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免疫规划 圆梦健康江苏

2017年05月17日 16:36:09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倾力免疫规划 圆梦健康江苏

  —— 写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之际

  历史是一面镜子。跨越时空界限,翻阅人类传染病流行史,世界各地曾经流行的鼠疫、天花、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霍乱等传染病,摧残人类的生命,影响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给人类造成无数次灾难。瘟疫虽然可怕,但人类并没有在疫病面前退缩,而是勇敢面对,积极探索,研发出预防、控制瘟疫的有力武器——疫苗。

  近年来,我省依法依规改善服务管理、完善服务流程,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率逐年提升,赢得各方肯定。落实国务院新颁《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10月,建立省级第一、二类疫苗集中采供平台,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疫苗,实行疫苗采购、供应、储运、管理一个平台、上下联动、统分结合、综合监管的服务模式,确保第一、二类疫苗集中采购供应的公开、公平、公正,达到预防接种疫苗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的要求,更好服务健康江苏建设大局。

  儿童接种,省政府全部“埋单”一类疫苗

  1978年,江苏省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儿童免费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大幅度下降,全省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2002年,全省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2007年,根据国家部署,全省实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纳入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保障范围,全省免费接种疫苗由6种增到14种,财政每年投入近2亿元,疫苗可预防疾病由7种增到15种,上述14种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共15种疾病。

  2016年4月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调整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适龄儿童第一剂次免疫改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并纳入我省儿童免疫规划,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既有助于减少脊灰减毒活疫苗引发的概率极低的相关病例,也可有效降低脊灰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

  目前,江苏省每年常规免疫0-6岁儿童约600万名,接种免疫规划疫苗1920万剂次,全省免疫接种率常住儿童高于95%、流动儿童高于90%,两者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免疫规划策略的深化和政策的推进,惠及千百万家庭,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管理创新,科技助力免疫规划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生物制品,其储运要求较高温度、湿度等环境,冷链存储运输是保障疫苗安全接种的有效手段。

  目前,全省预防接种服务体系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疫苗冷链系统、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与监测系统、实验室网络的规范运行,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成效。全省各乡(镇、街道)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规范预防接种单位1777个,全部实时网络直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率99.61%,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各设区市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推进力度日益加大,2013年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纳入省政府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全省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324家,占规范预防接种单位总数的74.50%。同时,为提高全省免疫预防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专项培训考核全省基层预防接种人员2万多人,接种工作人员统一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实现了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

  省、市、县级财政支持扩充和更新各级疫苗冷链系统设备。目前,全省装备冷藏车19辆、疫苗运输车112辆、预防接种单位冷链冰箱6141台,投用低温和常温冷库229台,库容超过18立方米。各设区市平均装备冷藏运输车1-2辆,各县级疾控中心装备疫苗运输车1辆,各设区市、县级疾控中心投用低温和常温冷库1-2座,每个接种门诊配备冰箱不少于3台,全省冷藏运输车、冷库统一装备温度记录仪。省疾控中心研发的疫苗冷链仓储环境监管系统,辅以冷链诊断中心平台,实时自动全程监测、调控、记录全省疾控系统不同区域冷链储运系统温度,及时声光报警、手机(电话)报警疫苗储运异常信息,省市监管平台无线GPRS组网,全程无缝监管疫苗冷链,疫苗预防传染病监测处置指标敏感性及时性准确性领先全国。

  疫苗保险,再筑儿童健康屏障

  去年,盐城市盐都区的张宝宝父母,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领了医药费、交通费等6000多元。原来,不久前张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得了淋巴结炎,经预防接种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确认张宝宝淋巴结炎属于接种“卡介苗”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调查诊断结论及时理赔。

  预防接种虽是预防多种传染病最经济有效方法,但因个体差异等原因,少数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红、肿、痒、低烧、出疹子等异常反应,极少数儿童还会出现致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江苏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1/100万剂左右,虽然严重不良反应概率很小,极为罕见,但对于每个家庭的“宝宝”来说,就是百分百的家庭大事。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一旦出现接种不良事件,影响面广,处理不当还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财政”转为“保险”补偿机制改革。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食药局、省残联、省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卫疾控〔2015〕13号),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意外组合险种,多层次健全基础保险融合商业保险补充补偿体系,实现受种者、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共赢,提高了补偿范围和补偿水平,化解了接种纠纷。

  安全监测 降低疑似预防接种反应

  随着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快速发展,多层次广覆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日益深化,群众接种疫苗种类和数量连年增加,我省预防接种服务成效的社会认可程度大幅提升,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工作,保障疫苗安全接种受到各方关注。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健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协调机制,各级疾控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品检验机构、疫苗生产与批发企业、医疗机构及疫苗预防接种单位,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组织实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监测报告、调查处理、信息填报、应急处置等工作,通过网络报告系统和常规报表形式,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月常规报告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与鉴定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处置接种纠纷,把党和政府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真正落到群众的心坎上。

  免疫规划 江苏成就惠泽百姓健康

  上世纪50年代初,我省从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来,先后消灭消除天花、脊灰、新生儿破伤风,摘掉了脊灰高发省份之一的“帽子”。我省连续27年组织补充免疫54轮,累计服苗7500多万人次,1990年,脊灰疫苗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高于95%,1993年起,连续25年监测无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2000年实现无脊灰目标;通过全省接种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2012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我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疫苗针对传染病年发病率从上世纪70年代高于300/10万,降到2000年的2/10万,再降到2016年的0.1/10万,下降幅度高于99%;全省减少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相关传染病5512.54万例、致残68.79万人、死亡426.55万人,其中麻疹、百日咳、甲肝等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乙脑、流脑等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提前实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全人群控在7%以下、5岁以下儿童控在1%以下“双目标”;评估节约医疗支出超过2500亿元,间接社会经济效益更大,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初的不足37岁提到2016年的77.51岁,多项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健康受益的中国模式”,和谐、健康的生活惠及全省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几十年来,江苏省不断扩增免疫规划疫苗种类、覆盖人群和针对疾病,预防接种保障儿童免受相关传染病侵害,控制传染病成效社会公认。依法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对提高全民素质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江苏贡献”夯实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伴随省委“两聚一高”战略部署推进和全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省还将逐步扩充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传染病,保障适宜人群健康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