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海门人崔维成

2017年04月25日 17:53:33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出生于江苏海门的清末状元张謇的这段名言,曾经被无数江苏儿女奉为人生箴言,但却很少有人像崔维成这样,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实践这段期许——

  同样出生于海门农家,少年勤勉读书,立志报国;

  学有所成,担当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创下7062米的“中国深度”;

  于鲜花和掌声中,回归校园,创办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制11000米载人深潜器,率领中国向着地球最深处再“启航”。

  崔维成

  4月仲春时节,在张謇创办的上海海洋大学校园里,刚刚被英国《自然》杂志列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的崔维成,一次次深情袒露对“偶像”张謇的膜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他更靠近一点——为国家和人类留下一二有用事业,不与草木同腐朽。”

  少年立志,农家子弟登“状元”

  1963年,崔维成出生在海门悦来镇一个普通农家。身为明朝文学家、历史学家崔桐之后,崔维成从小就酷爱读书,并且显示出了“驾驭知识”的非凡能力:那时候,只要听说谁家有书,崔维成总是第一时间寻来,一口气读完,然而召集小伙伴到家中,绘声绘色地把书里的事情复述出来。几次下来,村里的小伙伴们为了听故事,都抢着“讨好”崔维成,主动帮他干活。父母交代的搓玉米、挑猪草这些农活,崔维成总是能在规定时间里轻松完成。

  15岁那年,崔维成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1977年12月,因“文革”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消息传到海门,已是1978年的春天,正在镇上中学读初二的崔维成与同学们奔走相告,并在兴奋中正式给自己定下了人生规划“三部曲”——考上海门中学,上大学,做科学家。

  崔维成和家乡海门的孩子们在一起

  那时的青春少年,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大学梦”,但真正为此努力奋斗的却并不多,崔维成是其中之一。定下目标后,崔维成就开始“按部就班”地执行他的计划。初三毕业的时候,他成为了全校120名毕业生中唯一考上海门中学的“高材生”。1982年,崔维成被清华大学录取,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702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崔维成叩开了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大门,取得博士学位后,又转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学成回国后,崔维成先后在702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强度方面的研究工作,2002年,崔维成成为我国首批“长江学者”。

  从“中考状元”到“长江学者”,15岁时为自己定下的人生规划,崔维成几乎一步也没有走岔,但心境已非同日而语。40年后的今天,崔维成向记者袒露心迹:“最开始,读书只是为了让自己跳出农门,实现父母‘光宗耀组’的期许;读的书、走的地方多了,才慢慢意识到,人一辈子,总要承担一些使命和责任,就像张謇一样,不仅为自己和小家读书,更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几件有用的事。

  为了科研,辞“正”任“副”做蛟龙

  崔维成下潜出舱

  2002年,崔维成受命从上海交通大学调回位于无锡的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担当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工作。当时,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还是我国深海领域的一个空白,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美、日、英等少数几个国家有过成功案例。为了“蛟龙号”,崔维成在出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不久,就主动辞去了702所所长的职务,担任副所长:“我这样做,可以减少繁杂的行政事务,更专心地做科研。”

  辞“正”任“副”后的崔维成,眼里只有“蛟龙号”。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成了崔维成的生活常态。为了让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蛟龙号”研制期间经历了40多次评审。每次评审会,崔维成都会邀请在行业内出名的“挑刺”专家,对每一个重要技术节点严格把关。经过5年、近2000个日夜的艰苦研制,2007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终于“出世”了,崔维成和他的团队兴奋不已:“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凝聚了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期望。”   

  2012年6月,“蛟龙号”在成功完成了3000米、5000米级海试后,开始向7000米深海发起冲击。6月12日,“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公布第一次下潜的试航员名单,年届半百的崔维成名列其中

  “有人问我,我是科学家,不是专业的试航员,为什么要冒风险亲自下海?对我来说,亲自验证研究的成果,正是我作为科学家不可缺少的工作一部分。”崔维成说,每次挑战一个新的深度,他都坚持在第一次下潜时担任试航员,除了科研的需要,也意在向团队里的年轻人表明一种态度: “凡是我要求别人做的,我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我自己做不到的,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

  2012年的那个初夏,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崔维成成为了第一个下到7000米深海的中国人。 “那里十分荒芜,但有种奇异的美感。” 崔维成说。

  潜向11000米,甘为国家当“备份”

  “蛟龙号”的成功,让崔维成赢得了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载人深潜英雄”称号。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在“蛟龙号”凯旋的第二天,崔维成于鲜花和掌声中向702所递交了辞职报告,随后来到上海海洋大学,组建“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启动1.1万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崔维成给这个项目取了个童话般的名字“彩虹鱼”。

  习主席接见照片崔维成。

  “‘蛟龙号’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研、资源勘探的能力,但那0.2%却是未来海洋大国竞逐的核心区。因此,‘蛟龙号’仅仅是个开始。”崔维成告诉记者,早在“蛟龙号”探索下潜5000米的时候,他就开始勾画突破万米深渊的蓝图。“蛟龙号”之后,我国将深渊科研方向转向4500米深潜器的国产化研发、制造和应用,崔维成于是决定“单干”,为中国探索一条利用民间资本支持前沿科技的新途径。按他的话说,“我自己来做这个事,做成了,国家白拣一个;做不成,国家也没有损失。”

  没有国家立项支持,资金成了崔维成面临的最大问题。他首先动员妻子,拿出了全家多年的存款200万元,然后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向社会发起了资助的请求。这期间,来自家乡江苏尤其是海门的企业家,给了他莫大的支持。

  2016年3月24日,由崔维成担任总设计师的我国首艘万米载人深渊器专用科考船“张謇”号在台州温岭下水海试;12月,11000米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开始挑战马里亚纳海沟;按照崔维成的计划,到2020年,11000米载人潜水器将完成“地球深渊海沟之最”的终极挑战。

  张謇号。

  “彩虹鱼”的进展让崔维成感到满意,更让他高兴的是,11000米载人深潜器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三五”重大专项,中科院等单位开始着手研制。“两个团队,两条船,在深渊科学的最前沿,中国拥有了双保险,我愿意做国家的备份。”

  从“蛟龙”到“彩虹鱼”,崔维成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英国《自然》杂志以“深海蛟龙”为名,将崔维成列为“中国科学之星”。然而,盛名之下,崔维成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张謇后人以及作为科学家的“初心”——报效国家,造福人民,永远对人类发展抱有一种使命感。近年来,崔维成辗转于机关、学校和各个企事业单位,开了几十场科普讲座,而他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家乡江苏。

  2017的春天,崔维成接到了江苏发展大会的邀请,心中难抑激动。“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终极目标。”崔维成说,“过去几十年,江苏一直走在发展的前列,并且始终在探索一种更科学、更文明、人民生活更幸福的发展模式。我热切地期待,能和家乡一起,为着人民的幸福和人类的发展,向着深渊再出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