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如何留住最原本的味道

2017年05月04日 17:26:42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是农历四月初八,早上8点多,在穹窿山山脚下的草本馆里,第一锅香喷喷的乌米饭出锅了……一旁的游客们一边吃着,一边询问着这款美食的制作过程。

  “别说外地人了,现在好多本地人也不知道怎么做了,做起来其实挺容易的,但比较辛苦,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去山上采叶子?”作为穹窿山乌米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佩玲经常会到社区讲解制作过程,在她看来,要想保留住穹窿山乌米饭最原本的味道,除了有传承团队,还必须保护住野生树种和山泉水。

  非遗穹窿山乌米饭成了当地特色品牌

  作为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穹窿山乌米饭早已成为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品牌,一直以来都深受省内外游客的喜爱。“这几天特别忙,好多外地的游客都特地赶来要买乌米饭和乌米粽子,五一那几天卖了要有上千只粽子,从早到晚包都来不及。”昨天,在穹窿山山脚下开农家乐的沈阿姨告诉记者,每到乌米饭时节,都特别忙。为了延长这份美食的享用时间,沈阿姨还在冰箱里储存了好多汁。“树叶就这个季节最好,等到下个月就老了,我趁着最好的时候多采点。”

  据悉,自成功申请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穹窿山乌米饭不仅进入了饭店,还被制成了半成品成为了旅游纪念品。同时记者看到,这里还开发出了各种衍生产品,如乌米粽子、乌米包子、乌米寿司、乌米月饼……

  舌尖上的老味道未来能否走得更远?

  昨天早上6点半,家住穹窿山脚下的81岁浦爷爷坐着公交车前往高新区给三个女儿家送乌米饭,“今天是四月初八,一定要吃乌米饭的,昨天我和老伴去山上采了叶子,浸泡了一个晚上,五点钟就起来烧了,我三个女儿,还有外孙们都爱吃,年年都是我们给准备好的。”浦爷爷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年轻人都很爱吃乌米饭,但根本不会做,“我女儿们前几年还和我们去采过叶子,觉得太辛苦了,直接让我们买现成的,但哪有自己做的好吃啊,不过等我们做不动了,不知道还有谁来做了?孙辈他们根本就没见过这种叶子。”

  “先要把老叶挑拣出来,然后放到山泉水里泡洗干净,再放到石臼中用冲柱捣烂,一定要用石臼捣才彻底,取汁浸泡糯米……”郁佩玲除了每逢乌米饭时节到社区给人讲解制作过程,平日她还带领了一个愿意学做这款美食的团队。“现在跟我学的人挺多的,但年轻人还是太少了。”对于穹窿山乌米饭的未来之路,她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学起来其实挺容易的,但很辛苦,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去山上采叶子?”未来她希望培养出更多愿意来制作这款美食的传承人。

  同时,在郁佩玲看来,要想保留住穹窿山乌米饭的最原本的味道,还必须保护住野生树种和山泉水。“穹窿山乌米饭之所以好吃,和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为什么穹窿山乌米饭能申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普与体验、保护生态环境

  迈出传承第一步

  “这就是用来做乌米饭的树叶,这是我们特地种植的,这种树叶只有这个时节才最好,采上来后再捣汁……”在草本馆门口,一名工作人员正领着5位从上海来的游客介绍着。

  穹窿山风景管理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孙传红告诉记者,最近在这里经常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邀请大人和孩子亲自来体验乌米饭的制作。“别说孩子了,好多大人都不认识乌饭树,来到这里,就很直观。”走进草本馆,除了品尝美食,不少游客也亲自加入到了乌米饭的制作过程中去。

  “我们景区还加大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块茅棚屋的环境我们也在重点保护,同时在这里种植乌饭树也是保护树种的一个方式,我们希望保留住最原生态的环境。”对于未来的传承之路,孙传红认为,科普展示、保护生态环境只是第一步,未来任重而道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