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金陵刻经处的“活化石”

2017年05月09日 17:35:30 | 来源:江苏经济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淮海路35号,一座恬静古朴的江南小院,便是金陵刻经处的所在。这里,不仅藏有浩瀚的佛教经典,还有一门绝艺也深藏此间,那就是已传承上千年、素有印刷史“活化石”之称的雕版印刷术。

  “2006年5月,雕版印刷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我们金陵刻经处也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日前,记者在金陵刻经处佛学研究室负责人刘巍的带领下,探访了这门古老工艺背后的故事和传承。

  走进小院东侧的雕版刻经车间,4位雕版师傅正在专注地工作,手中的刻刀,在棠梨木上熟练地蜿蜒游走。坐在最后一排的老师傅名叫马萌青,他是金陵刻经处雕版技艺的第六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之一。

  图为马萌青师傅在专注刻板。

  1981年,马萌青进入金陵刻经处。一年后,跟随刻字厂老师学习刻经,三年满师,此后,在金陵刻经处一呆就是36年。刘巍介绍说,由于马师傅自小失聪,当初学艺的时候,要靠看师傅的口型才能明白意思。尽管他听不清,却能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上。他将师傅的手法、刀法一一记在心里,不放过每个细节。白天在木板上反复练习,晚上回家就像放电影似地把师傅所教的要领过上几遍,默诵刀法。很快,他的刻刀就能游刃有余了。据说,当年跟他一起学艺的还有几位徒弟,后来都因为各种原因纷纷改行离去,唯有马师傅一直坚守在他无声的世界里,享受着雕刻的乐趣。

  不过令马萌青欣慰的是,他最得意的女徒弟邓清之,学艺二十余载,如今已成为行家里手,不仅开始带徒弟,还经常应邀去大学校园开课、讲座。2012年,刻经处又多了两名新学徒,学习古籍修复专业的王康和刘鼎一,这两名90后的到来,不仅使刻经处有了第八代弟子,更为刻经处增添了几分朝气。正在练习雕刻佛像的王康,面对记者的镜头腼腆地说:刚开始觉得蛮难的,但是越学越有意思,也感觉到作为传承人的责任。他向记者表示,作为90后,一定要把这门精深的手艺学会学好。

  由于佛经中存有大量的佛造像,以及各种固定的经典图式,因此千百年来,虽然诞生了活字印刷、电脑排版印刷,乃至如今的激光照排印刷,都不能代替雕版印刷在佛经印制中的地位。据刘巍介绍,雕版印刷的第一步,就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摊在平整的木板上绘制,再由马师傅们这样的大师级工匠,在木板上雕刻出绘上的或写上的稿样,刻出阴文或阳文后,再刷上松烟墨,用特制的宣纸或竹纸,以棕刷刷印,之后再“分页”“齐蓝”“装订”。几乎每一步,都要靠匠人们全手工完成,非常复杂繁琐。特别是最重要的刻工,刻刀稍有不慎刻坏了几根线条或字迹,就有可能导致整块板子浪费了。

  而金陵刻经处自杨仁山居士创建于清代同治五年以来,一直保留和传承了这种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直到如今。一个多世纪以来,金陵刻经处几经兴衰而慧灯不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的佛教经版汇集于此,目前共保存有汉文佛经版12万余块,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收藏汉文佛教经像版的宝库。

  跟随着刘巍,记者来到了刻经处的藏经楼,一睹国宝级雕版珍品。其中,《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慈悲观音像》《灵山法会》等18种佛像雕版,均是杨仁山于同治、光绪年间参照《造像量度经》等资料,延请当时的南京著名雕刻工匠潘文法、甘国有、姜文卿精心刻制完成。尤其是一幅由群像构成的《灵山法会》图,人物形象多达97人,画面几无虚隙,却层次分明,章法严整,人物神情各不相同,艺术价值甚高,堪称我国佛像雕版之孤绝上品。

  刘巍告诉记者,由于雕版印刷的母版在印刷使用过程中反复印制,很容易造成磨损和毁坏,需要不断更换,这也是雕版印刷之所以退出印刷史缘由之一。刘巍说:“所以马师傅们不仅要刻制新版,而且还承担了修复和雕刻藏经楼里存世古版的任务,工作非常繁重。12万块经版修复起来,估计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呢!”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