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苏”年轻的心拥抱5月 千余志愿者为江苏发展大会添彩

2017年05月18日 14:01:48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被称为“小流苏”的青年志愿者,是会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被称为“小流苏”的青年志愿者,是会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被称为“小流苏”的青年志愿者,是会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被称为“小流苏”的青年志愿者,是会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江苏历次盛大活动,总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其中以青奥会“小青柠”最为人熟知。即将召开的江苏发展大会,志愿者叫什么?小流苏!“‘流苏’二字取自唐代诗人卢照邻诗句‘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意为年轻志愿者们的服务为盛会‘锦上添苏’,也寓意人才回流江苏、共绣锦绣江苏。”团省委副书记、江苏发展大会志愿者工作组副组长司勇告诉记者。

  这些天南京大学研究生郁莎燕忙得马不停蹄,5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已是零点,但说起即将到来的盛会,这位“小流苏”的声音里却毫无倦意。和郁莎燕一样,千余“小流苏”们已为盛会辛勤备战了近两个月。这个5月,年轻的心拥抱盛会,让海内外嘉宾感受扑面而来的江苏活力。

  “小流苏”诞生记:

  4:1选拔 “95后”占多数

  “3月8日,团省委面向社会广征江苏发展大会志愿者昵称,线上和线下1万多人参与征集,共收到了522个昵称,经过评选、两轮网络投票,最终‘小流苏’胜出。”司勇告诉记者。

  名称确定后,开始招募志愿者。3月21日,团省委面向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8所驻宁高校和社会群体进行招募,最终从4000名报名者中选拔招募1146人。千余“小流苏”将分布在大会会场、嘉宾住宿地、嘉宾接送地等区域提供礼仪、引导、讲解、咨询等9类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并不是迎宾这么简单。”郁莎燕是80位“一对一”志愿者之一,她说:“嘉宾来自海内外,一句‘你好’和一个微笑之后,若心中对江苏无深厚了解,则相谈索然无味。只有对江苏省情、人文历史、时事政治深入了解,才能更好服务各位‘大牛’嘉宾。”5月7日的志愿者出征大会上,她作为代表发言,那一刻起,她将“小流苏”的志愿服务视为“江苏名片”。

  “小流苏”中“95后”占绝大多数,其中多为江苏籍。南航团委副书记张亚丽是144位南航志愿者的带队老师,她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坚持工作。“志愿服务本身就是‘送人鲜花手留余香’,更何况见证这个美好的时刻,作为一个江苏人,感到荣幸。”

  来自省外的“小流苏”,对“第二故乡”的盛会也很期盼。来自山东烟台、在东南大学就读的王小仟在南京上学近4年,“见证着南京的发展,对江苏感情越来越深”。辽宁阜新人张恪和江苏籍室友朝夕相处4年、未来3年将继续在此读研,“如果有机会可以留在江苏,我就真是小‘留苏’了啊”。

  “小流苏”成长记:

  随车讲解争做“秒控”达人

  “小流苏”们面临的工作并不轻松。“大会会期虽短,但内容极为丰富,每位嘉宾都有个性化活动清单,志愿服务工作类别多、岗位职责差异大,培训难度不小。”司勇说,“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朝前赶,目前进度良好。”

  南京晓庄学院有33名“小流苏”服务本次发展大会,会议期间他们将提供随车讲解服务。大二学生刘飞说:“内容包括江苏省情、南京市情,以及沿途风景人文,要控制好字数,要跟行车时间吻合,不能多也不能少。我们加紧背诵、实地踩点、到时候才能分秒不差。我们彼此都激励:谁能先做到,就是‘秒控’达人。”

  不少“小流苏”具有志愿服务经验,为服务盛会打下坚实基础。张恪做过南京青奥会、全国大足赛和多项马拉松赛事的志愿者;王小仟也做过青奥会NOC志愿者。司勇表示,本次优先招募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同学,入选者大部分都参加过亚青会、青奥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大型活动及大学生支教团等志愿服务。

  “小流苏”们还要克服课业与培训的冲突。这次盛会从招募结束至今,志愿者近一个多月来的双休日都没有休息,有些任务较重的学校还进行了调课请假。“忙碌但充实。”来回奔波的郁莎燕告诉记者,“这是一份独特的人生经历,既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大牛’嘉宾,又可以与同龄人并肩为努力,日拱一卒,励志也有营养。”

  在“小流苏”们的背后,团省委和各校也在不停根据实际调整志愿者工作方案。南航团委的老师们在几次培训与联排过程前,就为志愿者们编好号、标好位、画好路线图,做到每位志愿者都有任务做、每个岗位都有志愿者参与。“5月11日,需要尽早坐校车出发去联排现场,学校团委老师得知身边的‘小流苏’没来及吃早饭,将自己的早餐给了她,事后得知这位同学前一晚熬夜复习身体虚弱,幸亏这份‘补给’。”张亚丽老师觉得,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小流苏”在共同成长。

  “小流苏”整装待发:

  让嘉宾感觉到家乡的温度

  盛会已进入倒计时,“小流苏”准备好了吗?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射频和微波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柯应邀出席江苏发展大会,他还未启程,就已经收到了来自大会组委会“小流苏”的温馨邮件,致以诚挚欢迎的同时也对行程和会议日程中诸多细节进行确认。“十分暖心,感觉到家乡的温度。”吴柯说。

  17日见缝插针接受记者的采访后,王小仟匆匆离开学校入住宾馆,根据确定好“一对一”对接的嘉宾,他需要搜集资料进行全方位了解;“倒计时了,忐忑也兴奋!”在宣传组的张恪这几天忙于策划大会期间素材采集整理工作,深夜还在开协调会,每个工作微群信和QQ群提示窗口跳个不停,但他已经能从容地一一应对。“成长就是这样,回头看,每翻过一座山,内心就强大和淡定几分”。5月13日,南京师范大学的141名“小流苏”们,又来到江苏大剧院排练,熟悉场地,进行最后的集训。

  “从3月动员大会到5月的出征仪式,再到最近的一次联排,‘小流苏’展现出大学生志愿者特有的风采。相信他们一定不负众望。此刻,特别郑重地对他们说:小流苏,辛苦了!”司勇说。这既是对这个年轻团队的鼓劲,也是对“以热情和勤奋浇灌成长”的年轻人的礼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