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 开垦梦想的原野

2017年03月23日 16:05:28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朱建峰(左)

  倪宝江

  陆建卫

  秦 平

  宣亚标

  非洲,大陆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达到10亿,是“地球上最后一片投资热土”;远在近万公里外的一个中国沿海城市,正与这片大陆产生奇妙的勾连。

  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南通,在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约15万人,分布在全球约12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归侨侨眷约10万人,因此,南通也被称为“新侨之乡”,而在遥远的非洲就有几万南通侨商。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非洲的形象是单调的,而当真正“走出去”靠近它,很多人会发现,非洲是一片“创业大陆”,对敢于“到世界各地闯一闯”的南通人来说,非洲处处暗藏商机。这里,离家乡很远,离梦想很近。

  记者通过南通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辗转联系到多位旅居非洲的南通新侨商,一次次跨时区的越洋电话和微信采访,勾勒出一个个既遥远又“熟悉”的梦想。

  创业—— “刚来那会儿,我心里是没底的”

  3月13日,在国内休整了一个月,海门人朱建峰再次踏上了漫长的旅途,终点是毗邻非洲大陆东南端的全球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

  朱建峰从海门乘两小时大巴直达上海浦东机场,那里每周有两班飞往毛里求斯的航班;飞行11个小时之后,当地时间早上6点到达一个由中国援建的新机场;在毛里求斯呆一天,再飞往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弗,那里,他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贸易公司。

  “从当地机场到我住的地方也就一个半小时车程,不过把非洲的生意做成现在这样,我却用了十几年。”今年42岁的朱建峰2003年来到非洲,之前,他跟着姐夫在罗马尼亚“干过一段时间”。

  非洲留给朱建峰的第一印象“非常亲切”——“我一下飞机就觉得,这里挺像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的样子,只不过多了手机和汽车。”

  非洲处处是宝藏,但真要创业并不容易。“刚来那会儿,我心里是没底的。”朱建峰先是到了尼日利亚,然后去了南非,最后经朋友介绍,才选择了马达加斯加,“主要是那时候这里的中国商人比较少,商机比较多。”

  考察了3个月,朱建峰发现当地的轻工业物品短缺,于是选择做自己的“老本行”——床上用品等纺织品贸易。他给自己的贸易公司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红玫瑰”,但创业的过程远不是那么浪漫。

  首先是竞争激烈。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海外创业者尤其如此。朱建峰在一个叫“新华市场”的华人商场做生意,这样的华人商场在当地还有不少,很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来非洲的福建侨商创办的,“同行们都很拼”。

  其次是治安问题。2009年中国大年初一晚上,马达加斯加发生动荡,一座中国人建设的电子城被烧毁,这令正在国内过年的朱建峰心有余悸。动荡延续了5年,直到2013年大选后局势才平稳下来。

  面对国内没有的情况,聪明的中国商人想出了应对办法。新华商场位于市中心,一旦有情况,当地侨商们都要找保安进入人群做“内线”,人群快到商场时便“收摊关门”。

  辛苦经营了十几年,朱建峰如今在塔那那利弗有了3个店面,产品占当地布料市场的三成。算上他自己,店里有8个中国员工,还雇佣了15个当地人,朱建峰为他们全部缴了医保和养老保险。

  回首这十几年时光,朱建峰说,在非洲,创业真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活也真正是艰苦与幸福相伴。

  “马达加斯加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官方语言是法语,不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我简单学了点当地语言,更多的还是靠翻译。”朱建峰到了非洲才知道,那里有很多孔子学院,不少非洲学生来华留学后返回家乡,就被中国商人雇为翻译,“在国外交流其实不是问题。”

  更多的问题还是来自工作之外,乡愁终究抹不去。

  马达加斯加产大米,袁隆平的企业在当地就有基地。然而当地人更喜食煎炸食品,炸面圈、炸鸡翅,甚至有一种食物叫“炸春卷”。大部分初到那里的中国人都不习惯这样的饮食。

  更让人不习惯的是当地的医疗条件。朱建峰每次回国,都会从国内带药过去。新华市场的隔壁市场有一个福建商人,几年前手骨折了,到当地医院就诊包扎后还是痛,复查后才发现有一部分骨裂了,为安全起见,他只好坐飞机回国治疗。

