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实体定力

2017年04月09日 12:40:41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面对实体经济的艰难转型,以及投资者纷纷弃实业追房产的“脱实向虚”倾向,支撑起江苏省江阴市这片土地繁荣的仍然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作为一个县级市,该市有42家企业在沪深和海外市场上市,4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凸显出这里浓郁的制造业的氛围。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实体经济就是它深埋地下的根。根深自会叶茂。”谈及对实体经济的坚守,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城市功能的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民生的改善,包括生态建设等,最终的源头仍是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任何事情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深耕实业,但并不固守传统。江阴在坚守实体经济的同时,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转型。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正秉持“立足本土、面向市场;坚守实业、创新拓展”的理念指引,迈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这正是江阴保持实体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江阴保持强大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而“实体强市”的江阴现象,也为其他地区壮大实体经济提供了些许借鉴。

  坚守实体成就“制造业第一县”

  2016年,江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875亿元,连续14年蝉联全国“百强县市”榜首。

  “在江阴的13.5万家市场主体中,企业有4.8万家,其中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达到1.8万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江阴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郭诚表示,实体经济对江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5%以上。

  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之称为“苏南模式”。江阴正是这一模式中的典型代表。

  多年来,江阴一直坚守着产业强市、实业兴市的定力。即便是在宏观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全市去年入库税金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了239家,比前年增加了12家。

  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主任周国洪说,在当前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苗头的宏观背景下,江阴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并以资本市场的“江阴板块”引领壮大实体经济,持续提升区域实体经济能级,值得研究借鉴。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周东华认为,企业转型往往变成赶浪潮,寻热点,转型成了转业、转行,忽略了转型首先是“自我超越”,立足本行,做精做强。“江阴企业则不同,转型重在立足本行,做精做强,而不是否定过去,推倒重来。”

  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为例,自上世纪50年代就是全国的先进标杆。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表示,华西转型主要聚焦两个方向:一是数量向质量转,二是体力向脑力转。

  他表示,转型后的华西村工业占比虽已降至35%,服务业超过了65%,但华西的实体经济一点也没有丢。比例的变化并不是实体的收缩,而是服务业的壮大。“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方面,我们在近五年里的投入达到11亿元。”吴协恩说。

  正是因为对实业的坚守,江阴的制造业企业正以整体创优呈现出中国制造业的集群效应。

  去年,江阴有9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3家企业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江苏省共43家,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兴澄特钢、阳光集团等2家企业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双良节能、法尔胜泓升集团两家企业荣获有中国工业领域奥斯卡奖之称的“中国工业大奖”,这一奖项全国共13家企业入围,江阴独中两元。

  以创新引领实体转型

  从乡镇企业到现代企业,江阴实体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江阴工商联主席周江看来,坚守实体经济并非固步自封地困守传统制造业,而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为根本,不断融合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业态,创造条件将制造业做得更大更强。

  在4月1日召开的千企大会上,陈金虎表示,实业是江阴发展的根基,但实业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当年乡镇企业崛起的“资源红利期”、引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仿红利期”,进入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红利期”。“江阴的企业唯有探索新路径、挖掘新动能、厚植新优势,才能走出一条更具竞争力、更具含金量的发展新路。”

  基于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环境,江阴将“产业强市”作为首要发展战略。2016年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产业促进政策,包括“四个100亿”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强市30条、科技创新20条、企业降本减负30条。“十三五”期间,江阴将累计安排总额不低于100亿元的产业强市发展资金,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江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产业发展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目前,全市已兑现产业强市奖励近20亿元,为企业减负49.8亿元,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做强做大。

  “要想活下去,一方面是创新,形成高门槛的、不可复制的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是升级,把现有产品结构调整到更高端。”创新意识的觉醒,为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生机。长电科技是中国著名的分立器件制造商,集成电路封装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一。

  加速升级中的长电科技,正赶上了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节点。长电科技董事会秘书朱正义说,江阴市政府在关键时刻出台的降本增效32条政策,在土地使用、厂房租赁、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长电进一步抢占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提供了可贵的支持。

  产业政策之外,当地干部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人才是企业创新升级的强大支撑。为此,当地政府大力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制定《江阴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点突出科技人才引进。

  比如,投资5.5亿元建成了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800余套高层次人才公寓,使引进人才可以拎包入住;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从出入境、居留服务、户籍便利、子女入学、健康医疗、配偶安置等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

  目前,江阴全市人才总量达34.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1万人,江苏省“双创”人才54人,江苏省“双创”团队8个。在生物医药产业还引进了5位诺奖得主,设立了4个诺奖研究院。

  同为传统产业的江阴阳光集团就搭上了“人才强企”的高速列车。阳光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曹秀明说,集团的人才队伍是一支“多国部队”,这是放眼全球“请人才”带来的显著变化。自1997年首次引进外国专家以来,集团已经累计引进外国专家260多人次,解决面料设计开发、服装制作技术等领域的国际级技术难题60多个。

  把握壮大实业三大路径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注意到,在坚守实业过程中,江阴聚焦三大方向,形成了壮大实业的合力。

  一是创新给力。一方面,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契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机器人、膜材料、智能电网、石墨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特种船舶及海工装备、高端机械装备及智能制造等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专利、标准、品牌“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在冶金建材、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步伐。

  江阴市科技局局长赵志军对本刊表示,2016年江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611.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升至44.5%。全市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21件。

  二是资本发力。把企业上市作为集聚发展要素、优化治理结构、扩大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江阴先后向企业兑付上市奖励补助金额近4000万元;发起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江阴恒天产业发展基金及多个专项基金;成立全省第一家金融创新服务中心,以“互联网+”思维,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上市挂牌外,江阴还在资本市场上多路并发。重组并购方面,引导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重点骨干企业充分利用资本经营工具及其衍生产品实施并购重组,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快速裂变发展;股权投资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2016年全年对11家企业完成股权投资2700万元。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贷款工作,总计向三家合作银行注入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全年共推荐15批13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96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共计3.9215亿元。

  三是政府有形之手有效有力。

  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际第四家、国内第一家贻贝黏蛋白生产供货商。董事长顾铭当年带着自己在中科院的研究项目从北京南下,只与江阴政府部门负责人谈了四个小时她就做了决定。

  顾铭表示,完全是被政府务实的服务态度打动。做科研的,没有很多钱,顾铭把北京的住房出售后作为投入资金。江阴政府先给予2400平方米孵化器场地,并承诺政策性风投300万元。根据企业发展进程,政府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保证项目的后续资金。

  对于政府的角色,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泽新对本刊说,投资的软环境有时比硬环境更重要。江阴最重要的优势是政府服务理念。“该来的时候就来,不该来的时候就不来,企业和政府之间就是‘亲’、‘清’关系。”

  “十三五”期间,江阴市将有机融合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平台与电子政务服务大厅,提供全方位政府优质服务。对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策、重点服务;对优势成长型企业,强化要素支持、政策扶持;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简化服务流程,提升审批效能,打造更具效率的政务生态系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