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朱延庆:家乡文化的守望者

2017年04月25日 11:13:41 | 来源:扬州广电新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母语是人们最早接触的文化符号,也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家乡记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变革,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乡音,也会遇到一些沟通与表达上的困难。

  许多扬州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字,很多人是会说但不会写,勉强写出来,也不一定正确。

  人物名片:

  朱延庆,1940年出生,高邮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担任高邮师范学校校长、高邮县副县长、高邮市政协副主席,从事散文写作、散文理论、方言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高邮》《三立集》《三立集.续集》等,散文理论专著《散文理论与赏析》,方言研究集《江淮方言趣谈》《江淮方言趣话》《江淮方言趣事》,是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今年78岁的朱延庆,坚持生活在高邮,在他满架的藏书中,有许多字典类工具书,其中有一本放在最方便的位置,这本可以随手翻阅的《辞海》,朱延庆最为珍惜。

  朱延庆是土生土长的高邮人,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但很重视子女的教育。1953年,朱延庆考取了高邮中学,初中阶段就对文学非常的喜爱。初中毕业,朱元庆没能上高中,直接上了高邮师范。

  高邮师范毕业的朱元庆,先后在高邮的司徒潭小学、三垛中学任教,同事中有两位老教师非常敬业,对每一个疑难字词都不放过,办公桌上总是放在一本翻烂了的大字典,朱元庆闲谈中跟父亲说起这件事,没有想到父亲记在了心上,为他买了一套辞海。从此这本1938年出版的《辞海》,就一直伴随在朱延庆的身边。

  每每翻阅《辞海》,朱延庆总能看到父亲殷切的目光,学问学问,不断求学探索才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1963年已经结婚生子的朱延庆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南京师范学院。在南京师范学院读书期间,朱延庆随身不离的还是父亲送给自己的礼物。

  大学期间,通过大学图书馆的大量阅读,朱延庆对美学和古汉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做了许多的卡片,把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心得,详细地记录下来。四年时间,积累了有几千张这样的卡片,至今他还收藏着。

  1968年,朱延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高邮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他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高邮师范学校的校长,高邮分管文教的副县长,他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为了克服可能出现的惰性,每年的暑假他都给自己布置写作一篇文章的任务。

  为了完成每个“暑假作业”,朱延庆推掉了一切业余时间的社会活动,并且把准备写作的内容事先宣布出去,借助朋友的力量来督促来自己完成。朱延庆的散文理论专著《散文理论与赏析》,就是利用每年的暑假,以一年一篇命题作文的形式,一篇篇地积累完成的。《散文理论与赏析》一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散文方面的理论,至今在学术界还有较大的影响。

  朱延庆散文方面的创作于散文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肯定,汪曾祺在那年的大年初一为他的作品集写序。

  1987年,朱延庆担任了高邮县副县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然钟情于创作,参与了《江苏县禹风物丛书》的撰写,承担了《高邮》一书的写作任务。《高邮》一书作为《江苏县禹风物丛书》的第一部,被列为宣传地方文化的样本 。

  高邮“二王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也是高邮的骄傲。郭沫若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训诂文字学到二王为止,已经到了一个顶端,之后的人们最多只能做些修补工作,二王父子把音韵学带到训诂当中。朱延庆用事实,呈现了“二王父子”贡献的了不起。

  无论是在教书时候,还是在研究地方文化的过程中,朱延庆经常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许多的地方方言,大家都在口口相传,还有很鲜活的生命力,但真正要落到纸上写下来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困难。

  中国方言的分布,存在着自然地理与方言地理大体上相符合的情况,长江以南是吴方言,淮河以北是北方方言,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是江淮方言,我们扬州话属于江淮方言,是吴语方言与北方方言融合形成的,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朱延庆用了3年的时间,2004年完成了《江淮方言趣谈》的写作。

  在《江淮方言趣谈》的基础上,朱延庆再接再厉,2008年出版了《江淮方言趣话》,2015年出版了《江淮方言趣事》,三本方言专著各收扬州常用方言俚语108字,扬州话当中会说不会写,写不出的疑难字,在朱延庆的三本著作当中,都能够找到其中的出处。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建筑,湮没了竹篱茅舍的古老乡村记忆,同样在普通话推广的大势下,古老乡音的记忆,也在慢慢地淡化。朱延庆整理的这些关于乡音的记忆,是一种溯源,也是一种挖掘,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期待“古为今用”。

  朱延庆相信中国的古代哲学在后世,必定会大放异彩,我们在追求现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在古代哲学中吸取有益的养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