  作为“外国商人”,朱建峰每日的工作与生活安排谨慎而单调——

  5:30起床,6:30-7:30准备货品,7:30-15:30营业,最晚16:30关门,回家,吃饭、洗澡、看电视或者上网,然后早早睡觉。

  “创业的日子又苦又枯燥,乐趣只能自己创造。”在非洲逐渐有了根基,朱建峰也交了些华人朋友,每周六朋友们也会约个饭局,或者是KTV,偶尔也去当地的酒吧。

  现在,朱建峰的妻子也来到非洲帮忙,孩子还在国内,好在网络相对通畅,用微信就能与国内亲友联络。马达加斯加南通商会已经有近百人,从事纺织品、日用百货、电子电器、货运、水产、矿藏等行业,“以前在国外总觉得没保障,现在心里终于踏实多了。”朱建峰说。

  建设——

  “非洲第一大教堂是我们重建的”

  南通是“家纺之乡”,也是“建筑之乡”,这是南通人带到国外的两张“名片”。

  作为有名的“建筑铁军”,非洲一座座建筑和一条条道路的背后,自然少不了南通人的身影,陆建卫就是其中一员。

  陆建卫在叔叔创立的一家企业中国远东投资集团任总经理,主要在海内外从事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和国际贸易。由于入驻安哥拉比较早,业务做得比较大,公司在安哥拉的各类建筑项目总占地面积达100多公顷。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非洲第一大教堂”。坐落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道谷教堂,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一次可容纳30000人,仿若一个巨大的图腾,将时光指向68年前——那一年,道谷教堂创建。

  这座教堂改扩建工程是陆建卫的企业设计承建的。当地决定改扩建教堂后,曾有一家葡萄牙公司建了3年,连基建都没能做完。2009年,远东集团安哥拉公司接手该项目,也是在这一年,陆建卫来到了安哥拉。

  于是,当地人又一次见证了“中国速度”。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全新设计、建设的大教堂顺利完工,单单3楼顶层的露天餐厅,就可供上千人同时就餐。

  陆建卫至今记得那震撼的一幕——竣工典礼上,大约5万民众齐声欢呼。“身为中国人,我心里那个自豪啊!”陆建卫说。

  “提到我们公司的名字,当地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一说非洲第一大教堂是我们建的,他们就肃然起敬。”陆建卫说,做好一个项目,就相当于印了一张拿得出手的中国名片。

  “远东”还做了不少其他重要项目,比如面向中低收入者的住宅小区、国防部老兵安置房等等。今年6月,公司承接的肯尼亚一条40公里的乡镇道路即将验收,“项目不大,2000万美元左右。”

  与事业一道迅速展开的,是陆建卫的眼界。

  安哥拉是产油大国,房地产价格报告显示,首都罗安达是全世界地产最贵的城市,房屋均价每平方米1.2万美元。不过,由于贫富差距大,地少人口多,那里有一个现象十分普遍:富人区和贫民窟相依而建。同一个山头,这边是高墙阔院的豪宅,旁边可能就是用铁皮焊起来的穷人住家。

  “同一个山头,不同的生活”,让陆建卫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隐忧。

  2014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原油价格暴跌,美元短缺,令安哥拉这个高度依赖资源的国家雪上加霜,在建工程纷纷下马,工程款一拖再拖,治安状况也在恶化。

  远东集团安哥拉公司总部离道谷教堂并不远,然而,陆建卫很少去,大部分时间,他与员工都呆在有武装保安守护的总部,外出时也要带着保安。

  陆建卫说,中国人在安哥拉最多时达到30万,如今剩下五六万人,其中一两百人是他们公司的中方员工。

  同样的忧虑,也在困扰着中通盛建副总裁倪宝江。中通盛建是南通三建集团在香港投资成立的,做建筑施工,2008年进驻安哥拉以来,高峰期施工人员达5000多人,其中中方员工占7成。

  “在罗安达、本格拉等地,我们现在大多是就地招收非洲工人,当然素质不如国内工人。”倪宝江说,他们开给当地员工日薪50元人民币,一周工作5天,相对当地经济水平已经相当优渥。然而,很多工人领了工资要先玩几天,钱花完了再来应聘。尽管如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当地经济不好,聘请中国工人不合算。

  不过,中国日益注重与非洲的经贸往来,让陆建卫、倪宝江看到了希望。

  不久前,“远东”收购了上海一家国企,有了“国字头”的背景,陆建卫希望能在国内拿到更多的“融资项目”。倪宝江在非洲暂时没有新的项目,但已经谈好的还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我们期待当地经济复苏。”

