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还有三分正。"这描写的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角人物——黄老邪。而在宿迁泗洪,有一位名叫黄元国的生物教师,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黄老邪"。"邪"就邪在他长期痴情爱鸟、护鸟、救鸟。他有很多外号,都跟鸟儿有关,比如说"泥腿子老师"、"护鸟达人"、"鸟叔"等等,爱鸟心切可见一斑。
【坚持25年 送“护鸟”知识进校园进社区】
尽管家门口就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洪泽湖湿地,尽管身边就是鸟儿的天堂,栖息着近200种鸟类,占江苏鸟类资源的一半以上。但是说到家乡的招牌特产,宿迁市泗洪县城头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却很少能够想起这张最具特色的“名片”。这让长期痴情爱鸟、护鸟、救鸟的黄元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除了担任泗洪中学的生物课程之外,黄元国还义务在周边各乡镇、社区免费开设物种多样性讲座,为大家普及鸟类知识。
泗洪中学生物老师、教务处副主任黄元国介绍:这种鸟被称之为“鸟中大熊猫”,它终生在芦苇上、一直不下地。这种鸟每一根羽毛都很珍贵,这叫震旦鸭雀的鸟在洪泽湖湿地数量不太多,而且有短暂迁徙的现象。
寓教于乐的讲课,再加上科普问答、视频对话等精彩互动,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物课结束后,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珍稀鸟类,还成了爱护环境的“小志愿者”。一位同学说,以后要多植树、自己还可以做一些鸟窝放在树上,另外还要及时阻止那些掏鸟窝的人。
学生们的回答,让黄元国颇感欣慰,他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做鸟儿的朋友。儿时在洪泽湖边成长的难忘记忆,让黄元国与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带着这个兴趣爱好,黄元国大学期间主修鸟类学。1992年大学毕业以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他在泗洪中学成立“生物与环境”兴趣小组,他组织学生开展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他身体力行宣传保护鸟类工作。
【为拍鸟下“血本” 自己衬衫却补了又补 】
为了拍摄各类鸟儿的精彩瞬间,黄元国下了“血本”,购买了各种摄像器材,却不舍得买一辆运载器材的私家车,因为自己的积蓄容不得一点乱花,他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爱鸟的事业上。寒来暑往,几十年如一日,黄元国骑着电瓶车背着摄像机往返在乡间小路上。
黄元国说,拍摄鸟儿的器材其实挺烧钱的,现在自己的这套装备花了有将近30万元。记者注意到,由于特别节约,黄元国的衣服上还有补丁。黄元国说,衣服要是领子那里磨破了,就把破损的地方剪掉一下,就变成了“立领”造型;如果袖口磨破了,就直接长袖改短袖。
【发现“白额雁” 刷新湿地栖息候鸟新纪录】
只要一有时间,黄元国就带着自己的“武器装备”走进湿地。多少次,为了拍到想要的镜头,他曾与蛇为伍,深陷泥潭,险些一命呜呼;多少次,为了观察鸟类的习性,他一个人在湿地中央长久观望,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水中;多少次,为了拍鸟他废寝忘食。
黄元国说,因为自己本身有糖尿病,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时会有低血糖,所以自己外出的时候都随身带一些糖果,防止危险发生。
皇天不负有心人,近年来,黄元国先后在泗洪洪泽湖湿地发现20余种珍稀鸟类,2016年10月18日,他又首次发现70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珍禽—“白额雁”,刷新了洪泽湖湿地候鸟栖息品种的新纪录。
【为护鸟、救鸟 菜场饭店发展“线人”】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他跟其他老师没什么差别,但是走出校园的黄元国却有点“邪”,早在1998年,黄元国就创立了“泗洪县伤病动物救护中心”,并开通野生动物的救护热线,他有一批自己的“线人”,还邪在能够一呼百应。
黄元国说,当冬季到来的时候、有很多雁鸭类候鸟到这里来过冬;这个时候也会有偷捕偷猎的现象。黄元国说,他们也经常去菜市场查看,发现有出售野生动物的摊贩,也会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
一些花鸟市场和菜场的摊贩也成了他的粉丝,及时给他通风报信。
洪泽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李爱民说,黄元国在珍惜鸟类保护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鸟类繁殖特别集中的时间、鸟类越冬的保护敏感期,黄元国都深入现场,对鸟类的繁殖规律深入实地观测、记录,作出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报告、记录了这些珍贵的镜头。
20多年来,黄老邪救护并放飞了白枕鹤、灰鹤、大鵟、鸳鸯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黄元国的影响下,以在洪泽湖湿地渔猎为生的百姓,也纷纷转行投入到湿地的环境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