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创潮流中找准无锡定位

2017年05月13日 11:42:04 |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科院褚君浩院士的办公室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校内,这里宽敞整洁,里面有一张小型的会客桌和一套沙发,办公桌上除了科研类的书籍资料,还有一些少儿的科普读物。

  每天早上八点多,褚君浩就会来到办公室。平时,他热心于科学知识的社会普及,尤其注重科学家探索新知的精神在青年一代人中的培育和传承。他将科学研究之外的很多时间都奉献给了科普工作,常做科普报告,并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撰写《能量》、《黑暗中的半壁江山——红外》等科普著作,主编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丛书《能源与环境》分册……被誉为“心系科普的院士”。 

  言语透着浓浓乡情 

  聊起宜兴滔滔不绝,忘不了东珠巷 

  褚君浩祖籍宜兴屺亭街道,和著名美术家徐悲鸿是同乡。虽然小时候只在宜兴生活短暂几年便随父母来到上海,但褚君浩聊起宜兴来仍然是滔滔不绝,从亲朋好友到山水、美食,言语之中透着浓浓的乡情。 

  “回家乡的次数比较多,基本每年至少回一次。许多亲戚还有来往,许多家乡的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褚君浩说。 

  褚君浩脑海中有许多画面挥之不去,如今想起记忆犹新。比如,他一直忘不了宜兴的东珠巷。 

  传说,清顺治初,崇祯皇帝的三皇子逃到宜兴县城西门巷,追兵不舍,皇子将随身带的珍珠撒在地上,追兵群起争之,皇子趁此经东门巷逃出城门。东门巷后称“东撒珠巷”,西门巷称“西撒珠巷”,后改为“东珠巷”“西珠巷”。 

  原先在这个东珠巷里有一间老房子,褚君浩的姨母常年居住在那里,有一次他的表兄蹲着帮幼小的褚君浩系鞋带,而褚君浩则拿着毛巾,为表弟擦去脸上的汗水和尘土……邻居看见了都说:你们表兄弟关系真好。如今的老房子已经拆除,表兄退休后生活在无锡,表弟去了云南,虽然分居各地,但仍然时常联系。 

  褚君浩的父亲褚绍唐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任教于原上海暨南大学史地系,1951年华东师大建校时褚绍唐来到该校地理系工作。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地理教育硕士点,褚绍唐担任导师。1953年,8岁的褚君浩随父母从上海虹口区的住所搬到华东师大校园内居住,在华东师大附小读书。大学校园的人文底蕴,知识分子家庭环境的宽松、多元和鼓励探索的气氛,对褚君浩的成长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 

  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褚君浩,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家里的地理学书籍也常被他浏览翻动,他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了初中又成为了一名“物理迷”。 

  褚君浩从小喜欢看家里订阅的《科学画报》、《科学大众》等科普杂志和科学家传记,时不时做些小发明,制作简便的吸尘器、将两块凸透镜做成望远镜……在徐汇中学念初三时,他从图书馆借阅《从近代物理学来看宇宙》、《眼睛和太阳》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教科书,高中时就阅读了《相对论ABC》和原子物理学方面的书籍。虽然只能读懂小部分,但对科研的兴趣已在少年褚君浩心里萌动。 

  书看多了,他开始写论文探究一些问题,比如《相对绝对观念的初步探讨》。中学时的他喜欢看天文学、物理学著作,对物理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使他在高考时物理取得了满分的佳绩。但由于作文跑题,满分100的作文他只考了48分,结果他没能考入心仪的复旦大学而进入了上海师范学院学习物理,提起这一段往事,褚君浩一笑而过。 

