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看书已成了我生活的组成部分

2017年03月15日 17:08:41 | 来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将举办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届时全球江苏名人将齐聚南京,汇集智慧力量,共促家乡发展。 

  众所周知,在崇文重教的江苏,读书、著书蔚然成风,江苏人和书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从今天起,我们推出“苏人书事”栏目,聆听江苏名人分享读书的故事和感受。

  近日,江苏发展大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了大咖嘉宾——资深外交官沙祖康。成长在书香氤氲的江苏,沙祖康从小就养成了坚持阅读的习惯。他曾动情地说,“我想,看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组成部分了。” 

  沙祖康

  外交官,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江苏省宜兴人,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进入外交部工作。在37年外交生涯中,涉足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权、人道等领域。他作为中国政府和军方的顾问,参与了中国政府在许多重大外交问题上的决策,是中国一系列重大军控和裁军倡议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以下是根据沙祖康的采访录音整理的文字: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期间,沙祖康就“阅读”这一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大家都知道,人有学问、有知识,那么,知识和学问哪里来?有两条道,第一,实践;第二,就是学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效的生命是很短的,而且要做的事情太多。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穷到我几个月都吃玉米,也买不起什么书。我的书都是借的。我跟我的同学达成一个协议:“你借我书看,我帮你们干活。”我爱看的书什么武侠啊,《三国演义》啊,《水浒》啊,都有。

  看了这些书,占用了做功课和学习的时间,遇到考试就临时抱佛脚。明天考试了,今天晚上赶紧加班,期终考一般考60分,所以我并不算优秀学生。

  长大了才发现,我看的那些书原来是很有用的,至少开拓了我的知识面,了解了民生,了解了社会。文革时期我在南京大学当了好多年的图书馆管理员,那时候我真高兴啊,天天有书看。

  从读书中,我收获了很多好处,至少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我不敢说我写的文章有多好,但读书对我的个人工作水平有帮助。自从我参加工作以后,我基本上没有读书,读的都是文件。这是我的工作需要。

  我现在每天看7份报纸,中央台、凤凰台等3个电视台的新闻;每天必须到外交部去看“书”。在外交部我不到食堂吃饭,大家都认识我,都得打招呼,我怕浪费时间,就带干粮去。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不休息。我每天还保持看报纸看文件,这样睡得才踏实。我想,看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组成部分了。

  看书要有计划,你为什么要看?选择的标准是你需要什么就看什么,想知道书里面到底说些什么。

  我的孩子问我:爸爸,您觉得人生哪几个最重要?我说,第一,要有目标,要有理想。一个人生活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你就要为你的目标而付出,要刻苦。因此,有了目标你必须以刻苦的精神来实现。

  再一个,就是正确的方法。我搞外交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辩证思维,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准确判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现象看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一句话,排除所有次要、不重要的,抓住事物的实质来看问题,这就是辩证法。

  我觉得,辩证的方法就是科学分析的方法。

  江苏人爱读书是传统,更是当今的一种风尚。

  2015年江苏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8.4%,较2014年的86.9%高出1.5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79.6%高出8.8个百分点。 

  2015年江苏省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93本,较2014年的4.86本多出0.07本,较全国平均水平4.58本高出0.35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54本,高于2014年的3.16本,较全国平均水平3.26本高出0.28本。

  当然,热爱阅读的风尚形成离不开政府播撒书香,精心培育。

  2015年起施行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正式将每年的423日设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 

  省政府举办“江苏读书节”,举办“江苏书展”,鼓励在公园、宾馆、机场、高铁、地铁等窗口区域开辟书香气息浓郁的阅读空间,鼓励和引导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单位、个人的阅读服务场所创造条件向公众免费开放。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朱熹曾感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唯有读书,

  才能让我们更加充实、机智、深刻,心明眼亮。

layer
快乐分享