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获批近两年,未来发展要“新”在哪儿?

2017年03月20日 19:42:17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北新区是南京也是全省的一块金字招牌。更大力度推进江北新区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三区一平台’总体方案要求,围绕‘新’字来做文章,努力在‘三个新’上力求突破。”近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南京江北新区调研时这样强调。

  记者梳理发现,从江北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近两年时间内,瞄准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体系,不断减少项目审批流程,力争打造长三角区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最短、行政审批收费最少的新区。

  加快构建新的体制机制

  打造长三角区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区

  一投资3亿元的项目在南京江北新区企业登记代办窗口进行注册时,提交材料中有部分附件缺项。新区行政审批局决定先行受理登记申请,让其签订《项目容缺受理承诺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材料补全。之后,通过与浦口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的沟通协调,企业按承诺补齐材料后,当天下午就领到了营业执照,为企业获证节省了8个工作日。

  一位从事投资领域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看中了新区新企业、新科技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去年年底才登记注册。不过,在办理时发现必须有南京市金融办批文才可注册。“如果当时去金融办申请批文,批文下来后再注册,跑腿费事不说,关键是耽误不少时间。后来经过协商,工商部门先行收取了材料进行预审,还协助与市金融办沟通。这样,我们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就搞定了注册的事儿。”负责人说。

  南京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容缺受理”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审批模式,推动行政审批再提速,为企业落户开辟了“绿色高速通道”。

  下一步,新区还将对零用地、非独立选址、技术改造等项目探索试行“不再审批”制度。江北新区的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区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最短、行政审批收费最少的新区。

  在江北新区调研时,李强表示要加快构建新的体制机制。理顺条块和层级关系,整合和优化职能,学习借鉴其他新区的成功做法,尽快形成统一、协调、精简、高效的体制机制。

  

  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形态

  打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基地

  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瑞典医疗健康发展中心等在内的多项健康产业项目在南京江北新区集中签约、“智能制造产品孵化基地”落户江北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与硅谷城市群签署合作备忘录……一系列“大动作”的背后都在暗示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已经插上了新业态的翅膀。

  

江北新区健康产业集中签约仪式
江北新区健康产业集中签约仪式 

  作为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IC设计产业园,南京江北新区中科创新广场负责人顾建伟介绍说,中科创新广场建立了全产业链的孵化模式“创业咖啡+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通过持股孵化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定制全程孵化体系。在顾建伟看来,江北新区要继续保持较快、较好的发展势头,需要有新技术不断引入、有新企业不断设立,特别是要和新经济发展相吻合。顾建伟说,希望江北新区能够通过大型集成电路企业的引入、通过一大批与这些大企业相配套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真正建成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新高地。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江北新区的特点,研究确定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的“4+2”现代产业体系,2年后将会形成相应的集聚效应。江北新区的目标在未来5年,也就是到2020年要打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三个千亿级的产业基地。

  此外,在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14日公布的今年34个重大项目中,记者注意到在续建去年项目基础上,新开工CBD地下空间一期、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七里河片区路网、江北电力调度基地等一批项目,加快南京美术馆新馆、南京江北图书馆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地铁10号线临江站过街通道、“青龙绿带”一期示范段等一批项目。

  面对江北新区的发展,李强调研时强调要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形态。要在发展新经济、生成新动力、探索新模式上先行突破,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向更高层次的形态迈进,发挥出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引领性优势。新区建设要重点突出核心区建设,集中力量下功夫、求突破,形成几个叫得响的品牌,做出样板,摸索规律,积累经验。

  

  推出新的兴奋点

  形成对要素和人才的“强磁场”

  除了体制机制、新的发展形态,交汇点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新区已经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签约合作,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合作平台;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组建“生命可持续研发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创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国内高端创新平台落户江北。

  同时,南京10余所高校也成立了江北新区高校联盟。南大高性能计算中心落户,南大低碳研究院即将建成运营,与东南大学共建的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已成立运营公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产业园等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去年8月,新区推出了创新创业的十条政策。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知名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等设立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可分阶段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为了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建设,新区对新认定的国际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阶段给予100万元至300万元的支持。

  

  新区在招贤纳才方面显得十分有诚意,不过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李强调研时依然强调要不断推出新的兴奋点。要构建由一个个具体载体和各式各样特色平台构成的大平台,与有关方面主动对接,瞄准金融集聚区、创客集聚区、互联网特区等亮点,让亮点成为创业创新者的兴奋点。要根据发展定位和发展基础,下更大功夫持续打造和推出一些具有兴奋点的产业平台、创新平台,形成对要素和人才的“强磁场”,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系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