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如此多桥,美得令无数游客尽折腰!

2017年05月05日 11:23:36 | 来源:镇江文旅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古运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镇江人,桥则架起了镇江两岸沟通的桥梁。知道镇江桥多,但万万没想到还美得这样逆天!

6be86c5ad784f15d107bf70e0a0324a7.jpg

  镇江的每一座桥对我们来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它与镇江人、与镇江的经济、镇江的文化深深地交织在了一起。

  京口闸

  镇江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处,是江南运河的起点。镇江段运河跨岗阜丘陵,为江南运河之屋脊,是历代运河治理的重点河段。京口闸是古代江南运河第一闸,是重要的标志性水工设施。

1.jpg

  京口闸历史上位于镇江城区西北古代通江运河上,史称大京口,是江南运河的主要入江口。未来的京口闸与即将修建的新河街文化街区在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上特色交融、风格一致,在空间特色和业态布局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这座古老而现代的京口闸即将鲜明地折射出镇江城悠久的历史,延续文脉,留住城市文化基因,再现百年前商号林立,一片繁华之景。

  石浮桥

  石浮桥,又名浮桥、利涉桥,1958年因建京口闸而拆除。位于镇江中华路和上河边这条连接线上,横跨运河的明代万历年间古桥。

2.jpg

  复建石浮桥,一是为了再现新河街的历史文化特色,二是为了让新河街与古运河南岸有机联系。复建方案不再拘泥于原来的走向,与京口闸并驾齐驱,而是南北向布局,成为一座沟通运河的南北交通的纽带。

3.jpg

  石浮桥现在是一天一个变化,我们一起期待它的美丽嬗变!

  拖板桥

  初桥为木结构,架设在关河上,桥面浮搭,遇舟船经过,拖板让行。元《至顺镇江志》“拖板桥,在今大军仓前,旧名浮桥。

4.jpg

  天历二年(1329)废。至顺二年(1331)重建。”明代,大军仓改名镇西仓,拖板桥改称镇西桥。明代《正德丹徒县志》载:“明正统中(1436-1449)侍郎周忱、郡守郭济重建。”清《嘉庆丹徒县志》又载:“康熙初(1662)耆民高拱斗重修。”而此桥至清代后期已经几乎成了“旱桥”,“桥下土积如丘阜矣”。再后来终于被尘土掩埋,现在如意江南复原。

  千秋桥

  东晋平北将军王恭镇守京口,在城楼上建造万岁楼,下有千秋桥,寓意“千秋万岁”,并建有楼阁式石牌坊,石拱桥横跨漕河之上。

5.jpg

  昔日画舫云集,两岸酒肆林立,楼店栉比,笙歌达旦,十分繁华。50年代填河筑路,桥埋路下,桥址在今千秋桥街与第一楼街交界处。

  西门桥

  《丹徒县志》记载:“通阜桥当金银门口,跨运河”。 因通阜桥位于古城西门,后改称西门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一日,鸦片战争镇江之役,英侵略军在此遭受重创方攻入城中。初建为石桥,1936年拓宽马路时改建为水泥桥。

6.jpg

  民国2年(1913)开辟新马路时,跨运河建新西门桥,上部为木结构,下部为块石结构。原西门桥改称为老西门桥,1961年改建为梁式水泥桥。

  中山桥

  中山桥的得名与由来,和中山路有关,更确切地说,和现在的中山东路密切相关。道路横跨运河两岸,上有一桥,名中山桥,1985年整条路更名为中山东路,桥也得以修缮保护。

7.jpg

  过去镇江民间有个约定俗称的说法,以西门桥和中山桥为界,往西叫城外,往东叫城里(据说当时桥上都筑有城楼的),在那个进趟城还值得“窃喜”一番的年代里,某个人要住在河滨公园附近,你问他住哪里,他会告诉你我住城里。倘若那人住今天的大润发附近,他也会告诉你:“我住中山桥边上,走两步就到城里!”

  珍珠桥

  这座桥因赛珍珠而命名。赛珍珠,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8.jpg

  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解放桥

9.jpg

  为二座桥,东侧为V型钢架连续梁桥,50*20米,建于1992年,西侧桥梁结合运河桥改造已拆除重建。

  虎踞桥

  虎踞桥原名泰运桥,因为它的身后是高大的南门,南门古时又叫虎踞门,渐渐它就被称为虎踞桥。“龙盘虎踞”形容地形的险要,虎踞桥扼守镇江南关,桥名说明它对城市的防卫非常重要。

10.jpg

  史料记载,1853年,攻占镇江城的太平军曾拆毁桥面,用以与清军抗衡,1859年经善后局(清朝后期,在有战争的省份设立的处理特殊事务的机构)重修。此桥是丹阳、丹徒等南乡农民进出城必经之地,挑柴负米者络绎不绝,独轮车过桥首尾相接。旧社会桥上下有“三条巨龙”,即柴龙、米龙、水龙(当年店铺、民家雇工从河中担水饮用),成为有名的“清晨一景”。

  塔山桥

11.jpg

  1972年建造的塔山桥,是座桥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基部为浆砌块石桥台。后因桥面出现裂缝,1974年进行了加固。1977年,又将桥梁拆除重建,并对基部进行加固。桥的建成,沟通了县农机厂、县医院与丁卯一带。

  玉带桥

12.jpg

  玉带桥位于金山白龙洞前,是为纪念苏东坡与方丈佛印打赌输了玉带所建,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金山寺的僧人如然建造,石栏上“玉带桥””三字是明代镇江知府吴撝谦的手笔。

  铁路桥

13.jpg

  1979年建成焦化厂铁路桥并通车,虽说是镇江焦化厂专用线。但镇江自备电厂、905库也共享此线。这条铁路专用线,曾一度给力于发展镇江经济。

  南水桥

14.jpg

  1973年,在运河上建南水桥,连接环城路和运河路,方便和沟通了东门一带与机床厂、老南门外,促进了这一带的繁荣。

  枫林湾桥

15.jpg

  丁卯桥

16.jpg

  古运河丁卯段景观桥

17.jpg

  严家桥

18.jpg

  丹徒桥

19.jpg

  左湖桥

20.jpg

  通往丹徒镇便民桥

21.jpg

  丹徒闸

22.jpg

  往入江口的最后一座桥,另一主流入谏壁并京杭大运河。丹徒口曾是京杭大运河上一个重要的入江口。

  人生有走不完的路,过不完的桥,虽说道路坎坷,路途艰辛,只要坚决的走下去,座座桥便是通向成功道路之桥。古桥,把镇江衬托的更美了,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美景,令人痴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