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江苏:智能睡眠检测仪 愿人人好梦

2017年04月07日 14:23:27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巧轻便、操作简单的睡眠检测仪 ,依托大数据创建智能图表,全面分析睡眠状态,精准找出睡眠问题。

  海归博士联手哈佛医学院专家,竖立睡眠检测行业新标杆,他的检测仪为何广受欢迎?二十年海外打拼,他还将带回哪些惊喜?

  睡眠,是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必需品,看似是个很简单的事儿,但说到什么是科学和高质量的睡眠,估计很少人能完全了解其中的门道。今天的创富江苏,创业者通过一款智能设备,不仅能检测出您昨晚睡得如何,还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睡眠习惯给出相应建议。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不只是年纪较大的市民,伴随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上班族也多少会有点睡眠问题。但是,大部分人都选择自我调节,不会采取专门的治疗措施。创业者刘燕辉团队研发的一款智能睡眠检测仪,就能详细了解睡眠的全过程,从而对症下药。

  刘燕辉说,这个设备本身里面量测的是单导心电,也有加速度计在里面;主要用途是要测量睡眠期间的心电图。打开设备后,就能自动监测测试人的心跳和运动状况。刘燕辉找来一名受测人小高,经过一晚上的睡眠监测后,把记录了数据的检测仪连上电脑,登陆专门设计的软件后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两分钟后,就能收到一份专属小高本人的睡眠报告。

  人在睡眠期间的自主神经状态,可以通过心率和呼吸反映出来,而检测仪其实是运用了心肺耦合技术,来捕捉睡眠当中的问题。刘燕辉说,心肺耦合比较能够准确地反映睡眠期间每一分钟的不同状态,包括熟睡、浅睡、做梦,有没有呼吸暂停等问题。

  生活中,人们往往依靠自我感觉来判断睡眠质量,刘燕辉介绍,依靠患者主观的判断,常常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例如有睡眠呼吸障碍的人,往往入睡很快,自认为睡得很好。其实他们并没有进入深度睡眠。

  由于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往往伴随白天嗜睡的问题,一些坐在椅子上也能睡着的人往往就属于这种情况。除了呼吸暂停的问题,判断睡眠质量的好坏,还要看睡眠结构的分布。而睡眠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后续的治疗方案。

  刘燕辉博士的睡眠检测仪为何能精准测量睡眠呢?他的背后有哪些高人指点?在美国勤奋拼搏二十年,他为什么最终选择回国创业?

  传统的临床睡眠监测,使用多导睡眠仪来完成,采集多种生理信号,病人需要到医院住一晚,同时佩戴几十个导链,相对比较复杂,而智能睡眠检测仪可以回家测试,使用更方便,在测量精准率上,通过大量临床对比显示,与多导睡眠仪是一致的;而且生成的睡眠报告全面而直观,外行都可以轻易看懂。

  睡眠检测仪之所以如此精准,不得不提到刘燕辉团队背后的智囊团。1992年,刘燕辉本科毕业于北大无线电系,后到美国读统计物理的研究生,他的师兄彭仲康毕业后到哈佛医学院任职,创建了动态生理指标中心,刘燕辉跟他一起师从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金史丹利。彭仲康教授从90年代起,一直从事人体动态指标领域的研究,近30年来和团队的学者们积累了几万笔临床数据,为睡眠检测仪快速出具精准报告积累了深厚的基础。

  2005年,他和彭仲康教授联合创办了一家医疗技术公司,开发了一款帮助医生提高科研和分析能力的软件,年销售额达到500万美元。彭教授和其他学科专家的鼎力协助,给了刘燕辉公司核心的技术支撑。在睡眠检测仪器的技术成熟后,刘燕辉觉得,比起美国医院对穿戴医疗设备的保守态度,国内市场明显更有前景。决定回国创业后,他把医院作为拓展项目的切入重点

  2012年,刘燕辉通过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321计划,正式回国创业。经过几年时间组建团队、生产设备,2017年初,公司拿到了国内的医疗产品资格证,第一批智能睡眠检测仪正式投入医院试用,全国有80多家三甲医院,正在使用刘燕辉的检测仪。检测仪售价在1500元左右,每出具一份睡眠检测报告,公司另外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一般在300到800元不等。公司还通过举办全国范围的睡眠研讨会,邀请各地的医学专家们参与,为下一步大规模推广做准备。

  除了布点全国的大型医院,刘燕辉也跟一些知名公司合作,研发了普及型的智能穿戴设备,在专家智囊团的带领下,他还有很多计划。

  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比较简单,通过口腔矫正器、呼吸机、改变睡姿或者手术等手段都可以改善,失眠的问题,也有药物、心理干预、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而治疗效果如何,同样可以根据后续的睡眠检测来调整。刘燕辉的睡眠检测仪受到医生的广泛欢迎,特别是在治疗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时候。

  由于刘燕辉团队在睡眠临床领域的权威性,2016年华为公司主动找到他们,合作研发了一款具备睡眠检测功能的手表,让更多人在日常环境中可以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手表收集数据后,通过蓝牙传到手机上,利用刘燕辉公司的软件,生成一份睡眠分析报告,得到了很多用户的积极反馈。未来,公司还可能依托彭仲康教授的科研项目,打造更多高端、智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彭仲康说,这是一个移动医疗系统,非常轻便,大概只有2.3公斤。这个系统可以诊断12种不同的疾病;还可以给偏远的村庄提供远端医疗服务。

  目前,医疗检测仪完成了第一代样机制造,后续还将扩展到更多检测疾病种类。创业导师表示,项目的理念被大众所接受,还需要时间慢慢累积。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广泛进入医院,这面临一定的门槛和挑战。

  创业导师李昊青说,产品其实只是检测的方面,其实还可以发展更多的功能,带给病患更多的帮助。国内的医疗市场足够大,而且大家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比较关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