  安全——

  “除了自保,还是要依靠祖国”

  对于52岁的秦平来说,南非是“彩虹之国”,南部非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市政、交通发达,对外国人也友好,但这里也有些“阳光下的阴影”。安全,是每个远在非洲的华人绕不过去的话题。

  秦平的黄金岁月都留在了非洲。2005年之前,他是东方巨龙集团的总经理,在非洲和南美洲给别人“打工”。2005年,他发现南非缺乏制造业,几乎没有毛衣等纺织品,市场容量巨大,他于是辞职创业,捞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2009年,秦平进军厄瓜多尔,今年起,他的产业又布局到了智利,并且逐渐向LED电子产业扩展,两个女儿也开始接手家族企业。

  如今,秦平虽然身在南美,却担任着南非江苏同乡会副会长之职,在微信朋友圈里,他这么写着:“约翰内斯堡,我的第二故乡!”

  很多国人想了解南非这个国家,都会去找秦平,而他对来访者们唯一的提醒就是:注意安全。

  在南非将近20年,秦平被抢过三次,周围朋友被抢的次数已经数不过来。

  10年前的一次遭遇最为惊魂。2006年,秦平开车去机场接一个从国内来的中方员工。从机场回家的路只有5公里,一向机警的他不时要看看后视镜,这是他在南非开车养成的习惯。在离家只有五六个路口时,他在后视镜中只看到一辆老太太开的车。

  刚进小区门口,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突然发现,在老太太后面还有一辆车,车上大概有4个人,“不好,劫匪!”

  秦平在小区里随便找了个车位停靠——车位上有住宅户号,他生怕劫匪知道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停车不到一分钟,秦平就隐约听到车后传来子弹上膛的声音。

  “赶紧下车!”他赶忙要员工下车,经验告诉他,如果不下车,连车带人都可能被劫走!果然,刚一下车,4名劫匪就近身了。

  “4把枪同时冲着你,你怕不怕?”秦平反问记者,“我当时竟然一点都没怕,特别镇静。”

  “Don’t touch me, all for you!(别碰我,都给你们!)”秦平举起手只说了这么一句,车、行李、现金全给了劫匪,大概5000元人民币和3个手机,“损失不大,主要是补办护照比较麻烦。”

  就像讲诉别人的故事,秦平语调平静甚至有些戏谑,“在外面时间长了,看得多了,还是有自保经验的。”

  另一段经历回忆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很多年前,一个中方代表团到约翰内斯堡,在一个叫“香港城”的地方与南非江苏商会举办座谈会。主办方雇了一个保安团队,下午3点,20个持AK47的保安下班了,而代表团到达晚了,座谈会3点半才开始。

  座谈会刚刚开始5分钟,两个持枪抢匪闯进了会场。

  “我们自己的保安有两把枪,商会有两把枪,但是现场人太多,一点差池都不能出啊。”经过“交涉”,抢匪抢走了一辆丰田车、多部手机和10万美元现金。“我们商会的人都‘习惯了’,代表团成员大多受到了惊吓。”

  所幸,第二天大使馆就把护照补办好了。“在国外,除了‘自保’,还是要靠祖国。”秦平说,让其他地方的人羡慕的是,中国人可以靠“家乡警察”保护了。

  去年2月,南通公安牵头,与南通市外侨办、南通世界通商总会成立全国首家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目前已在安哥拉等13个国家设立分中心和涉外法律服务分中心,与罗马尼亚等国警方签订双边合作协议,并开通24小时国际110专线,受理境外报警求助。

  去年7月,南通侨商周先生在南非不幸遇害。警侨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为受害人家属加急办证,并通过南非华人警民中心帮助受害人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另一方面,通过省厅国际合作局和公安部联系驻南非警务联络官,并通过驻外使领馆,敦促南非警方查办案件,直至犯罪嫌疑人落网,一时间大快人心。

  “有家乡警察撑腰,我们侨商更有底气了。”秦平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华人圈子大了,总会有不三不四的人出现,有了警侨服务中心,也能够震慑这些混在海外的“害群之马”。

