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年04月12日 11:54:02 | 来源:淮海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游在淮安

  淮安的四季,

  春妩媚,夏热烈,秋灿烂,冬恬静;

  淮安的美景,

  或深沉,或端庄,或活泼,或大气;

  跟着我们,一起,游在淮安。

  一个有滋有味有情怀的地方

  老地方里有老口味,袁记馄饨、胡家烧饼……这些老店都在老街上存在了多少年,这条老街上的后辈们出走故乡多年,仍是怀念着这些带有故乡特色的老口味。老街上有一家很多盱眙人都知道的情怀老店——袁记馄饨,据说在外地的盱眙人回到家乡都会去吃上一碗。袁记馄饨,皮薄馅厚,一口吃下去正好,切工整齐的葱、蒜漂在经过熬制的汤料上,汤里还可以可以清楚看见碗底的胡椒面。老店陈旧昏暗,甚至看上去有点不卫生,可是它的口味却是如此纯正,摸着已被很多人坐得溜光水滑的长板凳,你就能感受到天南地北的盱眙人为什么喜欢到这里找情怀。还有胡家烧饼,一块钱一块,入口酥脆,如果是甜烧饼可以看见糖水慢慢溢出,如果是咸烧饼则是葱花伴着饼皮,咬上一口,又酥又香。胡家巷还有一个卖老卤豆干的,老卤豆干吃起来的滋味也很是独特。

  这里,还有工农兵系列:工农兵浴室、工农兵理发店、工农兵照相馆、工农兵食堂……而盱眙人的情怀就在这一直不变的名称里。 

  一个民风淳朴人情味浓的地方

  由于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经住了好多年,很多人打小便出生在这里。从幼年时的玩伴经过悠悠岁月到如今可以坐在一起晒太阳、拉家常的老伙伴,互相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平日里大家你来我往,相交甚欢,谁家碟大碗小都一清二楚,漫步在这里,淳朴的民风也着实让记者所感动。

  记者的小舅舅就住在老北头的井头街,前段时间,当记者提出想要去拍摄老北头的街貌时,小舅舅告诉记者,这里有几家老建筑保存很好的家庭,雕梁画栋古味十足。那天,小舅舅带着记者穿梭于各家之间,街道上的每一个人都像是几十年的老友般亲切地打着招呼,其中有一户人家外出,主人不在家,但这家人却放心地让小舅舅拿着他家的钥匙,直接带着记者去拍摄。小舅舅告诉记者,闲余时间,街上的人可以凑在一起打牌下棋,聊天喝酒,菜肴贵贱,都无所谓,大家图的就是开心快乐,如果是谁家来了亲朋好友,邀左邻右舍来陪则是常有的事,吃饭的时候端着饭碗去邻居家串门,更是很寻常的事,最有意思的是,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谁家夫妻闹了矛盾,邻居们就会一同去劝解,劝好之后,这对夫妻还设宴款待劝和的邻居们。

  老北头的居民们不分贫富,平等相待,与世无争,互助互爱,知足常乐,宽厚淳朴,他们追求的是人生最简单的幸福与快乐。

  一个可以让时光凝固的地方

  经过多年风霜雨雪的侵蚀,很多古老的青砖小瓦古建筑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原有的石头泥墙被水泥砖墙修补一新。偶尔还能远远地见到一脊飞檐屋顶,或穿堂的雕花门窗,却已然如年迈的老妪穿着新衣样。久远年代原有的风貌保留在每一个从老北头走出去的人的记忆里,温馨而清晰。  

  盱眙人很早就习惯了老北头的称法,北头就是北头,为什么还要加上个“老”字呢?大致应该是这样几点原因:北头是盱眙过去的政治文化中心,因为人口的增加,城区才向东南扩张,但北头仍然是盱眙的文化根基所在;此外,这里的一切都太老旧了,悠长且狭窄的巷道、斑驳脱落的墙垣、充满“补丁”的老房,这里的一切事物都能让你感觉回到过去;最后就是这里的人们了,随着城市往东南扩张,年轻人都奔着那边安家落户了,留在这里的都是“正宗”的老盱眙人,他们操着一口地道的盱眙话,年龄普遍偏大,很多都已满头白发了,走在井头街、北门街、黄牌街,或是胡家巷、谈家巷、对宝巷,随时可以看到一个或者几个一头白发、满脸慈祥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或晒太阳、或拉家常,安度悠闲的晚年时光。随风飘过的小巷里的饭菜香在你面前止步不前,大地仿佛屏住了呼吸,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如同水中的涟漪慢慢散开。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时间已经静止了,光阴被凝固了。

  徒步盱眙老北头 回味慢时光

  盱眙老北头,顾名思义,坐落于盱眙县城北部,是背靠大山、面朝淮河的一大片居民区。

  小时候,听老辈人说,盱眙从秦置县时,县治设在老北头山上。每当登高便可见满目蜿蜒起伏的峰峦,举目直视可远眺碧波荡漾的淮水河滩。于是便有了“张目为盱,直视为眙”这一说法。盱眙的名字就寓意着这座千年古县是个山光水色,视野开阔的福泽之地,而这福中之福便是盱眙老北头。日前,记者信步老北头,去品味那回味悠长的慢时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