步取消示范区内重点生态功能区乡镇的GDP考核。强化一二三产融合,推动“生态+特色农业”的融合共生,积极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优质品牌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强化绿色智能转型,加快建设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链,打造辐射周边三市七镇的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千亿级生态旅游产业链,着力打造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体的“田园综合体”,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河湖生态系统恢复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态水平。

  “我们要深入谋划泰州里下河地区生态经济区在全省大布局中的定位和规划,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环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发展新路。”曲福田说。该市将按照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突出里下河水乡生态特色,加快促进生态与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跨界融合。率先探索里下河地区生态经济体制创新改革试验,用市场的理念、改革的方法、创新的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里下河地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以体制创新倒逼、引领绿色发展的重大突破。

(来源: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交汇点;荔枝新闻综合整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