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的镇江:千年古渡口 一幢小山楼

2017年05月03日 11:49:24 | 来源:镇江壹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镇江临渡口而生,傍水而兴。在镇江西津渡的待渡亭对面,有一尊人物雕塑,他面目清癯,右臂微抬,满目迷蒙,好像在眺望着长江。他是谁?历史上在西津渡留下足迹的大人物如过江之鲫,谁值得镇江人为之刻碑立像?

QQ截图20170502161939.jpg

  一说起金陵,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南京,却不知镇江在唐代中后期也曾被称为金陵。明林魁《金陵辨》中写道:“唐人指京口曰金陵。”在镇江西部的云台山麓,有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街——西津渡。在唐代称之为“金陵渡”。

  小山楼,曾经是唐代“金陵渡”渡口一家客栈的名字。晚唐诗人张祜曾经夜宿小山楼,留下了这般浅吟低唱: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QQ截图20170502161949.jpg

  伴随着闪烁的渔火,他把小山楼写入了迷离的夜色,为金陵渡定格住瞬间的光彩。《唐诗三百首》里收录了他的这首诗,这首诗大概是描写西津渡的最古老的诗歌。因为这首诗,镇江人记住了他,并为他立像刻碑。

QQ截图20170502162022.jpg

  现代人中很少知道张祜是何许人,有关他的生平近于虚无。通过史料只查出他是山东人,一生在高官侯府里做幕僚,详细生平没有记载。张祜因诗扬名,以酒会友,平生结识了不少名流显贵。然而,由于他性情孤傲、狂妄清高,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晚年的张祜因喜爱曲阿(今镇江丹阳),遂在此隐居以终。

  就在张祜到达金陵渡的晚唐时期,地处长江之畔的这座渡口,已经存世长达数百年。那时的长江是不折不扣的天堑,十里宽的浩荡江面没有轮渡,没有大跨径悬索桥,行人过江全靠艄工们驾驭帆桨。每当雾锁江面,或江风大作,或暴雨来袭时,摆渡就会十分危险。张祜可能因为天气不佳羁留在渡口多日,心情郁闷,忐忑不安地望着江面。雕像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他的焦虑和忧愁。

QQ截图20170502162109.jpg

  历史上的瓜洲古渡,在长江河道的北移与冲刷下,今天已被淹没于江中,现在与西津渡隔江相望的,是一片复建的风景区。瓜洲原本是长江中泥沙淤塞而成的一座沙渚,因形状如瓜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叶以前,往来船舶并不在这里停靠,此后瓜洲渡的形成,正是依附于西津渡的繁荣。公元737年,朝廷调派一位叫齐浣的官员,前往润州担任刺史。

  润州,是唐代镇江的称谓;江北的瓜洲一带,也属于润州管辖。身居要职,齐浣不敢掉以轻心,上任伊始,便乘舟往来于大江两岸亲自勘查,当他乘船北上抵达瓜洲时,发现由于多年来长江挟带的泥沙淤涨,原本在江中的瓜洲已与陆地相连,阻断了连接运河的航路。齐浣赶忙组织人力进行治理,挖凿出长约二十五里的伊娄渠,引水入流,连接大江南北,瓜洲渡由此形成。

  此后,西津渡与瓜洲渡相连,打通了连接大运河漕运的新航线,每年都会有漕船数万艘,沿着大运河浮江而至,南北贸易络绎不绝,各种物资源源不断,从富庶江南直抵洛阳长安。

  唐朝人口较少。据史料记载,公元705年,即武则天去世那年,大唐“有户六百十五万,口三千四百十万余”,相当于现代人口的四十分之一,可谓地旷人稀。那时的瓜州古渡大概仅有十几户人家,甚至是只有几户人家的滨江小村,所以张祜隔江望见的瓜州只有区区两三点星火。

  宋代以后,由于古渡位于城市的西面,人们又赋予它一个新的名字“西津渡”。聆听着潮水拍岸的阵阵声响,这座依山临江的古渡,自此便开始以西津之名,伴随着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致远千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