  从中学教师到院士 

  我国培养的第一个红外物理博士 

  毕业后,褚君浩在上海梅陇中学当了10年物理老师。教学之余,他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殷鹏程老师的指导下,和张民生、朱伟、冯承天、陆继宗等志同道合者组织了一个关于基本粒子的讨论组,在探讨科学问题的同时,也一起撰写科普文章和科普小读物。十年中学教师生涯,让褚君浩养成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科学知识的能力和习惯。他在《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九天之上》、《九天之下》、《能量守恒定律是怎样发现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等多篇科普文章,1976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科普著作《能量》。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褚君浩动了考研的想法;另外当时上海高校拟从中学选拔一批优秀教师到高校任教,他的名字就在这份名单上。是读研究生,还是当大学老师?对物理研究无限热爱的褚君浩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选择了继续深造。他非常认真地准备入学考试。考研时有一门半导体的科目,从未学过半导体的褚君浩开始自学半导体,由于物理基础打得牢,褚君浩最后在考研时以90分考了第二名。回首往事,褚君浩感叹:小时候打下的基础真的很重要! 

  通过了初试、复试,褚君浩于1978年10月顺利成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第一届研究生,师从汤定元先生学习和研究窄禁带半导体红外光电子物理。这一念就是6年,在学术的殿堂里,他刻苦钻研,连续拿下了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褚君浩成为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个红外物理博士。由于科研成绩突出,他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任物理室副主任。 

  1986年2月至1988年11月,褚君浩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物理系进行窄禁带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研究。从德国回来后,他担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至2003年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应邀到华东师大搭建科研平台,褚君浩筹建了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维度信息处理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以推进华东师大信息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2008年,褚君浩在中科院上海分院筹建了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建立了薄膜太阳电池实验室研究平台、测试平台,以及硅材料提纯研究平台和光伏电池上网逆变器研究平台等。 

  一路走来,褚君浩感触最深的是科学研究要持之以恒,做到“求实、渐进、创新、跨越”。多年来,褚君浩在红外物理、窄禁带半导体以及铁电薄膜的材料器件物理的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系统的创新研究成果,促进了半导体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红外物理和技术基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被国外媒体和权威科学专著广泛转载,在国际相关科学领域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言家乡产业发展 

  规划更长远一些,着眼点更高一些 

  最近十年来,褚君浩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开展自旋电子学研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太阳能电池研究。这两方面研究与无锡的产业发展有不少可结合之处。“目前我们在从事这些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如果家乡的企业有兴趣可以在前期介入,研究过程中有可产业化的成果便抓住了先机。”褚君浩说,此前扬州、常州以及南通等城市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经常与他对接,他的不少产学研合作项目也随之落户到了以上城市,今后他希望能多为家乡的产业发展做贡献。 

  他指出,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全国尚缺少一个扮演科研公共服务角色的大型实验室,无锡不妨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动些脑筋。大型实验室的建立将会带动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以及高端人才要素的流动,将大大提高区域经济的活跃度。他还建议宜兴利用“教授之乡”的独特优势加快建设高等院校,补齐短板。 

  在褚君浩的印象中,无锡曾有“小上海”之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是发展的排头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星期天工程师”往来于上海和无锡之间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那时的无锡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四千四万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 

  褚君浩建议,无锡的发展规划不妨做得更长远一些,着眼点更高一些。目前,上海正在积极建设“科创中心”。到2020年前,上海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则要着力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成为最具活力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上海的“大目标”是“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打造“科创中心”,上海将重点推进的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包括大飞机、北斗导航、高端处理器芯片、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汽车、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材料基因组、新一代核能、量子通信、深海科学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工程,也正在或即将在上海落地布局。“由于地理上靠近上海,产业匹配度比较高,无锡应该积极研究,如何在这一轮科创潮流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褚君浩说。 

  褚君浩 

  1945年出生,祖籍宜兴。他是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个红外物理博士,他发现了最完整的用于研制红外探测器的碲镉汞红外本征光吸收光谱;获得最具有直接物理意义的碲镉汞禁带宽度和组分、温度的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褚-徐-汤);建立了研究窄禁带半导体MIS器件结构二维电子气子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