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富过三代"的荣氏密码——访荣氏研究中心陈文源教授

2017年05月19日 10:45:17 |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陈文源

  江苏,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江苏的人才也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层出不穷,荣氏家族就极具代表,他们经历历史震荡,秉持实业兴国,他们致力家乡教育,热衷社会公益,打破“富不过三代”的旧说,历经百年,兴盛不衰。

  在江苏发展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无锡日报融媒体报道组独家采访荣氏研究中心主任陈文源教授,听他讲述荣氏家族跨越百年的兴盛之谜。

  崇德重情,知恩尚义

  “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本为人人同有之性 此即所谓良知。从而培之使厚 即成良好国民此方是立国基本。”——《人道须知》序

  采访陈老是在他位于城北的寓所,客厅窗明几净、装修朴素,靠近阳台的角落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纸箱,都用打包带捆扎妥当,陈老说,这里面有的是刚整理好资料,有的是寄来的成书。

  众人落座,泡上一杯明前清茶,摊开一本《人道须知》,听老人娓娓道来,“《人道须知》一书是1926年荣德生先生发起并主编的。”从1904年开始办小学,到1919年办中学,再到1926年,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荣德生发现,学校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方面非常重视;但是思想品德方面,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老师和学生不够重视。荣德生认为,他要为广大教师在每天朝会课向学生讲话时提供一个辅助教材。“当时荣德生先生亲自制定了这本书的章节纲目,然后请江苏省非常有名的搞中小学教育的专家来执笔编写,1926年的时候写出了前面四本,1930年写完,总共是八卷。”

  据介绍,《人道须知》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荣氏宗谱》里面的《荣氏家训十二则》,但是它还保留了一些旧的思想的痕迹。而《人道须知》实际上比《荣氏家训十二则》更清楚地说明了荣氏家族的一些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一代代传下来的。

  从民族工业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到公私合营,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荣氏家族完成过去与现在、国内与国际的跨越。在中国现代工商家族中,能够延续至今再度显赫的,荣家恐怕绝无仅有。

  在长期研究荣氏家族历史的陈文源看来,这般显赫辉煌和荣氏家族“戒欺、敦厚”的家风有莫大的关系。

  “在荣氏家风里,‘戒欺’和‘敦厚’,是非常重要的两条。这戒欺和敦厚,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讲,就是对人要厚道,对人要宽容。这个思想从荣德生先生开始,到荣毅仁,到现在荣智健先生,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非常注意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陈文源告诉记者。

  而江苏人,崇德重情,知恩尚义。这无疑在荣氏家族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人道须知》译注本

  有容乃大,实业报国

  “余留心社会经济,而主多立工厂,推至省用、国用,而至世界经济之竞争,尤以自立生存、对外相等为比较。于是,国人皆以‘大实业家’目之。”——荣德生

  荣德生曾说:“我是一个事业家,不是一个资本家,我所有的钱全用在事业上面。”作为民族工商业的首户,荣氏家族之所以能够成就大实业家,与其宽广的胸怀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这份胸怀的宽广尤其体现在荣德生先生的选人用才上。

  荣氏兄弟不仅注意培养人才,更注重发掘人才。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国内外技术管理人员,改善技术和管理。陈文源告诉记者,荣氏兄弟在创办申新三厂之初,把汪孚礼、余钟祥、楼秋泉等人请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改革;把留学日本的朱仙舫请来当厂长,改进企业管理;请日本人礼田哲雄任申新三厂技师,聘请了化学家钱宝钧、印染专家张承洪和美国瓦姆斯等专家来公司,按现代化标准建立了公益工商研究所,对企业的生产起了一定的推动和改进作用。

  1919年,无锡商会实业研究会召开会议,荣德生出席这次会议。会上,一个名叫薛明剑的青年教师,畅抒己见,谈了对振兴实业的看法。荣德生在一旁听后拍手叫好,他觉得薛明剑是难得的人才。虽然与薛明剑素昧平生,会后,荣德生仍然把薛明剑请到家中,彻夜长谈,十分投机。日后,荣德生一直把薛明剑视为知己,重要事情都要与他商量。申新三厂创办后,荣德生破格把这位既无资本又无资历的一个书生聘为总管,长达18年之久。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由钱庄到面粉再到纺织,最终成为行业“大王”,就是为了能够以实业改善国家的经济面貌。荣氏兄弟当年真正是立足无锡,放眼全国,不断把企业所得利润继续投入企业,30年时间,从最初一家小小的面粉厂发展成为拥有12家粉厂、9家纺织厂的全国最大的面粉、棉纺企业集团。

  行业大王,平民情怀

  “茂、福新粉行销之广,尝至伦敦,各处出粉之多,无出其上,至是有称以‘大王’者。自维愧悚,不足当此盛名,仍思力谋扩充,造福人群。”——荣德生

  无锡历史上乡贤无数,出身各不相同,有的本就是名门望族,有的出身城市小商业者,而荣氏家族若论出身,则是实实在在的平民,虽然从平民起家,他们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将企业发展壮大。因为来自平民,所以他们能够体恤下情,与众同甘苦。作为一方巨富,荣氏家族对公益事业大力支持,一生在无锡建桥百余座,同时修路办学,不遗余力。

  陈老告诉记者,自打荣氏兄弟创业开始,就非常关心地方公益事业,重视社会教育。1916年,荣德生就在无锡荣巷投资20万元,修建大公图书馆,它成为苏南地区第一家私人开办的公共图书馆。全国解放后,荣德生又把他的藏书3万多册全部捐献给无锡市图书馆。

  1940年,荣家投资创办了中国纺织染工业专业科学校,1946年,改为中国纺织染工学院,学院推荣德生为主席校董,荣宗敬为院长。招收高中毕业生,四年制本科,设纺织、染化、机电三系。1947年,荣德生之子荣一心按照荣德生的意见,在无锡创办了江南大学。学校设农学院、理工学院和面粉专修科系。面粉专修科系是国内首创。陈文源说,荣氏兄弟不仅办学兴国,做大事业。哪怕是积善成德的小事,他们也乐意参与。荣家的家乡人,无不交口称赞他们“为家乡人民,修路、建园林、筑大桥”。如今,无锡五里湖上的宝界桥,被誉为江南第一大桥。这座桥就是荣德生用朋友赠送给他的六十岁寿礼建造的。 

  荣氏家族关注教育事业,不但在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身上体现出来,作为他们的子孙,荣智健重视教育,几乎不在他们之下。荣智健的企业做到大陆富豪中拥有最多资产的巨富,与他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正因为重视人才,他才不惜巨资,数次向教育事业献爱心。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意犹未尽的陈老还特别提及了梅园的一段往事。荣德生当年费巨资所修梅园秀美可观,竟然免费对游人开放,此种胸怀如今罕有人及。梅园开放后,小商小贩不绝,园中环境一度恶化。但荣德生认为自己能给他人带来生计,并不制止。而1946年,荣德生被绑架,如此大的企业家,筹措50万美元的赎款费尽周折。

  可以说,正是这些杰出的江苏人用自己的言行书就了情义满满的江苏故事,无论他们身在天涯海角,他们的事业与家国紧紧相连,他们的赤子之心与江苏咫尺相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