  去年8月,一个中国人在南非经商期间打架斗殴、恶意竞争,甚至用冰毒栽赃陷害侨商同行,引起华人公愤,警侨中心接警后迅速将嫌疑人员列入管控,稳定了当地侨商圈的秩序。

  今年春节前,南通公安出入境管理支队的支队长孙建到非洲走访后带来一份数据:一年来,南通公安向2000余家“走出去”企业发出预警提示,稳控处置风险隐患65件,为企业解决难题46个,组织侦破涉企案件20余起,累计挽回或减少经济损失1.1亿元。

  不久前,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就南通市警侨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在全国推广警侨联动“南通做法”。

  “你知道吗,从约翰内斯堡到香港的航班上,碰到老侨民,如果你说自己是南通人,他们都会竖大拇指!”每念及此,秦平都无比自豪,他说,“平安的背后,是祖国的强大。”

  未来——

  “产业都在这里,已经离不开了”

  从北京出发到非洲的最东部,距离大约是8000公里,要飞12个小时,而距离北京1100公里的海门市林西村,却和这块遥远的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93年,林西村3组村民郁建祥第一个走出国门。此后,300多个村民陆续加入跨国经营行列,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办起200多家公司,每年在海外的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人称“江苏华侨村”。非洲,是他们的重要阵地。

  今年48岁的宣亚标是林西村“走出去”大军中的一员。

  当“宣总”还是“村民宣亚标”时,他在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摆地摊。1997年,宣亚标跟着老乡到罗马尼亚创业,1999年底来到赞比亚发展,经营服装、鞋帽、工艺品、玩具等百货用品。如今,他的连锁超市入驻了这个国家的全部省会城市。

  刚到赞比亚时,宣亚标只带了一个翻译,他自己卸货、自己装箱、自己送货。一个集装箱装50个立方的货物,他爬到集装箱里,用小一点的货品把每一个缝隙填满,竟然能装80个立方。宣亚标还要自己看店,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傍晚5点半,经常来不及吃饭;天热时只靠一台电风扇,屁股上全捂出了痱子。

  光能吃苦赚不到钱,还得机敏。当时赞比亚还没有自选超市,宣亚标最早创办自选百货超市。为了防盗,他发明了“戴墨镜看店法”——“偷东西的人不知道你的眼睛瞄着哪里,就不敢偷了。”

  经过几年发展,宣亚标聘请的当地员工越来越稳定,盗窃现象也越来越少。大约10年前,他开始奖励优秀非洲员工到中国来旅游。如今,除了连锁百货超市,他还开办了6家建材超市和两家酒店,雇佣了400多位当地员工。

  产业越做越大,宣亚标在当地如鱼得水,当选赞比亚南通商会名誉会长、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常务副会长。2015年,他和几个侨商侨领发起成立赞比亚华人华侨总会,2万多在赞华人全部加入总会微信群,“宣总”又变成了“宣会长”。

  仗义的“宣会长”还结交了很多当地朋友,与移民局局长、内政部部长私交都不错,“可以随时出入人家家里”。南方省大酋长每年举办庆典,也会邀请宣亚标为座上宾。

  丰富的人脉带来了“资源”上的便利。2015年,一个华人姑娘在赞比亚发生车祸,华侨总会联系动用了两个医疗组和一架直升飞机进行抢救,保住了姑娘的生命。

  20年前,在叠石桥摆地摊的农村青年宣亚标想不到,多年后,他会在一个如此遥远的国度,改变着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现在,宣亚标一边准备在赞比亚首都建自己的第三家酒店,一边打算进军信息化领域,筹建一个面向所有在非华人的移动咨询平台。“我们做这个平台,是想把非洲介绍给中国,把国内政策介绍给在非的华人们。”宣亚标说,这个项目在实质性的推进中,已经在设计APP了。

  和宣亚标一样,散落在这片大陆上的南通侨商,如同一颗颗微小的种子,在奋力开花结果。当然,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今年年初,朱建峰在马达加斯加处理事务,回到国内已临近元宵了。尽管前路坎坷,他还是打算在这里再干几年,在他看来,未来,零散的小公司会被踢出市场,“我暂时先做现有的业务,也在考虑转行做实体。”

  陆建卫则是整个春节期间都没有回国。1月26日晚,他参加了安哥拉华人社团举办的春节联欢会,当晚,一位当地华领的致辞一直回荡在他耳畔,“2016年是艰难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2017年我们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远在赞比亚的宣亚标已经有了答案,“我的产业都在这里,已经离不开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