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开幕。记者获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无锡企业家周海江受邀于开幕式现场聆听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主旨演讲。
周海江在直播现场
柬埔寨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出海口是西哈努克港,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由无锡企业红豆集团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就座落在此。2015年4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时提出,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运营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2016年10月,习近平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将西港特区写入中柬《联合声明》,并赋予西港特区全新定位——“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周海江介绍,如今的西港特区规划整齐、道路宽阔、厂房林立,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柬两国务实合作的一大成果,受到了中柬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周海江此次作为企业家代表受邀参会,也是源于无锡红豆集团在建设西港特区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各方肯定。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西港特区就为当地提供了1.6万就业岗位。”周海江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09家企业,包括中资企业、欧美、日韩和柬埔寨当地的企业,产业主要涉及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电子、箱包皮具等。未来,总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西港特区全部建成后,将有300家企业入驻,形成8-10万产业工人就业的生态化宜居新城。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项目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是连心之路、共赢之路,红豆集团在柬埔寨主导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就在努力做这样的实践典型。”周海江接受采访时说。据悉,他还应邀出席本次高峰论坛的高级别会议。(无锡观察记者 高飞)
【相关链接】
十年发展, 打造样板
十年前,那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无水无电无路,如今,历经十年沧桑蜕变,西港特区从一片莽原荒滩崛地而起,形成首期5平方公里的园区雏形,初步完成“五通一平”,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而且西港特区还创造了多个令人惊叹的第一:中国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第一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确立法律地位的合作区;第一个建立双边副部级协调委员会促进机制的合作区;第一个联合中国高校为东道国培养留学人才的经贸合作区。同时,也是柬埔寨政府目前批准的最大的经济特区;西哈努克省目前发展最好、就业人口最多的经济特区。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09家企业,包括中资企业、欧美、日韩和柬埔寨当地的企业,产业主要涉及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电子、箱包皮具等。未来,总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的西港特区全部建成后,将有300家企业入驻,形成8-10万产业工人就业的生态化宜居新城。
连心工程,当地拥护
周海江说,习主席主旨演讲中还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我们西港特区就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为百姓谋福祉,用发展来连接民心,凝聚民心。西港特区项目刚刚启动时,当地村民并不怎么能接受,头一天筑起的围墙,第二天便被推倒,一些建筑工具也莫名其妙地被破坏,查来查去,终于发现,是村民们担心荒地被开发后,就没有免费牧场放牛了。随后,西港特区的领导就和村民们交流,提出免费教村上学生中文的设想,并保证等特区运营后,每个人三个月能赚回一头牛。
这一想法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及热烈欢迎,于是,西港特区每天派出公司员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为当地学生免费教学中文,如今,已有数百名学生先后参加学习,部分在区内的企业担任“白领”,基本上一个月就能赚回一头牛,而类似于围墙被推到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2010年、2015年西港特区于先后资助两批柬埔寨优秀青年到中国红豆大学及无锡商院深造。联合无锡商院开办西港特区培训中心,先后九期共2.3万人次接受了培训,不少人经培训由一线操作工升任班(组)长、指导工、翻译和中层管理岗位。
另外,江苏与柬埔寨的合作由来已久,西港特区的建立、发展、壮大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促进了双方在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成为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友谊不断密切的桥梁和纽带。依托西港特区这个纽带,2009年,江苏无锡市与西哈努克市缔结为友好城市,2014年,江苏省与西哈努克省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