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富民,江苏来真的了!将重点扶持这6群人创业!有你吗?

2017年04月06日 20:23:31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聚焦富民,关键在行动力。要做好富民文章,不能坐而论道,要起而寻策;不能层层传声,要层层使招;不能按部就班,要积极作为。”自从江苏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富民”大课题,李强书记不止一次强调“富民”需要务实的行动。

  而作为引领江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创新创业无疑最具有“富民”潜力,近日省政府印发《全民创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江苏每年扶持成功自主创业12万人以上,带动就业60万人以上,每年遴选认定省级创业示范基地40个等重点指标。

  其中,大学生、农民、科研人员、城镇失业人员等6大群体,被量化指标,作为创业“潜力股”重点支持培养!

  大学生

  每年支持创业不少于2万人,遴选500个优秀创业项目

  黄欢,南京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3级学生,相较于普通的大学生,他还有一重特殊的身份:南京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化妆品新零售公司的CEO。   

  “我们的化妆品零售主要针对高校女生群体,线上下单,同城两小时之内送货上门,而且负责配售送货的都是帅哥男神。”抓住物流速度和快递小哥颜值的这两大亮点,黄欢的化妆品新零售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今年2、3两个月营业额就突破了百万,而两家公司每年营业额则高达1000多万元。

  在江苏,像黄欢这样把企业创办的有声有色的大学生不少。接受过精英教育,对社会有敏锐感知,大学生无疑是在创新方面最具潜力的的群体。江苏《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将大学生作为创业重点扶持对象。2017年到2020年,江苏每年遴选500个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支持大学生创业不少于2万人,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4万人。引导大学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自主创业。

  学生的敢闯敢做离不开学校的支撑,在黄欢看来,学校“休学创业”的政策给了自己创业的底气,“休学期间,学校保留了学分学籍,即使创业失败,至少还能回来继续完成学业”。他介绍,在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课程。创业初期,学校会提供办公场所,租金、水电全免;不懂财务知识,经管院老师组织集中培训把关。”记者从南京工程学院获悉,目前,学校每年投入500万元创业专项经费,大学生创业园“天印梦工场”入驻66家孵化团队、44家企业,2016年入驻企业营业额就实现产值6640.3万元。

  记者发现,江苏也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支持地方和高校采取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弹性学制、休学创业等措施,依托各级各类院校建设创业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城镇失业人员

  “一对一”指导,在家政服务、社区养老等方面创业

  有一类特殊群体,他们并非主动选择创业,而是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被时代所困被迫失业,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的压力,“创业”不失为事业的第二春。

  2003年是徐志勇人生的一个低谷,丰利纺织厂破产,35岁的徐志勇成了千名下岗职工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生产技术骨干,那段时间里,老徐感到心灰意冷。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用心摸索着发家致富的门路。2年后,他带领100多名曾经的同事再度办起纺织厂,技术员出身的他从产品质量抓起,淘汰传统剑杆织机,紧抓人员培训,生产出有一种独特花纹的“小提花”面料。如今的徐志勇是南通宝得满纺织品有限公司CEO,产品销往江浙沪等地区。

  相较于老徐当初的艰辛,现在失业人员实现“创业梦”就容易得多,记者发现,江苏不少地方都对失业人员有帮扶政策。新沂市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盐城则集中发放大市区创业专项资助、初始创业补贴、场租水电补贴、小额贷款贴息等各项创业扶持资金。

  记者获悉,江苏将建立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帮扶机制,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一对一”服务,引导他们在家政服务、社区养老、商品零售等服务业创业。根据量化指标,从2017年到2020年,江苏每年支持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不少于5万人。

  留学回国人员

  每年支持1000人创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优先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近年来,江苏求贤若渴,一直将高端人才的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从江苏人社厅带队组团到清华北大专项引才到人才新政26条的发布,直逼破解人才有高原无高峰的问题。    

  在江苏发布的6大创业重点支持对象中,留学回国人员赫然在列。据悉,江苏每年将扶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1000人,省级每年资助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100个。优先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信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创业。

  这不是政策首次向留学回国人员倾斜,去年6月,江苏就出台了《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办法(暂行)》,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资助500个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据人社厅相关人士介绍,去年首批资助的100个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的领衔人,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日韩、澳大利亚等国家,“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领域,部分项目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填补了江苏相应领域空白。”

  科研人员

  鼓励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每年支持超过1000人

  “创新”被李强书记视为引领江苏发展的“牛鼻子”。而全民创新的大热潮下,江苏迫切需要将科研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去年一月,江苏鼓励省属及各地所属高校、科研院所的在编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职或离岗创业。离岗期不超过3年,离岗期保留其人事关系。今年2月,江苏印发《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明确指出,江苏鼓励科研人员适度兼职兼薪。

  与之前相比,江苏这次的力度显然更大了一些,据《计划》,江苏将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职创业、离岗创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事管理、薪酬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股权激励等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每年支持科研人员创业不少于1000人。

  “事业单位很多技术人员都具备创新能力,之前他们对创业不感冒多是担心退路,担心编制、工资、职称评定方面会不会受影响,现在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离岗创业,无疑为创业潮再添一把旺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笪素林认为,有些问题不能忽视,他举例,如果专业技术人员大范围地创业,其所在单位会不会突然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创业人员是不是应该在一定周期内向所在单位反馈创业情况?这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和打磨。

  农民工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每年支持农民创业不少于3万人

  农业发展到今天,“农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世袭”的身份向全新的职业转变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腾云飞是宿迁有名的种粮大户,技术员出生的他深信农业不仅仅靠苦干、更靠巧劲。早在2014年,他就和中科院合作开始研制水稻新品种嘉优中科一号,和普通的水稻相比,新品种抗稻瘟病、抗倒伏,在产量上同比提高40%多,而且,无论是口感还是外观方面,都更出色。“去年水稻收割前早早就被定了,粮食更优质了,销售不用费工夫!”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同时聚焦“三农”,江苏还提出,每年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万人,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不仅如此,据《计划》,江苏还将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农林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创业。2017年到2020年,江苏将每年支持农民创业不少于3万人。

  复员转业退役军人

  三年内,每年支持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创业1000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大部分军人而言,离开部队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当兵两年、五年甚至十几年,脱下军装,踏入社会,伴随他们的还有迷茫,如何安置复员转业退役军人,成为如今裁军减员大形势下社会要面对的新课题。

  记者从人社厅了解到,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也是江苏重点培养扶持的创业对象。对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选择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退役士兵,将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做好军人退役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据悉,江苏每年支持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创业1000人。

  “部队经历磨炼人吃苦耐劳、追求完美品格,这是创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础。”从复转军人变身“民营企业家”的周仁权这样评价。2004年,从军近20年的周仁权转业,在宿迁的一个小区做保安。在业余时间,老周拜访了一千多位住户, 熟悉小区的每个角落,实现了从保安到保安队长再到物业经理的“三级跳”。一年后,老周在南京注册了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已经变成了5000多人的大企业。

  此外,江苏还将优化创业环境,加快推动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和允许类相关项目省级部“不再审批”,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鼓励各地将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不低于3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到3年,各设区市和县(市)担保基金总额2年内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1000万元。

  对于首次成功创业的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含在校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从事非农产业创业返乡农民工,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带动其他劳动者就业且正常申报纳税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