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麻省理工,带来了什么?

2017年03月28日 11:44:12 | 来源:无锡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个是有着“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之称的著名大学,一个是地级市里规模不大不小的民营企业,按理不会有交集的两家却已经就这个课题合作快两年了。而这,源起于2011年10月锡山区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立的正式合作关系。五年多的时间里,150多家企业因此获得了技术交流机会和咨询服务,50多家企业参加了MIT校方或有关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洽谈会,7家企业加入到MIT产业联盟会员单位,还有8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

  MIT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产业联盟办公室高级联络官荣光辉博士说,和锡山区合作对MIT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去年6月双方合作被列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成果清单,这足以说明对此的认可。

  两个平台凝聚两方资源

  在锡山区之前,麻省理工的合作伙伴都是500强之类的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试试!“史无前例”——荣光辉博士用了这个词来形容。

  对锡山区而言,经过市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成为国内首家与MIT开展产学研全面合作的行政区域,无疑是天降机遇必须抓住。

  在双方约定的条款里:锡山区企业每年有一定量的免费会员名额,每年企业组团去访问MIT,每年有10位MIT教授来锡山考察访问,企业能参加MIT在全球召开的学术会议,学校免费向企业开放知识产权数据库和论文库……

  出于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条款拟定阶段就是“求同存异”的过程。锡山区科技局副局长程宇峰说,他们曾强烈要求MIT在锡山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这样更显正式一点”,但MIT考虑再三拒绝了。

  没有了人们通常概念里的“常设机构”,但凡事就怕“认真”两字,双方合作正常而有序地推进着。区科技局每周都能收到来自MIT联络人的邮件:刚刚发布的科技成果、将召开什么会议、哪些教授最近将访问中国……这些信息被分门别类发送给企业,整合需求后反馈给对方。

  2013年,MIT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无锡企业组团去了北京;2015年5月,在锡山区的极力争取下,MIT将年会地点放到了无锡。那次,整个无锡的企业都有机会聆听MIT教授主题演讲,和学术精英、全球企业领袖等开展深入的交流互动。

  第一个“三年合作”完成之后,第二个“三年”协议在2014年11月份签订,明确以锡山区为主并逐步向全市范围拓展。荣光辉博士分析说,联盟办公室和锡山区政府就好比是两个平台,一个集聚研发资源,一个集聚企业需求,这使双方的对接更有针对性、更具成效。

  合力解决挑战性难题

  接触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很多企业以前想都不敢想。锡山区科技局政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刘骁说,现在企业会跑上门来打听:什么时候有“麻省”教授来啊?

  2012年,MIT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方亚隽博士,和大为科技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这是一个关于在移动过程中识别人脸、牌照等特征的课题。程宇峰告诉记者,MIT在智能方面研究相当领先,但企业从实践出发提出的课题让教授感到了某种程度的挑战。

  这是锡山区目前立项的8个课题的共同特点。

  在MIT和地方你来我往这些年里,不是每个需求都能达成共识;课题立项之后也并非一时三刻就能完成研发。“能很快结题的,说明没有难度”,荣光辉博士表示,将企业需求和研发方向结合起来,解决工业领域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是MIT教授们非常乐见其成的。

  电机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在电机上没有法子实现突破。但是新日在做了很多选项之后,恰恰把技术革命的突破口锁定于电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詹姆斯教授身上。简金勇特别向记者强调说:“我们要的不是一个改进过的电机,而是改进的方法。”眼下,按照新日所预想的,詹姆斯研发小组的数学模型搭建已见雏形。

  计算材料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李巨则称得上是MIT诸位教授中和锡山区联系最紧密的一位。2014年初,隆达公司董事长赴美和李巨面对面交流,当时双方就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愿望;半年后,双方正式牵手,在高温合金材料领域攻克制备的瓶颈问题。之后,英特派也向李巨教授提出了合作意愿。迄今为止,李巨已经分别和无锡4家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发。

  合作渐趋深入,双方交流已突破了单一的模式。暑期,MIT会派实习生去企业实习;企业也派技术人员去MIT实验室短期工作。后者被荣光辉博士极力推荐,“去实验室学习、观察、交流,是很好的机会。目前行动的企业并不多”。

  从急于求成到关心“未来技术”

  和MIT的合作仅仅是技术研发的层面么?不管是哪一方对此都持否定的态度。

  有一件事至今让程宇峰和刘骁印象深刻。区里一家企业和MIT教授商谈合作,到最后签约阶段,企业犹豫不决了;等决定了再去找教授,却发现被外地一企业捷足先登了。

  “好的课题也是要抢的”,程宇峰认为,和MIT合作不仅让本土企业有机会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理念上的冲击和影响。

  曾有企业跟MIT教授说:我们想让产品达到德国和韩国的水准。教授一口回绝:不做!我们要做的是超过德国和韩国的水准。被荣光辉当作笑话来讲的这事真实发生过,他说,MIT是“创造明天的地方”,MIT教授研究的都是全球顶尖的技术。

  荣光辉眼中的锡山企业,潜移默化中已经有了变化。刚开始谈判时,企业关心“有什么技术可以马上用”,这样的问题多半让教授们无法回答,荣博士不得不一再向企业强调“长期的合作”;而现在,着眼长远发展、考虑未来技术的企业渐渐多了。

  新日也有一次“夭折”的合作。曾有MIT教授研发出一款可以折叠的电动汽车,但提出将新产品连同新的商业模式一起提供给新日;新日对此也很感兴趣。但囿于客观因素,最终合作还是没成。

  不管是合作还是研发,简金勇认为很正常,“项目没有绝对成功的,失败的项目可以提醒以后规避不足”。

  2013年开始,新日提出了“智能化”发展计划,随之便发现电动车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不在国内,这令企业深深感到: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公司总裁办主任陈开亚告诉记者,MIT教授扎实做研发的态度让他们很受启发,“面临生存压力,企业不可避免会急于求成;但是,通过基础研究、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技术革新,必定是未来实现增长的新动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