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企研发国内首款工程施工物联监测产品

2017年04月06日 15:55:48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类似“手机壳”的产品可固定在机器上,“手机”部分则可录得数据,传输到手机相关平台上。  

  “无需内部改装,无需引接到电路或发动机上,只要将我们的产品往挖土机发动机边一粘,其油耗、运行时间、设备位置、运行轨迹、保养情况等,都可实时传输到手机,将这台挖土机工作状态展示在你面前。”昨天,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海滨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发成果。

  建筑施工管理是个难题,各类设备运行了多长时间、是否应该进行保养了、有无超负荷工作等,这些运行数据很难把控。张海滨说:“我们的物联网技术运用,就是想改变原有的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苏州创业园的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只见50多名员工正在电脑前紧张忙碌。那个被他们称为“易测宝”的产品,像一个稍大的手机,其“手机壳”可固定在机器上,“手机”部分则可录得数据,传输到手机相关平台上。这个创业两年的企业,已与中国建筑、中铁集团和中冶集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已为台湾地铁、上海天裕建筑、江苏建科院等提供了一体化物联服务。其“工程设备监测电路及工程设备监测装置”“工程设备监测装置的供电电路及工程设备监测装置”等多项发明专利,已在其产品上运用。 

  “中国在工程建筑上有那么多大公司,难道他们就不能解决此类问题?”已在物联领域从业10多年的张海滨自信地说:“现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还较少将物联技术运用在这上面。我们的‘灌无忧’‘易测宝’等都是国内首创的。”像“灌无忧”——灌注桩超灌管理物联平台,就是联合了新西兰国家工程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历时3年研究攻克的。 

  “说来你也许不信,现在建设中的灌桩,主要还在通过钢锥等手工检测,像往地下打桩六七十米,其完全处在看不见的状态,手工检测也就是一个大概。而我们通过在钢筋上安装传感器,可解决超灌和出桩不齐造成混凝土浪费、施工效率低下、工程矛盾等问题。”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徐德胜介绍,他们已是国内少有的专为地下空间基建提供服务企业,可以碎片化、移动化和场景化的模式对设备运行进行监管。 

  截至目前,中海昇的研发成果已取得20多项专利和著作权。其“易测宝”去年在“深圳(国际)电路技术创新与应用展”上获“最受欢迎爆品奖”。张海滨介绍,未来5年,他们将通过物联云平台,实现所有信息系统的无代码化开发、实现与各感知设备的数据交换;打造中国最大的建筑物联大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物联生态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